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8年的元旦,朋友圈里最新刷屏的不是新年祝福,而是《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我的朋友圈也不例外多人參與分享,且配了些許勤勉、激勵的話語,我沒有評論亦沒有點贊,手指滑動著屏幕讓這些內容與我的眼睛里刻意錯過。
晚上正在橢圓機上拼命揮汗時,手機提示有一條新的微信消息。發送人是王部長,內容是“兄弟,在嗎?”王部長?哪個王部長?我從橢圓機上小心翼翼地下來,擦掉一直往下滴著的汗,一邊喝水一邊翻看著我們的聊天記錄,從中尋找確認他身份的線索。
從聊天記錄可以看出我和王部長的聯系不多,上一條歷史信息是去年的農歷新年,內容也無非是賀年的群發信息。就這樣一直往上翻,加上瀏覽了他的個人相冊后終于對上了號,王部長是西安某開發區某部門的副部長,我倆準確地說應該算“網友”,而這個“網”來自于羅輯思維,當年我們親切地稱呼對方為“羅友”。
王部長跟我寒暄了幾句近況后說“兄弟,你現在還聽不聽羅輯思維了?”我猶豫怎么回答部長對我的“考察”,實話實說我已經很久不不聽了,但這樣回答部長會不會覺得我“不思進取”?違心說自己每天都在聽吧,實在是不想撒謊。好在王部長是個急性子,沒等我回答就追加了一句“反正我是一年多沒聽了”,我連忙回復一句“我也是我也是,我都取消關注了我(實際上沒有)”。部長回了我一個偷笑的表情接著說“我看今天朋友圈都在轉發跨年演講,想起你這個羅友了,翻了下你的朋友圈看你沒轉載就來問問,你那朋友圈天天都是讀書總結、行業分析地我都不敢跟你多聊,怕你瞧不上我?!蔽乙蝗分~頭一邊嘆氣的回復部長“部長別埋汰我,您沒聽過“越缺什么,就越秀什么”,我這腦子里太缺墨水了,這不是天天狠勁地補嘛。以后我堅決做到少發、不發。”王部長能用表情代替的堅決不發文字,甩了我一個“你不厚道”的表情+一句有空一起喝酒就不再吭氣了。
放下手機我開始回想,我和部長認識的那一年應該是2013年新年,那時羅輯思維正在全國擴展會員,我和王部長成為了羅輯思維的第一批會員并被加進了同一個微信群,那個時候的我比較能說會道,因為在群里的幾次發言群友都私下加了我,后來因為策劃一場活動需要一個特殊的場地,我跟王部長以羅友的身份實現了由網絡走向現實的見面。(那個羅輯思維的微信群現在還在,不過由最初的500人已經退的只剩40人了,羅輯思維的CEO脫不花和死磕俠羅胖還在群里,只是一如既往的不說話。)
微信群最早的活動是在全國各地城市里尋找一些餐飲商家,然后告訴對方我們有500-1000人,想去你們那里就餐,你們是給我們免費呢還是免費呢?我沒參加這樣的活動,只是每年跨年的演講認真地聽、認真地記筆記。也不知道是從哪一年開始不再聽跨年演講了,但清楚的是從今年開始看到有人分享跨年演講時我的心不為之所動了。
02
元旦假期以來西安連續重度霧霾,我始終無法外出跑步鍛煉。3日冷空氣降臨西安降雪,4日的清晨窗外已經是白茫茫的一片,查看了空氣質量,我武裝嚴實準備去樓下活動。這時,XZ發微信推薦我去聽聽羅振宇的跨年演講,她說非常好建議我看看。我回復說“基本每年都看,其實作用不大,你再看幾年就明白了”。說完這句話我覺得不太妥,因為今年的跨年演講我并沒有看,朋友圈的分享那么多,說不定今年更新了很多新的知識和內容,隨即我就打開得到將《時間的朋友》上中下三集耐心的聽完。聽完后的感觸有一句總結知名旅游景點的話很合適:不去后悔(不聽后悔),去了更后悔(聽了更后悔)。
2017年我看了大約將近150本書(電子書+紙質書),以及固定的幾個學習類APP和自媒體,每天的閱讀量保持在60-100萬字,熟悉我的人看到這個數字會發現我的閱讀量降低了,那是因為有一部分的時間我花在了看直播上。(這點下以后的文章解釋為什么)
文章開頭王部長就總結了我的朋友圈,基本都是閱讀總結和行業分析,2017年我建議身邊朋友最多的就是——看書,為此我列舉了很多真人真事,但我也深知能進去良言的人除非是人中龍鳳,大多數人都只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所以今天我準備拿《時間的朋友》中羅胖列舉的案例來告訴大家讀書有沒有用?有多大用?
