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我來到咖啡館,點了杯卡布其諾,選了個靠窗的位置。從這個角度可以看著服務生為我做 卡布其諾 。這一次,他又會在上面點一個什么圖案呢?就這樣想象著,漸漸化開了一個故事。
1.
從佛羅倫薩美術學院碩士畢業后,丁嘉莉回到北京舉辦個人畫展。
她的那副名為“晨曦中的少女”的巨幅作品,畫面一名少女,坐在窗臺,側身注視著窗外,頭發被窗外的晨曦反射出光暈。少女微微上翹的嘴角,曲卷的發尾,喻示著心中涌動的情愫。無數人駐足于畫前,發出嘖嘖贊嘆。
畫展結束,已是午后兩點,丁嘉莉想起了馬里奧,他在哪里?丁嘉莉拔通了他的電話。
“親愛的馬里奧,我成功了。畫展效果非常好。我的多幅作品已經被買家高價預訂了!”丁嘉莉的聲音因為激動而略帶顫抖。
“太好了,恭喜你,我為你感到驕傲!”馬里奧聲音有點沙啞。
“你在米蘭?”丁嘉莉從馬里奧聲音里猜測他剛醒來。
“是的,我在意大利。我下午要飛到紐約。”馬里奧永遠是那么忙。
丁嘉莉畢業后,受聘于一家知名國際藝術設計公司,丁嘉莉與馬里奧見面就更少了。
畫展的成功舉辦,讓丁嘉莉在意大利7年的學藝生涯劃上了一個圓滿句號。在今后的藝術創作方面有了一個新的開始。
與別的女孩子喜歡彈琴跳舞不同,嘉莉從小就喜歡繪畫,她經常對馬里奧說她是為繪畫而生的。
小學時,多少次,丁嘉莉媽媽接到老師的投訴,說嘉莉上課不專心,經常沉迷于自己涂鴉世界中。
有一次,媽媽查看她的書包,發現課本空白處、未用完的作業本,全部畫滿了畫。難怪她的各科成績不理想。急得媽媽不準她畫畫,擔心她因為畫畫影響了她的正常學業。
嘉莉的爸爸是大學里的老師,他極力支持她畫畫。他懂得對孩子的興趣要順勢引導。
一到周末,爸爸就帶她去公園寫生,并送她參加繪畫興趣班。還請美術學院的老師給她上家教。
從出生到整個小學,嘉莉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和爸爸度過的。和爸爸在一起,她可以任性地在他懷里撒嬌。每次在學校受委曲了,在爸爸懷里哭一場,什么煩惱都煙消云散了。
小學畢業那年,父親不幸患上癌癥,從發現病情到撒手人寰,只經歷了兩個月,便扔下母女二人在世上。
在追悼會上,嘉莉哭成了一個淚人兒。她抱著爸爸的棺木,死死不肯放手。凄歷的聲音喊著:“爸爸,我不讓你走!”在場的親友無不為之動容。
突然去了父愛,讓丁嘉莉陷入了迷茫。母親怕她想父親陷進去出不來,她同意她繼續畫畫,好讓她有一個精神寄托。
一年后,母親與她原來的大學同學結婚了。
繼父是一家企業的總工程師。大學期間是母親的初戀。她對乖巧的丁嘉莉疼愛有加。他支持她繪畫,并鼓勵她考美術學院。
此時的丁嘉莉,已經有了男女之間的萌芽意識。繼父再疼她,她也知道要與他保持一定距離,她不可能像坐在自己的親生父親腿上撒嬌那樣與繼父相處。
又過一年,媽媽為丁嘉莉增添了一個弟弟。媽媽也不再上班,全職相夫教子。
繼父原來的第一個家庭沒有孩子。而繼父是個喜歡孩子的人。弟弟出來以后,繼父工作更忙了,母親沒有再工作,一家四口的費用支出全部仰仗繼父的收入。
2.
