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破南天門,大鬧凌霄殿。石猴敢與天公叫囂,遂有后來大鬧天宮的一幕……
《西游記》中,猴子被佛祖壓在五行山下,取經路上又被加予緊箍咒的束縛。也正如此,頑劣的猴子收斂本性,可也依舊俠肝義膽、愛憎分明。在這種形象渲染之下,明明取經的是唐僧,可卻沒有悟空來得真實、看得快意,沒有悟空更為彰顯生命的本色與活力。要承認,不論過了多少年,我們心中都存留那個象征著反叛與肆意的石猴,都滿心喜愛那個自稱為是齊天大圣的“孫行者”與天不怕地不怕的“俺老孫”。
相比展現西游故事的《西游記》,《悟空傳》則似是大鬧天宮的前傳了。又更似為一個獨立的故事,展現出石猴嶄新的經歷與使命。影片開場即著重渲染荒誕的喜劇氛圍,但亦于最初即暗示著,故事終歸走向悲傷的結局。影片旁白第一句便提到:花果山的晚霞比仙境還美。猴子喜歡看花果山的晚霞,也等待著與心愛的女孩阿紫一起去看。可正如晚霞一般稍縱即逝,所有的美好與希望都不過是彈指一揮間而已。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悟空傳》的悲劇看似偶然,但片中的種種細節與鋪墊,無非是想表現其存在的,必然性的內核。客觀來講,單憑字幕、話語來彰顯主題實為有些低級無趣,但也不排除其獨具匠心的好的一面,至少主題更容易把握,觀影更加直觀了,另外影片的效果處理還是很贊的。言歸正傳。影片中上圣天尊曾對楊戩說:“之所以提拔你,是看中了你從不犯錯。”這句話的現實意義不言而喻,推廣至生活中,類似的情形與想法亦比比皆是。如果說上圣天尊類似于生活中的大Boss,眾生則如楊戩,在其眼中螻蟻般的存在,也是生活中執行者的存在。
談及生活中的體制與執行者篩選,其不單單包括純粹的制度,片面來看,譬如學校里師生之間,家庭中父母與子女之間,教育體制之下對“聽話的小孩”的培養,很多于此如出一轍。而這部《悟空傳》中的天機儀,《西游記》中的生死簿,類似種種,這些猴子想要破除的存在,也于某種程度上比擬現今生活中的規則與體制,因其所規范的不合理性或無法得到執行者的肯定,回歸到《悟空傳》中即是毀了花果山,殺戮其中的百姓,這一件件并非公正合理的舉措,于是必然引起相應的反抗,至于反抗者是猴子,還是其他,這并不那么重要。
體制、制定者、執行者。這是《悟空傳》中的角色分屬,亦是隱喻生活中圍繞相關體制而來的人際圈。制定者制定規則,其規則自然是有利于制定者本身的,同時挑選聽話的執行者去踐行,一份規劃才能順利實施與完成。《悟空傳》中天尊提拔了楊戩,殺死了天蓬,將猴子定義為“魔王”,莫不是為此。看破一切的阿紫對母親說:“你想得到的是孫悟空的石心,好用來鞏固統治、延續權力。”,一句話同樣顯現了生活中規則制定者擴大權力、肆意妄為背后,規則制定的不合理性與淡漠的人事統治。
冰棱漫天,血流成河,《悟空傳》中上演天兵下界殺戮之時,空中飄散雪花,景象冰雪交融,烘托寒冷之感的同時,也通過視覺沖擊彰顯規則下的冷血與淡漠。影片配樂在此時稍顯歡快,似有樂音配哀情之意,可給筆者的感覺卻著實有些奇怪與不適。但回想影片以定海神針巖漿般噴薄色彩為主基調,此時的氛圍則確凄慘哀傷。天神將花果山的眾生靈視為妖,而村民們反將天上之物視為妖,場景對比之下,誰是妖魔,誰為慈悲,顯而易見。相比于反叛者的無辜,規則制定者掃除障礙之時的道貌岸然,實在令人憤慨至深。
倘若說批判與憤怒是《悟空傳》帶給我的一方面感受,似來源于影片對抗命與體制的主線,來源于天尊處事的霸道與狠絕。那么影片的另一條線索,以愛情展開的副線,則是走悲情路線之下,著實令人動容的一點。猴子與阿紫,天蓬與阿月,以及孤獨的楊戩,他們大都曾是體制的執行者,后來又都不幸淪為體制的犧牲者。
天尊對付悟空的方法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緊箍咒,不論是唐僧還是天尊,總之這個緊箍咒悟空是戴定了……緊箍意味著什么?緊箍——禁錮!筆者覺得其是限制、禁錮的象征,是體制的附庸品,是其條條框框下隨之而來的限定與約束。猴子是不服天地管束的,因為這種設定并不合理。可在《悟空傳》中,他卻心甘情愿跟隨阿紫,哪怕在凡間之時緊箍失效,也依舊不愿從頭頂摘去。為什么?不排除愛的力量所在,但筆者覺得主要原因是,阿紫將猴子視為同等的人在看待,給予機會、給予正視。換句話講,倘若不是這樣公平公正、體貼善良的阿紫,猴子又怎么可能會喜歡她,心甘情愿戴這緊箍?
制定淡漠冷酷規則的天尊,最終眾叛親離。相信希望、倡導機會與公平的阿紫,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這是巧合嗎?《悟空傳》將恢宏的悟空故事重新改寫,而我從中看到的是:兩種規則制定下,反響與效果的巨大差異。何為區別,區別在于是否懷有愛與平等,在于是否合理與親民。
當體制尊重人性化、趨于合理化、努力公平化,我們都將是積極的倡導者與維護者,為其貢獻由衷的愛的力量。若與之相反,當體制背離人性、有失公正、淡漠群體,那么我們都將是反叛的“石猴”,對其反抗之,頑強斗爭之。
影片的最后似乎沒有結局,天依舊是天,石猴依舊在為抵抗規則與宿命而奮斗,生活中不也是如此,相關的問題與不足亦都在發展中改善與扶正。要始終相信的是,哪怕從故事上看,《悟空傳》各段劇情的發生多么偶然,但若觀其核心,究其根本,石猴再現,石心不死,確是一種必然,亦該是一份責無旁貸的使命,與眾望所歸的期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