03
聽完《時間的朋友》我還是深信那句話:術業有專攻。羅胖講的多數內容其實只是總結,而沒有點破背后深層次的起因。羅胖在演講的開頭列舉了小米、網易、騰訊幾家公司圍繞“吃雞”游戲的市場反應速度,如果我們看待這件事只停留在國內公司的反應速度上,我相信2019年你在聽跨年演講時還是一頭霧水。下面我將從“吃雞”游戲是怎么創作出來的、創作背景是什么、這款游戲提升和解決了哪些游戲體驗等幾點來說明。
身邊玩過吃雞游戲的朋友都知道,大家口口相傳的吃雞游戲,并不是羅振宇跨年演講里提到的小米、網易等率先推出的手機游戲,而是來自于一款名叫《絕地求生·大逃殺》的游戲,截止上個周末,這款大逃殺游戲同時在線玩家數量已經超過了300萬人,在Steam平臺上連續三十九周銷售冠軍,甚至一路開掛拿下了六項吉尼斯世界紀錄,開發這款游戲的韓國藍洞公司已經賺得缽滿盆滿,作為中國游戲行業極具占有率的騰訊也是因為這款游戲花重金投資了藍洞,以取得這款大逃殺游戲在中國的獨家代理權。
如此受歡迎的游戲是如何被一家不知名的韓國游戲公司開發出來的呢?其實,這款游戲的制造人叫布蘭登·格林,一個典型的愛爾蘭人。在成為游戲制作人之前,布蘭登·格林甚至沒有一分穩定的工作,愛情也很失敗,他調侃自己為一個敗家子。這位“敗家子”格林在經歷了多重失敗后窩在家里打游戲,打游戲時格林最受不了的是兩件事:1、傳統射擊游戲里,玩家每次有幾條命,沒有幸存者,只有贏家。2、敵我雙方每局出現的位置都是固定的,說白了就是比誰的手速快。能不能設計一款游戲,加大玩家的緊張感,注重角色生存的價值,而不僅僅是突突突呢?
布蘭登·格林最終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而這個辦法來自于一本書。準確地說是日本作家高見廣春的《大逃殺》幫助格林解決了這個游戲問題。格林為了致敬《大逃殺》決定用這個名稱來命名這款游戲,無奈要支付版權費用,最終為了省點錢才決定取名《絕地求生·大逃殺》。
通過閱讀一本書,讓這位整天宅在家里的“敗家子”轉身成為擁有六項吉尼斯紀錄的游戲開發者,這不僅僅是閱讀的能量,還有來自于對不同行業的深度理解和合理運用的能力。
04
羅振宇在跨年演講中提到了“二三線城市的逆襲”,為此羅振宇的結論是:二三線城市消費價格的接受能力、消費口味、供應鏈的成熟程度,是最好的品牌實驗室。
而真實的背景是中國有280多個地級市,每個地級市平均注冊公司50-100萬家,那我們要問為何只有諸如三只松鼠、周黑鴨、永輝超市、韓都衣舍這樣的公司成功了?那剩下的將近兩億家公司難道沒有從事干果、鹵味、超市、成衣行業的公司嗎?對此我的回答是:堅持+優化。
阿海是我大學的同學,大三那年他就基本不在學校整天泡在電腦城,給商戶打小工裝機賺錢,這一干就是近十年。大四畢業的時候有部分同學也去了電腦城打工,但是沒堅持幾年就去稍微正規點的公司上班了,而阿海卻一直都在堅持。
從開始給人裝機到有了自己的柜臺,再到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這幾年他緊盯著市場,iphone3手機剛開始在香港流行時,阿海就留意到了,從那時候起他就擴展了自己的業務手機銷售,跟阿海同在電腦城的其他商戶轉型更快紛紛關閉了之前的業務,但阿波沒有,一邊積極拓展手機市場,一邊在不賺錢甚至賠錢(人力成本+店面成本)地維持裝機業務。
近年來,手機銷售越來越正規化,品牌商不僅在自己的官網網站銷售同時開設自己的專營店,和阿海同一批拓展手機市場的部分商戶因為iPhone X的囤貨壓價損失的一大筆錢。阿海雖然難免因為手機受損,但他卻沒有賠太多錢,因為他堅持下來的裝機業務因為“吃雞”游戲的火爆,讓自己不僅補上了虧空還贏得了利潤,阿海與時俱進還開通了直播,每天在線直播裝機回答用戶的疑難問題,給自己贏得了良好的口碑,雙十一天貓和京東的整機銷量保持領先。前幾天,朋友結婚阿海開著自己的蘭博基尼給兄弟壓車迎接自己的2018。