高中畢業后,18歲的丁嘉莉滿懷著藝術家夢想,踏上了從北京到意大利弗羅倫薩的求藝之路。
登機時,嘉莉幸運地被升級到商務倉。“喔!這是我開啟意大利的好運之始!”嘉莉沾沾自喜,“爸爸媽媽,我己登機,并升級到無敵豪華的商務倉,這是好運氣的預兆。所以你們不用擔心我哦!”她發了一條信息給父母。
在這班飛往羅馬的飛機里的商務倉里,大部分都是身材高大、大鼻子、膚色偏暗的意大利男人。讓嘉莉感覺到一點點壓迫感。而坐她旁邊的卻是一位個子不高,灰藍眼睛、褐色頭發的“大叔”。他就是馬里奧。
因為是商務倉里唯一的東方人,又是女孩子。丁嘉莉顯得特別矚目。“大叔”很平易近人,完全沒有歐美人的那種種族優越感。與丁嘉莉用半咸不談的英文閑談起來。
馬里奧是意大利米蘭人,是意大利一家皮革制造公司的副總裁。這家公司生產的皮革是供應意大利以及歐美一些知名品牌皮包的原材料,在多個國家都有分公司。
十年前,馬里奧在北京設立了分公司。隨著中國的經濟高速發展,北京分公司的業務量最大,故馬里奧一年時間里每個季度都要飛一次北京。這一次,剛好從北京公干完飛回意大利。
也許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相遇,注定就會發生一些故事。
他們倆,一個是久經沙場的生意人,一個是涉世未深的求學小羅莉。
馬里奧的年齡足以做丁嘉莉的爹了。也許在意大利男人中,馬里奧的長相顯得相當平凡,這讓丁嘉莉毫無拘束感。又因為即將去到一個陌生的國度學習、生活。那種對未知前路的惶恐、不安,都在與馬里奧的交談中表露無遺。
經過10幾個小時飛行,到達羅馬機場時,他們已變得相當熟絡了。
分道揚鑣之前,馬里奧把自己的名片給了嘉莉:“在意大利遇到任何困難,都可以聯系我,我會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幫助你。”
馬里奧的承諾讓嘉莉感到比升倉更為高興。看來真是受到了幸運之星的眷顧,前路一片光明!
3.
“翡冷翠,我來了!”
當佛羅倫薩的標志性建筑——百花大教堂的圓頂出現在丁嘉莉的視野中時,嘉莉從心底發出一聲雀躍,她終于來到了這個世界最著名的藝術中心,她的尋夢之地。
她慶幸自己有個高薪并且慷慨的繼父,為她的求藝之路提供金錢上的鋪墊。在家里增添了小弟弟,花銷大增的情況下,還能夠支持丁嘉莉一年將近二十萬的留學費用。即使憑著丁嘉莉對繪畫的天賦,和努力,申請到了這所學院的入學資格,如果沒有繼父的支持,她不可能坐在這里,喝著卡布其諾,眺望著窗外的百花大教堂的圓頂。
在這所位于歐洲文藝復興發源地的世界級頂尖美術學院,她如饑似渴吸收著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傳承下來的藝術精華,她珍惜在這里學習的毎一節課。
在繪畫系同級學生中,她也許是最努力的一名學生了。因為她是從不缺課上少數學生之一。其他學生缺課的理由,一是離開了家庭的管束,來到這個浪漫的藝術之都,縱情玩樂;還有一些家庭不富裕的學生,必須半工半讀,才能維持在這里的生活和學業。
但是,繪畫專業不像其他知識技術類的課程,繪畫是一項特別需要花費時間的學業,除了聽課,你還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反復臨模、寫生。如果課余時間去打工,必然影響到學藝的進程。
沒有課的時候,丁嘉莉流連于博物館、教堂、美術館之間。佛羅倫薩共有40多所博物館和美術館,60多所宮殿及許許多多的大小教堂,收藏著大量的藝術珍品。光是要走完這些地方,至少要花上大半年的時間。何況還要在那里寫生。
