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選擇去天津上大學(xué),為什么我想跑那么遠,遠離家,從沒出過省的我一個人去的天津報道。其中更多的原因是我對于家的那種溫馨和諧的感覺實在是體會太少了,我不太喜歡這個家。從很小的時候我得讓自己產(chǎn)生出理智這個不該那么早擁有的東西,去介入他倆的家庭矛盾。初中就開始住校,我根本沒有別人一開始離開家的不適應(yīng),我喜歡宿舍的集體生活,大家一起玩,一起聊天,似乎感覺比在家更有安全感。
他們倒是對我從來沒有什么特別的管教和要求,學(xué)習(xí)更是不怎么擔(dān)心,因為放眼那一圈的小孩,我就是那個別人家成績好的孩子,而且我很懂事,除了初中沉迷網(wǎng)吧游戲被教育了一頓。
他們的矛盾太頻繁了,以至于我從不敢在樓上開太大聲音看電視,我時刻保持警惕,我爸說話的聲音一大我就立馬調(diào)低音量豎著耳朵聽他們有沒有又吵架了,因為我不想讓他們吵,每次我都會第一時間沖到他們中間。我常常經(jīng)歷正沉浸在動畫片或電視劇里面被他們驚醒的時刻,我常常在他們中間哭得聲嘶力竭地阻止他們吵架打架,我媽肯定是打不過我爸的,所以最后常常身體受罪的是她。
我有無數(shù)次被他們吵架嚇到卻還是要倔強地站在他們中間的記憶。小學(xué)三年級,我們住的地方就在操場盡頭對著教室,我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我從課堂上沖出來阻止在外面吵架的他們。我管不了別人怎么看,我只希望他們能和睦相處。
這些經(jīng)歷讓我很累,就算是在剛工作的時候合租的一對夫妻吵架,都讓我整個神經(jīng)都繃得緊緊的,心跳加快。
我爸高中肄業(yè),我媽小學(xué)肄業(yè)。怎么說呢,他們都是好人,沒有什么大惡。卻都有各自性格上的缺點,好在他們都算愛我,住校生日的時候他們也會一起過來帶我出去吃頓好吃的,我估計也就是仗著這一點才每次都有勇氣站在他們中間。
我爸在我面前痛哭過,他也能體會到小小的我的不易,可是他在擺脫自己性格缺點的過程中步履維艱。我大了之后也會跟他吵架,我迫切地期望他能擺脫掉一些壞毛病。不過我也慢慢地懂了不能急,急了自己也陷入了嗔念之中,更難對他有所幫助。只是并沒有給我時間去更進一步地幫助他,他就意外地走了。
我媽媽最大的缺點是經(jīng)常把矛盾升級,有點類似于佛教說的五毒心里面的疑。這也是我和前女友分手的導(dǎo)火索。這一點,我媽媽自己明白也為此難以介懷;我更明白理解整個過程,但內(nèi)心深處仍然放不下對她這一部分缺點的厭惡,心情很差的時候需要時刻提醒自己要控制自己那份嗔念。經(jīng)常糾著她的這個缺點一遍一遍分析解剖,其實,我更想糾正和解剖的是自己。
冷靜地想一想,要想改正性格上的缺點,首先必須學(xué)會正視,并和這些缺點和平共處。因為你沒法兒直接丟掉生長在你身上的一部分東西,你只能去了解它,掌控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