昨晚上,一個老同學微信發給我一截圖,是某人和他的聊天記錄。看那微信名很眼熟,起初我以為是他老婆呢。“她”問能不能讓她妹妹加入我們那個群,還說她妹妹跟我弟弟是同學,文筆不錯……我一下子懵了,以前建的qq寫作群早就解散了呀?問同學,他說是我們幾個的小微信群。其實,那個小群里只有我們初中時玩得好的幾個人,陌生人加入,我是不是要跟其他人說一下呢?但又一想,我們本來也不會聊太多,便跟他說可以,也可以加我微信。
今天一早打開微信,便看到通訊錄有兩個加好友的提示,看著驗證信息,才弄明白昨天的那個“她”是另一個同學。因為同窗時間不長,不是很熟悉,被別的同學拉到群里后,一直潛伏著,好像從未說過話。這個妹妹倒是挺能說,加了好友之后,一句一句地聊起來了。她說我們是資深校友,初中不用說了,她的高中班主任也曾經教過我,而且跟他們提過我……所以,她一直很仰慕我,加我微信,希望“近朱者赤”……
小妹妹一番話說得我都不好意思了。高中老師對我很偏愛,為達到激勵學弟學妹們的目的,以我的經歷為例,夸大其詞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我深知自己的能力,不然現在也不會平庸如此。
跟妹妹聊完天,姐姐也發來了信息:
你是我心中的女神,我就靜靜地看你寫的文章就好,謝謝!
更叫我赧顏了。
后來,翻看姐姐的朋友圈,原來昨天她發的這段話讓妹妹動了進我們群的念頭:
一個充滿正能量的群,入群快一年左右的時間里我雖就說過一句話,問我同位關于小升初的問題,但很開心,很享受有這個群。他們都愛看書,孩子們有看書的習慣,且有我很崇拜的女神,喜歡她的文章。看里面發了關于七年級年級該讀的書,迫不及待的買了幾本。前天發來了,一給妮看,二給我看,小的長大再看,一箭三雕。《目送》之一孩子你慢慢來,跟著細細回味一下親手帶大的倆孩子……
很是感動。這些年來寫下的每一個字,無不出于真心,只是水平有限,從不曾期望感動自己的那些話也能感動他人。每每有朋友親人因某些文字給我留言,總是很開心,也滿懷感激。寫作的路是漫長的,也是孤獨的。想到背后期望的目光,也便覺得重新獲得了前行的力量。
最近幾年,多了幾位因文字結緣的朋友。大家互相攙扶,互相取暖,在文字的世界里緩步徐行,做著快樂的幻夢。而我還在等待,等你再次執筆,是否一如從前,字字句句訴說悲愁,還是風格已變,一筆一劃勾畫溫暖?
怎樣的你,怎樣的字,我都喜歡。像別人喜歡我似的那樣愛戀著你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