丁嘉莉如癡如醉地欣賞著這里的藝術作品,與達芬奇、米開朗基羅、但丁、拉斐爾、多納泰羅、提香、瓦薩里等知名藝術家進行著心靈的對話。
安頓下來的一個月后,丁嘉莉收到了馬里奧的電話。
"How are you? My china girl?"他把她稱作他的瓷娃娃。
"我很好,一切都安頓下來了。”她用不太流利的意語回答他。他聽了很高興。
"我今天要去佛羅倫薩,處理完事情后,你愿意出來和我共進晚餐嗎?”他問。
“好啊。”她簽應了。
見面定在一家高檔的餐廳。丁嘉莉還是第一次走進這么高級的意大利餐廳,雖然這對于馬里奧來說并不算什么。
餐廳很寧靜。大廳上有人在彈奏著“卡農”鋼琴曲。此外,不時還有餐具發出的清脆聲音。還有就是人們竊竊私語的交談聲。
馬里奧已經坐在靠窗的一角等著她。
"你好,嘉莉!”看到嘉莉進來,馬里奧很有紳士風度地站起來與她握手并擁抱了一下。
入座后,馬里奧讓嘉莉選菜,他為自己選了一盤炸魷魚圈和薯條,為兩人點了一盤意大利火腿拼盤、一盤芝士焗菠菜、兩杯紅酒;丁嘉莉則點了一個海鮮比薩。
“高興嗎?我來看你。”
“高興!”嘉莉乖巧地回答,她把馬里奧當作長輩那樣尊敬。
嘉莉告訴他自己在學院的學習情況,以及對佛羅倫薩的感受。馬里奧則說了他的一些工作情況,他說現在全球經濟不好,他們公司正著手出售或關閉在一些國家的分公司。下個月他要去加拿大處理那邊公司關閉的事務。在美國的分公司下一步也準備出售了。
“非常麻煩!”他搖搖頭。
“我就沒有這些煩惱,因為我不是老板。”嘉莉朝馬里奧做了個鬼臉。
“哈哈!別忘了我還有個70多歲的老板。”他指的是他們的總裁,一個73歲的意大利老男人,還不愿意退休。他經常在意大利總部搖控著馬里奧,不時打國際長途問“你在哪里?”馬里奧指指自己的腦袋,說:“他有病!”。把嘉莉逗樂了。
他們喝了點紅酒后,又聊起了各自的家庭。馬里奧的妻子在意大利一家醫院做醫生,他們有兩個子女,大的兒子已經工作結婚,小女兒大學畢業后被一澳大利亞陽光小伙子所吸引,跟隨去了澳大利亞工作。
他還講了他出差遇上的各種事情。有一次在北京,他坐出租車,司機見他像是個有錢的外國人,頓生歹念想搶劫他。他急中生智,從公文包里掏出一支簽字筆,一只手箍著司機的脖子,一只手用簽字筆尖抵著司機頸部,司機以為他有刀子,嚇得他魂飛魄散。急忙求饒,讓他下車。但他逼著司機打110報警,直至司機把車開到派出所為止。
嘉莉突然對這個小個子意大利男人的勇敢崇拜起來。
嘉莉則說了自己童年時父親病逝的痛苦往事。
在自己成長的關鍵期失去了父愛,一直讓嘉莉覺得自己的人生缺失了些東西。而今晚與馬里奧在一起,讓她有一種失而復得的感覺。
“有男朋友了嗎?”馬里奧問嘉莉。
嘉莉笑著搖搖頭。
“不要和意大利男人戀愛,他們90%都很浪漫,但絕不會對感情專注太久。”馬里奧告誡嘉莉。
“那你呢?”
“也許,我就是剩下的10%那部分意大利男人。哈哈!”
也許吧,嘉莉一直覺得馬里奧的長相比較“安全”,矮個子,一點也不帥。
但又覺得他閱歷豐富,經歷那么多人生的風浪。別看他這個樣子,卻也絕不會是一個平庸的人。
“你就是這個!”嘉莉指著馬里奧的那一小杯濃縮咖啡說。她想起了國內的那句廣告詞”濃縮的都是精華”。她開始為眼前這位經過生活歷練而散發出自信與成熟魅力的老男人所折服。
“哈哈!謝謝!”馬里奧明白嘉莉的比喻的含義,“那你就是一杯迷人的卡布其諾。”他指著她面前的那杯卡布其諾。
此后,他們就開始互稱“Espresso(濃縮咖啡)”和“Cappuccino(卡布其諾)”。
馬里奧不時來看她,一起吃飯,聊天。每次吃完飯,馬里奧都毫無例外地點一小杯濃烈的Espresso,而嘉莉的胃,只受得了加了熱奶泡的Cappuccino。
馬里奧讓嘉莉了解到了許多意大利的國土民情。日子就這樣過去了近一年。
4.