阿海并沒有因為移動互聯網或其他行業的高額利潤選擇跳槽或離開行業,而是堅持在自己熟悉的行業上不斷吸取其他行業的優點為我所用,從而幫助自己安全度過了行業困境,實現了盈利。這不僅僅是什么二三線城市消費價格的接受能力、消費口味、供應鏈的成熟程度的背景起到的絕對作用,這一切地背后就是一次次的堅持+優化的結果。
05
我大學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是網頁設計,進入的第一家公司工作不到3個月就破格升為技術部的部門經理,這其中有個人努力的付出也有機緣巧合的原因。阿軍是我進入這家公司認識的第一位同事,那一年他已經30歲,因為家里和女朋友的原因從廣州回到西安,在這家網絡公司里負責網站的后臺開發,他性格和藹、待人寬善,我們很快成為了朋友。
一年后我進入了房地產公司從事營銷策劃,阿軍還待在那家網絡公司負責后臺開發,比他后進來的人走的走、升的升,作為一個30多歲的男人,身邊的人都多少替他有些著急。我們再次聯系是在8年后,阿軍在QQ上咨詢我買房,因為我平時基本不用QQ,看到消息時已經間隔了幾個月,我給阿軍留言了我的微信,過了幾天有人添加我為好友,消息備注阿軍。簡單的寒暄后,阿軍說因為沒有聯系到我已經在城南選購了一套房子,我了解了基本信息后跟他交待了一些注意事項,然后兩個人聊了各自的工作與生活。
阿軍說他從前年才從原先的那家單位離職,自己出來創業。創業的契機是因為微信小程序的井噴,作為微信公眾號的升級,小程序基本已經成了各自媒體的標配,由于將近十年的客戶積累,從前年開始很多客戶私下找到阿軍問能不能開發小程序?阿軍熟悉了小程序的開發語言發現So easy,然后就陸續開始接單制作小程序,一個小程序的開發因為不同的功能價位也在幾萬到幾十萬不等,阿軍因為踏實的性格長期贏得了客戶的好評,就這樣客戶介紹客戶,短短不到一年時間,阿軍買了房子開了公司。
阿軍堅持在自己的行業里,即使年齡不占優勢,即使身邊的人都比自己飛的更高,但他依舊踏實工作終于迎來了屬于自己技術特長需求的時代。
06
2017年,我很少在我的微信群里發言,每當群友或朋友遇到工作的瓶頸私下微信咨詢我時,我回答最多的都是“堅持+優化”,為此我也列舉了很多身邊的人和事。遇到問題多數人選擇的都是逃避和忽視,但同樣的問題不解決,無論你到了其他行業和崗位同樣會來為難你。
今天借著《時間的朋友》中的幾個要點,我再一次強調了“讀書”和“堅持+優化”這兩個我苦口婆心建議了幾年的個人習慣和工作方法。在2018年的開始將這些真實的人和真實的事分享給大家,希望可以幫助到遇到困境的朋友。最后文中沒有任何輕視羅振宇以及羅輯思維欄目的意思,因為我給自己定位的就是一個畢生不斷求知的學生,我沒有任何資格輕視他人,只是蹭個熱度但發自內心分享給大家自己在求知過程中的些許感悟和總結。因為不用這個標題、不列舉其中的部分點大家是不會看這篇文章的。
最后相信很多認真看完這篇文章的朋友會問,看到成功的阿海和阿軍你有沒有感覺到壓力或者羨慕,我在這里誠心的回答大家,我沒有任何壓力相反我還要為他們喝彩,不然也不會列舉他們的故事講給大家。讀書可以明智,讀書可以看到自己的未來,讀書讓我懂得了自己是誰,自己處在這個社會的哪個階層,讀書讓我懂得了如今這個社會沒有哪個人是沒有煩惱和困惑的,而能夠有效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就是我文章中提到的:“讀書”、“堅持自己的事業”+“不斷地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