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內容包含藝術品拍賣相關(油畫,雕塑,素描,攝影,版畫,裝置)。在全球層面上,藝術品市場在2017年的表現(xiàn)更好,結束了連續(xù)兩年的經(jīng)濟放緩。美國以22億美元的成交額超過了中國的20億美元,當代藝術引領市場全面復蘇。
當代藝術引領全面復蘇,成交額比去年上漲5.3%
1.2017年上半年,全球藝術品拍賣成交額達到69億美元
2.當代市場價格上漲了9.6%
3.美國以22億美元的成交額超過了中國的20億美元
4.英國和法國為復蘇做出了貢獻,分別增長13%和7%
5.當代藝術占全球成交額的15%,而2000年僅占3%
6.讓·米歇爾·巴斯奎特(1960年出生)的一件作品成交價格為1.105億美元
7.與2016年相比,流拍率提高了2個百分點
全球藝術品市場概覽
在全球層面上,藝術品市場在2017年的表現(xiàn)更好,結束了連續(xù)兩年的經(jīng)濟放緩。
全球藝術品拍賣成交額比2016年上半年增長了5.3%。復蘇主要是由于美國市場的表現(xiàn),其成交額增長了28%。
藝術品拍賣半年度營業(yè)額
其他西方大國也積極推動經(jīng)濟復蘇。在全球市場排名中,英國和法國分別名列第三和第四,上半年結束時拍賣成交額分別上漲了13%和7%。在其他增長的市場中,澳大利亞上漲了18%,韓國上漲了42%。對于中國來說,經(jīng)過大量的記錄,中國的藝術市場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健康的調整,面臨著反復出現(xiàn)的投機幻想的泡沫。
在下降的市場中,由于其全球排名(第六位)及其成交額(占全球總成交額的1.5%),德國6%的市場萎縮率顯得微不足道。然而,西班牙在6個月內的成交額大幅下降了30%僅為700萬美元,落后于波蘭(1800萬美元),土耳其(1400萬美元)和以色列(850萬美元)在全球市場排名中位列第28位。
中國和美國勢均力敵
在中國與美國之間的對決中,成績從未如此接近,兩國的成交額和成交量幾乎相等。
在六個月的時間內,在美國38000件藝術品的成交額達到了22億美元,而在中國37900件藝術品的成交額達到了20億美元。自中國藝術品市場繁榮以來(大約2008年-2013年下半年),兩個超級大國中的一個遙遙領先于另一個超級大國。但是在2017年上半年,差距是微不足道的。
藝術品成交地域分布
這一前所未有的新平衡是太平洋兩岸兩個截然相反的事態(tài)發(fā)展的結果。美國拍賣成交額上漲了28%,而經(jīng)雅昌藝術市場監(jiān)測中心(AMMA)確認,中國的拍賣成交額下降了12%。
這兩個超級大國在2017年下半年的競爭將會很有趣,因為中國通常在下半年產生更高的成交額(在過去八年里得到證實),而西方市場通常在下半年較低靡。
西方繁榮的新時代
當代和戰(zhàn)后藝術品的拍賣似乎已經(jīng)度過了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的西方市場調整時期。這一調整實際上是由拍賣公司在現(xiàn)代和早期藝術時期的高品質的藝術作品征集在一起難度增加而產生的收入減少所引發(fā)的。
巴斯奎特, Untitled 1982
幸運的是,近幾個月的活躍表明,一個繁榮的新時代已經(jīng)開始,重要的信號來自讓·米歇爾·巴斯奎特《Untitled》(1982)的成交。這幅當代油畫1.105億美元的成交價說明了市場態(tài)度的深刻變化:收藏家現(xiàn)在完全愿意為當代和歷史(近現(xiàn)代)的杰出作品支付同等的價格。
這種新的動態(tài)是藝術市場逐步轉型的結果。自2000年以來,收藏家們對20世紀下半葉和21世紀初創(chuàng)作的作品越來越感興趣。因此,戰(zhàn)后和當代藝術在17年前占全球拍賣成交額的8%和3%,但現(xiàn)在占到了21%和15%。
在全球拍賣成交額中各個時期的市場占有率
紐約高端藝術品市場的集中化,使世界上最偉大的收藏家們在同一個獨特的市場上競爭。讓·米歇爾·巴斯奎特的杰作的新主人日本收藏家前沢友作(41歲),獲得了迄今為止為現(xiàn)代藝術和戰(zhàn)后藝術的保留杰作。
《Untitled》(1982)成交價格為1.105億美元是拍賣會上成交價格第六高的作品,成功地將這位紐約涂鴉藝術家(因吸毒過量27歲逝世)送入藝術史上的偉人的“萬神殿”,與畢加索,阿爾貝托·賈科梅蒂,弗朗西斯·培根和愛德華·蒙克一起,進入作品成交價格跨過1.1億美元門檻的藝術家行列。
附:2017上半年拍賣成交額排名前50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