臨近暑假,嘉莉手頭上的錢已所剩下無幾。她很奇怪繼父怎么還沒往她的帳戶中打錢。
有一天,她接到了媽媽的越洋電話,她告訴嘉莉,繼父因一宗五年前的工程,被牽連進一個集體受賄官司中。這件事的起因是,五年前,曾在繼父所在的公司承包過一個工程的承包商,因近期一宗案子,供出了五年前的行賄行為。結果,繼父公司所有的高層在內,全部涉案。現在已被關進了看守所,涉案的金額非常大。光是繼父,就供出了100萬的涉案金額。為了達到減刑的目的,母親已把家里所有的現金和存款,又向親友們借了一些,湊夠100萬,作為退贓。現在,家里再也無力支付嘉莉在意大利留學的費用了。媽媽讓她想辦法半工半讀,盡量完成學業。
晴天霹靂!一夜之間,家道中落。嘉莉成了一個孤苦伶仃的孩子。
冷靜下來后,她更擔心媽媽和弟弟的情況。她知道媽媽受到的打擊更大,而且還要拉扯只有5歲大的弟弟,其艱難可想而知。但此時嘉莉與媽媽和弟弟遠隔重洋,她連在他們身旁安慰都做不到,因為,她身上連買回國的機票錢都不夠了。
哭泣!如果哭泣有用的話,她不惜把眼淚哭干。父親的病逝讓她小小的心靈倍受打擊,如今繼父又身陷囹圄。家境一落千丈,還要承受親人入獄那種難言的恥辱和壓力。
她該怎么辦?消息來得太突然,哭了一個晚上的嘉莉,第一次逃課了。
她想到了馬里奧,她想向他借點錢買機票回家。
“我需要你的幫助。”她聲音低沉沙啞。
"怎么啦?我的Cappuccino。”馬里奧關切地問。
“我需要錢。”她簡要地說明了家里發生的變故。
“噢,我真為你感到難過。”聽到這個消息,馬里奧并不覺得震驚。這只是這些年,他每次到北京聽過的眾多類似的消息中,再普通不過的一個了。只不過,這次不幸發生在他的中國女孩身上。
馬里奧又一次來到嘉莉身邊。見到馬里奧,嘉莉壓抑了幾日的眼淚又再次迸發 出來。馬里奧把嘉莉擁入懷里,輕拍其后背安慰著,“別擔心,寶貝,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馬里奧剛好又要到北京出差,他幫嘉莉一起訂了機票。
回到家,嘉莉見到媽媽和弟弟。不禁又悲又喜。悲的是,經歷了這么一場變故,媽媽臉上的皺紋多了,頭發也白了不少;喜的是,一年不見,弟弟長大了,甜甜的嘴巴一個勁叫姐姐。
“嘉莉,發生這樣的事,現在媽媽己無力承擔你的留學費用了。但是我不想你中斷在意大利的學業,你有這方面的天賦,一定要堅持下去。我打算把這間房子賣了,這樣就可以繼續供你留學。”
“媽媽,千萬別賣房子。賣了房子你和弟弟連住的地方都沒了。別擔心,我在意大利很容易找到活干,我能夠解決我的留學費用的。”
嘉莉明知在意大利找工作并不容易,即便找到工作,也僅夠交學費。而購買繪畫工具用品、房租水電生活費用,則需要更多的錢。嘉莉更不愿意放棄學習繪畫。從小學到高中,嘉莉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繪畫上了。其他文化課程的考試,都是僅僅及格過關而己。除了繪畫,她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么。另外,申請進入世界美術最高學府佛羅輪薩美術學院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佛美可是美術界的“哈佛”啊。她真的不想放棄在那里的學習。
但是,目前面臨最迫切的問題是,下一學年的學費、生活費怎么辦?向親友借錢?母親說,為了湊足繼父供認的100萬贓款,能夠想到的親友都己經借過了。向銀行貸款?更不可能。銀行不會傻到向這種高風險客戶貸款的。
馬里奧還在北京。嘉莉硬著頭皮去到了他下榻的JW酒店。看著這所豪華酒店,嘉莉更有一種惶恐不安、卑微到塵埃里的感覺。
家里發生了這種事情,已經讓嘉莉覺得恥辱,她淪落到要向一個外國人借錢,實在難以啟齒。
待嘉莉唯唯諾諾說出口以后,馬里奧沒有馬上答應她,只說,他會考慮一下。并讓她別擔心,等回到意大利,再來解決。
5.
