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歐奈爾《笑傲股市》
1. 美國股民普遍傾向于購買下跌的股票,購買低價的股票,賣出盈利的股票,捂住虧本的股票。
2. 應該在股價上漲而不是下跌時買進股票。并且,只有當股價高于購買價時,才能繼續加碼買入。
3. 當股價漲至接近年度最高點時買入股票,千萬不要在股價跌得很低從而看似很便宜的情況下買入。應該買那些價格更高而不是價格最低的股票。
4. 大幅度降低你對公司的賬面價值、紅利或者市盈率的關注程度。在過去的100年中,這些指標在尋找美國最成功的公司方面很少具有預見價值。相反,你應該集中關注那些經過驗證的、更為重要的因素,比如收益增長率、股價和交易量的變動以及該公司是不是在其領域內擁有卓越產品的利潤贏家。
CAN SLIM選股法則
C法則
可觀或者加速增長的當季每股收益(EPS)和每股銷售收入。
EPS收益增幅不低于18%,當然越強勁越好。
銷售收益的加速增長更容易刺激股價飆升。
最近一個季度的銷售額增幅不應低于25%,或者過去三個季度的銷售額持續增長;同時,EPS同步增長。
警惕連續兩個季度的收益大幅回落。
A法則
關注年度收益增長率,確保近期佳績不是曇花一現。
年度收益增長率至少為25%~50%,甚至100%。成長型股票,過去3年間年度收益增長的穩定性和一致性。
股本回報率(return on equity, ROE, 凈利潤 / 股東的股本),至少17%。
N法則
新公司、新產品、新管理層、股價新高,選擇正確時機買入。
選股:開發了重要的新產品或服務,或者從新管理層或大環境中獲益。同時,價格形態有效突破,成交量放大,股價接近或創新高時,應該果斷買入。
股價新高為何也是一個買點,股市悖論:那些對絕大多數投資者來說,價格過高、風險過大的股票,往往會繼續保持勢頭,而那些看似低價、便宜的股票卻往往更低。價格新高并不代表這是買入股票的正確時機,必須同時配合價格形態的突破。
S法則
供給與需求:兼顧考慮流通股本的供給數量加上大量需求。
L法則
領軍股或拖油瓶:孰優孰劣?
強勢行業前三甲往往漲勢驚人,但是其它跟風者,往往難以望其項背。區分領軍股和滯后股,使用RSI指標。選擇RSI指標值為80或者90以上、價格形態合適的股票(這令人大跌眼鏡)。
在牛市或總體趨勢上漲的市場中,價格回落幅度最低的成長股通常是最佳選擇;相反,股價下跌最厲害的股票往往是最不堪一擊的。比較大盤回調幅度和個股回調幅度。
嚴重錯誤:在股價剛剛遭受大幅下跌時買進。
I法則
機構認同度:關注主力機構動向。
查看持有該股票的機構,其份額大小、數量和質量是否增長。
買進機構認同度上升的股票。
關注機構投資者本季購進的股票。這里的難點在于區分哪些機構投資者的買入是深思熟慮、可以信任的,哪些是拙劣不完善的。
警惕過量持有(overowned),這通常意味著潛在的大量拋售。
別在成長股高峰買入。
M法則
M判斷市場走勢:如何判斷大盤分析。
緊跟龍頭股來尋找大盤頂點。
熊市的其他預兆。龍頭疲軟,其他廉價、劣質、投機的股票開始蠢蠢欲動。
股市定律
股市發展的歷史無情地昭示了“7-2-1”這條鐵的規律(即長期來看,股民的命運是70%的虧錢、20%的保本、10%的賺錢。
股價形態
帶柄茶杯形態
杯狀形態多數為3-6個月,也可以持續7-65周不等;最高點到最低點的回調幅度介于12%-15%之間,最高不超過33%(也有例外);基底階段形成之前會有一個明顯的股價上升階段,這個階段的股價上升幅度至少在30%以上;杯底是圓滑的;
杯柄區域形成至少一到兩周時間,并且出現股價下行階段(股價跌到杯柄區域數周前床下的階段低點以下);一般而言,杯柄區域的下跌到較低點的最后階段,成交量也會萎縮;良好的杯柄形態應該形成于總體結構的上半部分,并且應該位于10周平均線以上;要創出價格新高時,持續楔形上漲的杯柄失敗幾率大增;形態形成中的股票價格形態當中至少有一些窄幅波動(窄幅是指當周價格從高到底波動幅度較小,而且連續幾周的收盤價都不變或者與前幾周的收盤價極為相近);杯柄區域的最高價決定了大多數情況下的買入點,一旦突破,成交量會迅速增加;杯柄價格的窄幅波動和成交量的萎縮應當結合起來看。
帶柄茶碟形態
類似與帶柄茶杯形態,區別在于碟狀部分向外延伸更久,使得整個形態變得較淺。
雙重底價格形態
形狀類似W;第二個底部要與第一個底部持平or低一兩個基點;也可以有柄部區域;深度與水平長度類似茶杯型形態;中軸買入點位于W右上方,與W中點的最高點相同,低于整個形態的最高點,如果帶柄,中軸點由柄狀區域的價格最高點決定。
平底價格形態
通常出現在帶柄茶杯、帶柄茶碟、雙重底形態結束后已經上漲至少20%以后;以調整幅度不超過10%-15%的窄幅價格波動方式水平移動至少5-6周。
方盒子形態
帶柄茶杯或者雙重底價格形態上漲后,方盒子會持續4-7周,調整幅度不大,通常為10%-15%;方方的看起來像一個盒子。
高而窄旗形形態
罕見,僅有幾只股票會在牛市當中形成這一形態;短期內(4-8周)上漲100%-120%,然后橫幅回調不超過10%-25%,一般歷時3周、4周、或5周;此種形態不易解讀。
雙重價格形態
突破了前面的帶柄茶杯、帶柄茶碟等形態有所上漲,但是由于大盤開始步入大幅度回調,股價無法達到20%-30%的上漲,因此其開始進行價格回調,并且跟隨大盤開始走跌;熊市結束時,此類價格形態會率先創出新高,獲得巨額收益。
盤升的價格形態
突破了前面的形態之后上漲;上漲階段有三次價格回落,每次幅度介于10%-20%;每次回調最低點高于前一次。
容易失敗的形態
寬松的價格形態—區域過深(例如40%),觸底時間過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