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文帝曹丕廢除五銖錢,讓大家以糧食和絲絹代替錢幣。社會上造假的越來越多,在谷物里灑水,布帛越織越薄,雖然處以嚴刑,仍不能禁止。司馬芝等人在朝廷上展開討論,認為:“用錢作貸幣不僅可以讓國家富足,而且可以減少刑罰,不如還是恢復五銖錢。”夏季,四月初十,恢復使用五銖錢。
[點評]
用貨幣代替以物易物,這本是社會的進步,但是,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諸侯并起。董卓入京以后,為了快速攫取財富,廢止了兩漢時期的五銖錢,改鑄并發行了一種“小錢”,也就是通過用一種面值相同但重量大幅度下降的劣質錢幣,代替了原來的五銖錢,以此達到斂財目的,最后引發了嚴重的通貨膨脹,造成了漢末貨幣市場的崩潰。 后來曹操廢止董卓小錢,恢復了五銖錢的鑄造和流通。曹丕時期廢除錢幣,完全使用谷帛,更加深了錢幣制度再次恢復的難度,而且積攢下來的弊端更加明顯,市場上的谷物大多都是濕的,布匹相較之前更加薄,即使明令禁止,但是依舊不能夠杜絕。
這時,恢復五銖錢也是勢在必行。
四月十九日,開始在洛陽營建宗廟。六月,任命司馬懿都督荊州、豫州軍事,率所部駐扎在宛縣。
冬季,十二月,立貴嬪河內人毛氏為皇后。以前,明帝曹叡為平原王時,娶河內人虞氏為妃;即位為帝以后,虞氏卻未能順理成章為皇后,太皇卞太后因此而安慰和勸撫她。虞氏說:“曹氏家族本來就喜歡立地位低賤、沒有按照禮義推舉的人。然而,皇后管理宮內事務,國君負責朝廷政事,內外相輔而成;內外之道,是相輔相成,不能善始,就不能善終,恐怕一定會因此而亡國滅宗了?!庇捎诒逄笠彩堑唾v出身,虞氏因此被貶回鄴城的王宮。
[點評]
虞妃說的“曹氏好自立賤”,有兩方面的涵義:一是不能正嫡庶的名分,廢妻立妾為皇后。因為妻妾是主從關系;二是指所立的皇后出身低賤。
虞妃所講的都是事實。?
曹操封魏王時,原配丁夫人被廢,立卞夫人為后。卞夫人原本是倡家,即漢代專門從事音樂歌舞表演的樂人家庭出身。曹丕繼位后尊其為皇太后。曹丕的皇后郭氏,一個地方小官的女兒,也談不上尊貴,戰亂期間流落到銅候家為奴,進了曹府,后被曹丕選作妾(小老婆),曹丕即王位后,封郭氏為夫人,等到曹丕做了皇帝后,郭氏被封為貴嬪。甄皇后被賜死后,曹丕不顧大臣們反對,立郭氏為皇后。曹叡立的毛皇后,她的父親是典當行車夫出身。? ? ? ?
曹操祖孫為什么喜歡“立賤”呢?
其一,所立之后頗有智慧,有助于鞏固他們的政治地位,卡氏與郭氏雖然沒有走到前臺,但她們都分別為曹操和曹丕的政治活動做過貢獻。
其二,皇后出身微賤,外家自然沒有政治勢力,從而避免外戚預政。
其三,侍奉人主,以色進用。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在封建社會,后宮有森嚴的等級,皇后不只是皇帝的妻子,還是母儀天下的人,要臣下畏服她,本人要有相應的條件,如出身高貴和清白,否則臣下看不起,累及對皇帝圣明的看法。所以,曹家三代的做法,屬于另類。曹魏在戰亂時期立皇后,情況特殊,不能固守常規,立賤有其社會原因,有其必要性,也有其合理性。
其實這背后,還有更深層的意義:涉及寒門與門閥的角力問題。曹操不拘一格用人才,代表寒門,本身就觸動了門閥的尊嚴和利益。天下大亂之時,斯文掃地,門閥和曹氏還能合作。國家初定之后,他們就希望恢復社會的尊卑秩序。這不僅僅是選老婆的問題,朝廷的選人用人也是同樣的道理。曹操家族三代的立后,屬于特殊情況,只是短暫的歷史現象。
明帝下詔要公卿及以下的臣僚討論,司徒王朗認為:“不用肉刑至今已經數百年了,現在恢復,恐怕所減刑罰的好處還未使人民見到,而恢復肉刑的惡名已經傳到賊寇的耳朵里,這不是招撫遠方人士的辦法?,F在不妨根據鐘繇減免死刑的建議,將死刑減為剃發做苦工,如果認為這樣的處罰太輕了,可以延行他們服刑的時間。如此,對內有以生代死的廣大無量的恩德,對外則沒有以砍腳代替腳鐐的駭人聽聞的惡名?!庇懻摰娜擞邪儆嗝鄶低馔趵实囊庖姟C鞯垡驗閰恰⑹駜蓢形雌蕉?,也就把此事放下子。
當初,太祖曹操、世祖曹丕都曾經商議恢復肉刑,但是因為正在戰爭時期,沒有實行。曹叡即位之后,太傅鐘繇建議:“應該恢復漢景帝當年的法令,斬首的,如果要求以砍右腳代替,可以批準;其他黥刑、劓刑、砍左腳和宮刑等,可以像漢文帝時期一樣改為鞭笞和苦役,這樣一年可以讓三千人得以活命?!?/p>
皇帝曹叡下詔,要公卿及以下的臣僚商議,司徒王朗認為:“廢除肉刑,已經一百年了,如今又恢復,恐怕人民對減刑的好處還沒有看見,恢復肉刑的消息已經傳到敵人耳朵,這不是懷柔吸引遠方百姓的辦法。如今可以將鐘繇所說可以減刑的死罪,直接減為苦役,如果嫌苦役處罰太輕,處五年的可以加倍為十年。這樣,內有減刑活命之恩,外無以砍腳代替腳鐐的駭人聽聞之議?!?/p>
討論的人有百余名,多數同意王朗的意見。明帝曹叡因為吳、蜀兩國尚未平定,也就把此事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