假期臨近尾聲,嘉莉回到了佛羅倫薩。
一周后,嘉莉結清了自己原來租住的小公寓的租金,搬進了馬里奧為她安排的另一處公寓。這里環境更為安靜,公寓其中一個大房間連接一個大的露臺,可以作為她的畫室用。
學費和生活費都有了著落。這一切都是由馬里奧提供的。
然而,這一切都是有代價的。男人是理性的動物。除了對至親,男人對每花出去的一分錢,都是要有回報的。更何況是久經商場、情場的馬里奧。
馬里奧每周來一次公寓。嘉莉答應馬里奧不能夠出去打工,要把全副心思放在學習上,當然也意味著,嘉莉不能夠有其他的男朋友。
“親愛的,我為你做的所有的一切,我都是希望你快樂!”馬里奧每一次都會說類似的話。讓嘉莉無可反駁。是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她心甘情愿的,他并沒有強迫她做什么。雖然她從沒想過,自己會淪為這個比她大三十歲、滿臉滄桑、矮個子的意大利男人的“小三”。
這就是老男人的精明。
馬里奧曾經對嘉莉說過,他是那剩下的10%的不花心意大利男人。而實際的情況是,他早已厭倦了白種女人。他更是早已多年不再碰自己同齡老妻。但為了家族的聲譽,更重要的是,為了保全他巨額財產的完整性。他絕不會考慮離婚的。
到了年近知天命之年,他愛上了東方小蘿莉。與嘉莉第一次在商務機倉上見面,嘉莉就給了他一種不一樣的感覺。那瓷娃娃般細膩的皮膚,黑亮如絲的長發,以及那一口中式英語,都讓他覺得新鮮。還有嘉莉被升倉后的那種興奮的樣子,也讓對倉務商早己習以為常的他感覺她如此可愛有趣。如同吃膩大魚大肉,來盤清新的小白菜,倍感舒心。
嘉莉激活了埋藏于羅馬奧身體深處的情欲。尤其是每次經過繁忙的工作,來到嘉莉身邊,這個東方小蘿莉的溫存纏綿讓他如同吸食了麻醉劑一般,欲罷不能。
而嘉莉呢,對羅馬奧的感覺,從開始印象里好玩、滑稽,再到被他的成熟幽默所打動,進而對他睿智豁達精明所折服。
在她最窘迫的那段日子,她開始以為這個富有的老男人會康慨解囊,幫她度過難關,又或借錢助她,但仍然保持君子之交。
然后他們有了那種關系以后,她才發現,在光環之下,男人也不過是情欲動物而己。原來對這個副總裁總是充滿著景仰。現在覺得已可以與之平視。
當然,期間嘉莉經歷的不堪,以及內心的種種掙扎與煎熬,自是不便與人訴說。但是,過了這個坎,一切也就坦然了。嘉莉需要他的錢,而她又不討厭他;他喜歡她,喜歡她的肉體溫存。這是等價交換而已。這樣一想,嘉莉開始心安理得起來。
嘉莉一度覺得生活沒有了方向。她變得懶懶的,她不再那么勤奮寫生了。美術館、博物館對她來說不再那么有吸引力。米開朗基羅的作品,早己看過無數遍。去博物館寫生的對象,也多是一些被碰斷了命根子的男性胴體雕塑,達芬奇的繪畫作品,看多了,也不過如此。
人在太容易得到一些東西的同時,會陷入迷惘,以為那就是她應該得到的。她就像一只金絲雀那樣,既然被養尊處優,又何須太過努力?
