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篇文章《羅振宇的騙局》,羅輯思維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尤其是深圳衛(wèi)視那一場跨年演講,可謂精彩。演講現(xiàn)場推薦了得到軟件,通過得到軟件學習到了李笑來老師《通往財富自由之路》,訂閱后看了一部分,但是后來就中斷了。現(xiàn)在我也很久沒聽羅輯思維了,不是說羅老師講的不好,失去了吸引力。相反羅胖講的很不錯,很有吸引力,但是我現(xiàn)在沒有在聽。一是因為工作比較忙,無暇顧及。二來是,跟我當下最需要的不符合。
現(xiàn)在似乎進入了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突然有一個詞匯,我們需要百度一下。同樣也到了一個知識焦慮的時代,似乎哪個知識點我們沒趕上就落后了……
前端時間聽朋友推薦《商務談判》,我覺得非常不錯的,我要開始學習談判。又看到另外一個朋友推薦《把時間當做朋友》,于是又開始看這本書。又看到朋友推薦《頂層設計》也很不錯。前兩天又看到老師推薦電視劇《一代大商孟洛川》,看到了10幾集。我們突然發(fā)現(xiàn)我們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太多,多的我們根本學習不過來。與其在焦慮中度過,不如選擇一個方向,深挖下去。于是我把我學習的方向調整了一下:
第一梯隊:工作所需,看家本領。(先活下去)
1.學習營銷以及談判技巧。
2.學習金融產品以及行業(yè)知識。
3.學習理財以及投資知識。
第二梯隊:企業(yè)所需。(活的久,活的大。)
1.企業(yè)管理以及溝通技巧
2.企業(yè)頂層設計以及股權設計
3.資源整合
第三梯隊:個人軟實力。
1.寫作
2.講課
3.看有意義的電視劇,電影。
學習再多的東西沒用。不是學習的內容沒用,而是沒有去用。
我本人從事的培訓行業(yè),培訓行業(yè)可以說是改變了我整個人,因為我從事這個行業(yè),所以做說話做事要看起來像個做事的樣子。如果你給別人的感覺你人不行,怎么讓別人相信你的服務可以。于是在7年的職業(yè)生涯里我一邊學習,一邊踐行實踐,我做我所說的,說我所做的。有時候難免說的大的,那么我立馬要意識到,并且去做到。一旦跟客戶承諾的任何事情,我都要去做到。不管做什么,你說話必須說到做到,否則怎么頂天立地。
1.我看到我的董事長余世維老師經常寫一些非常有深度的文章,于是我也開始學習,開始寫。剛開始寫在朋友圈,慢慢的一天一篇的發(fā)到朋友圈,簡書。今天朋友推薦我可以發(fā)到《今日頭條》,于是我慢慢的學習到了,并且做到了。目前已經12萬字。
2.我從余額寶出世,我才第一次接觸理財。于是我開始了理財學習之路,我看了無數(shù)的文章,實踐了無數(shù)個理財產品以及方式。余額寶剛出世,我一下子投入進去60萬,那個時候一天120元,真的爽歪歪。后來貨幣基金,p2p,萬能險,指數(shù)基金,一直在學習,一直在實踐。雖然理財學習時間短,粗略估計,這幾年理財收益快10萬了吧,雖然錢不多,畢竟是錢生的錢。
不管什么樣的老師講課,結果都會有兩種。
一種是聽聽而已,一種是學以致用。然而真正學以致用的寥寥無幾,這就是:學到了太多的人生道理,卻依然過不好生活。
為什么不用呢?
1.還沒應用,就持懷疑態(tài)度,到底行不行?
2.開始了,試了一段時間,怎么還沒見效?希望速成。
3.不去認真的思考,自己去領悟。一個人的悟性是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根本原因。悟性就是動腦子,去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