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完了這本書。
時隔一個假期,斷斷續續,有重復閱讀多遍的部分,但卻每一遍都跟初讀時一樣,想要細細體味一會。從她所有的文字中,你能感覺到一個女人的豪情灑脫,了解她成長的過程和經歷,還有她骨子里的特立獨行又肯為家人感情犧牲的善良自我。
文章中提及了很多她喜歡的小說,書,電影,還有對自己經歷的態度,感悟,處世。沒有過多的說教,更多的是隨性的思考,是記錄。大概有些遭遇很多人讀來也都會有自己的影子,但卻做法,選擇與態度會有所不同,所以這本書也算是一個平凡女性在經歷畢業抉擇,家人安排以及戀愛婚姻遭變故后一個人獨自成長,面對自我不斷學習突破,擁抱更好生活的一種人的活法。
書中并沒有大多數人遭遇變故后的欲生欲死,或者各種逆襲變身女王什么的勵志故事。而是微笑擁抱所有,仿佛迎接新生活一般,給自己力量與自我友好相處,享受孤獨,享受一個人學習技能旅游讀書寫作等自由享受又努力認真的生活。作者將以前所有的經歷都視為豐富自己生命的體驗,對過去釋然,活得坦白。在十年多時間里嘗試改變自己,順從家庭意志,無我的妥協家人家庭后開始為自己而活,找尋發現追求自己的個人使命,愿景和價值觀。有很多觸動人心的地方。
如我一樣,分手不會大哭大鬧,而是感恩曾經擁有過的真心,和平分手,衷心祝愿,并從心底里放下,相忘與江湖。
如我一樣,可以一個人,可以兩個人,也可以一群人,各有各的快樂,并不沖突。有人陪的時候就享受被陪和陪人的好,沒有人陪的時候,一本書也可以津津有味的讀上一個下午(而不是“消磨”一個下午)。
如我一樣,《誰也不能讓我不相信愛情》,
如我一樣,《有人害怕孤獨,而我享受孤獨》
如我一樣,想《培養把日子過好的能力》
如我一樣,《如果活著能坦白》
如我一樣,《我一直在學習和世界好好相處》
如我一樣,要教育好孩子,先教育好自己。教育孩子的過程,首先自己必須是合格的大人,獨立的,優秀的,上進的。
書中的很多標題都極好,一是警醒讓人思考,一是不雞湯理性又有跡可循,來源自己所歷見得東西,這種對待事物的簡單用心我是傾慕的。有趣的人總是善于發現周圍所有事物的獨特,也更勤于思考。當境愛境,離境舍境。不貪婪,不乞求。還有什麼可失去。為了成長,必須接受喪失。當下,放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也有一些經歷背后的不算惋惜或哀嘆的語言讓人更加現實:布衣茶飯,可樂終身。那樣簡單的夢想,以為會實現,終究是沒有。
“在歲月里,到底什么是那個不變或者說在一直進步內化的內核?是別人沒法拿走的東西?
我覺得是兩樣:智慧和扎實的技能。前者也了解為心境,面對問題的態度,找到解決方法的能力,后者是動手,是實施,是能夠貫徹到底。”
秋葉大叔拆教主的新書《用所有的存在與世界相會》中引用了一位教主讀者網友的話“雞湯的外表干貨的心”,對,讀教主的文字就是這種感覺呀。
之前很喜歡和備觸思考的話“與世俗和解而保持自我,與現實妥協而不忘突破”,是這兩位很好的知己朋友所接言。不管是從異性好朋友方面還是他倆的默契合作方面這都是令人向往和欽佩的存在。
如教主所寫,書,電影都是外力,它們是一種提醒,讓人懂得,過去,現在,未來都有無數的人與自己命運相同。這些提醒是否能夠發揮作用,還要看它是否在人的內心中真正產生影響和作用力,以及,人是否愿意付諸行動。
小說,書,電影中的人物,一千個人讀有一千種看法,他們的命運牽動了讀者的心,引發了各種想法,但是,現實中的人,是不是有足夠的清醒來左右自己的命運呢?
有個不明顯的發現,不準備,就真的不會有回報。而我,漸漸的更能找尋問題出現的緣由并且很好的調節和自愈不適的挫敗與打擊,然后迅速投入自己要干的事情當中去。情緒沒有過大的波折,也并不需要多么體己的安慰。
這一生,能夠遇到真心對我的人,也真的又有什麼可遺憾?
這一生,才剛剛開始,要靜待時光給予的所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