6.
不知不覺到了圣誕節。
學院大部分學生都放假回家了,只剩一些東方留學生。圣誕假期,她不打算回國,機票太貴,還是省點吧。嘉莉把平時省下來的零花錢存入銀行,轉給媽媽。媽媽一個人養育弟弟,很是艱難,嘉莉謊稱這是她在意大利打工賺的錢。
她獨自在公寓,繪畫久了,百無聊賴。馬里奧則回到家里與家人共度圣誕。
每逢佳節倍思親。看著窗外到處都是點綴著炫耀彩燈的圣誕樹,她想他了。平安夜,她決定給他一個驚喜。
她坐Eurostar到了米蘭市。下午4點,她給他打電話,告訴他自己在他家那條街上。
“噢,寶貝,你怎么來之前不給我打個電話,我正忙著呢!”聲音一反常態地嚴肅。
男人,尤其是已婚男人,最不喜歡的就是女人突然神經質地制造的一些“驚喜”,這種“驚喜”一不小心會變成“驚嚇”。馬里奧聲音有點不自然,不過很快就恢復了平靜,“你在那兒等著我,我馬上過來。”
見到嘉莉,他親了她一下,然后從錢包里抓出來幾百元塞給她:“聽著,寶貝,圣誕節我必須與家人在一起,這是傳統。既然來了,你找個地方住下,游覽一下米蘭市區吧。”
這時,前面一位男人與馬里奧熟絡地打起招呼,顯然是他的鄰居鄉里之類的熟人。他又瞟了一眼旁邊的嘉莉,馬里奧連忙解釋:“這是中國客戶的秘書”,雖然用意語說得很快,但嘉莉還是聽得聲聲入耳、句句刺心!
如同當頭棒喝:“醒醒吧,丁嘉莉!在他的意大利熟人面前,你連他的'朋友'都不是,只是他的'客戶'而己!”
“米蘭老鄉”過去以后,馬里奧蜻蜓點水一般親了親嘉莉的臉脥,然后,就匆匆離開。
嘉莉怔在那里,望著馬里奧的背影,眼淚傾泄而出。
愚蠢的丁嘉莉啊,在公寓里,馬里奧再怎么對你百般呵護、愛撫,也只是方寸空間內的愛意罷了。你竟然企圖拓寬延伸這種愛意,走出馬里奧畫定的圈圈,闖入他的禁地。
從剛才馬里奧那冷淡的態度,分明對丁嘉莉豎著一塊無形的牌子“此為禁區,閑人勿入”。丁嘉莉被澆了一盆冷水般,從頭冷到腳、冷入心、凍徹骨髓。
她無心游覽米蘭市區,她不忍獨自在平安夜住進冰冷的酒店房間。她連夜坐車回到了佛羅倫薩。
剩下的那幾天假期,嘉莉用馬里奧的錢,和中國留學生李萍、莫琳去羅馬游玩了兩天。來意大利那么久,嘉莉還是第一次到羅馬游玩。她們第一天去了梵蒂岡博物館、斗獸場。第二天則追隨著《羅馬假日》里安妮公主的足跡,逐一游覽了西班牙廣場、許愿池、真理之口等景點。
李萍和莫琳興奮異常,又吃冰淇淋,又拍照。而嘉莉則悶悶的。只有到了許愿池,看著池中那個巨大的海神,她才虔誠地掏出一枚硬幣,親了一下,然后背對著池,把硬幣從肩膀上拋向池中。她沒有許什么具體的心愿,她只愿自己能夠得到幸福。
7.
圣誕假期過后,丁嘉莉又開始把心思放到學業上來,她意識到她的人生出路在于堅持她的學藝之路。她扛著她的畫夾,走進一間一間的美術館,每次一畫就是一整天。
大三之后,她開始申請到了一些獎學金。這是她努力換來的。要知道,學院的獎學金條件超高,一般學生要得到獎學金非常難。
隨著畫藝漸精,她向一些廣告公司、媒體投稿了一些插畫,也開始得到采納,賺得一些稿費。她可以向媽媽匯錢。
大學本科畢業,嘉莉成功地申請到了本校藝術設計專業碩士入學資格,繼續深造。
與馬里奧的關系還是那樣。每次見面、纏綿、玩樂、放松。但一旦分開,嘉莉對他就不再眷戀。
馬里奧很高興地感覺到這個中國女孩己經長大了,不再像以前那樣經常使小性子,而是更為理性了。
有時候,馬里奧會突然失聯,一個多月。他的解釋都去了其他洲出差,不方便聯系。剛開始嘉莉會有點惶恐,以為馬里奧會離她而去。但每次馬里奧總會再次聯系回她,告訴她,他剛剛從某地出差回來。有時候是剛下飛機、有時則剛回到家,每次回來,他會第一時間發信息給她。
有一次,馬里奧近兩個月都杳無音訊。嘉莉猜測著他是不是在某個歐洲以外的國家遭受不測,永遠也不會回到她身邊了。如果是這樣,馬里奧就成了她生命中一個不留痕跡的過客了。
但后來,他又聯系她。那次見面,嘉莉聽他訴說在巴西遇到劫匪,把他的所有錢財,包括手機、電腦、護照劫持而空。又禍不單行,染上了當地的腥紅熱,在醫院足足躺了一個星期。等所有手續、證件辦好后,他才得以回到意大利。他輕描淡寫地講述著他在巴西的遭遇。
看著馬里奧明顯消瘦的臉龐,嘉莉驀然增添対馬里奧的憐惜之情。面前這個男人已經50多歲了,他曾經既是她的精神導師,又是她的性愛導師。而現在,他的頭發白了不少。皺紋也多了。這個既能在北京出租車上勇斗歹徒的副總裁,有時侯也會脆弱到連北京街上走著的狗都會莫名欺負他(馬里奧怕狗,嘉莉聽他說過在北京被狗咬的事)。不容易啊,即使是做了副總裁,也總是那樣勞碌奔波。她把他像孩子般攬入懷中,親吻著他,讓他享受著她為他制造的片刻歡愉。
這么多年過去了,嘉莉日漸成長,在插畫界小有名氣。其間也有馬里奧對她的事業鼎力相助的因素,他將她推薦給自己相熟的藝術界朋友,為她創造更多展露頭角的機會。
她開始經濟獨立,不再依賴馬里奧的供養。
馬里奧看著嘉莉從昔日的小蘿莉變成“羽翼豐滿”、經濟獨立的女性,而他自己卻日漸衰老。他有一點點失落。但還是為嘉莉的成長感到驕傲。他們的關系已經從肉體上的親密漸漸變得更像熟人一般。更確切地說,是像父女一般。有時候好長時間不見面。但總是斷不了。
丁嘉莉心理上已經不能接受同齡男子的愛戀了,總覺得他們是那么幼稚可笑,不成熟。之前有過幾個追求的男孩子,卻總是無疾而終。也許,再次碰上一個她愛的、對方又愿意娶她的成熟男人,她的感情才可能修成正果。
生命歷程的奇妙在于它不可彩排。如果那年不是被升為商務倉,如果嘉莉旁邊的人不是馬里奧,嘉莉也許會如大多數女孩子一樣結婚、生子,過上許多女人會過的日子。但誰知道呢?誰又敢肯定這不是上蒼的安排呢。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小小的虱子。別人眼里看到的都是光鮮,而背后的不堪、苦惱只有自己才能體會。
在得到一些東西的同時,必然會失去另一些東西。嘉莉失了什么?嘉莉說不清楚。照例,想不清楚的事情,她選擇不去想。
對了,明天!她還要去一個設計公司談她的插畫作品授權的事。想到這里,嘉莉快速地換上了睡衣,上床,不一會兒就進入了夢鄉。
-End-
(原創文章,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