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然而這不僅僅是一句俗語。言傳身教你做好了嗎?你是否會把自己的情緒發泄在孩子身上?你是否逼迫他按照你的想法做事?
情緒傳染的蝴蝶效應
一個人在單位被領導訓了一頓,心里很惱火,回家沖妻子發起了脾氣,妻子無來由的被訓,也很生氣,就罵了正在旁邊玩的孩子,孩子也很惱火,就踢了一腳旁邊的狗。
你有沒有也經歷過類似的事情,別人給你的情緒被你轉嫁給孩子?孩子小的時候模仿能力很強,他會看父母的言行來跟著做,如果你總是控制不好情緒,對孩子大吼大叫,那么,他也會用此方法去處理事情。
我家隔壁新搬來了一家,孩子在附近的小學上學,于是一家人搬過來照顧他,這樣他可以走路去上學,方便了很多。但是剛搬來的第一個星期,我就聽見隔壁家長打罵孩子,聲音特別大。剛開始我還在想這孩子到底是有多調皮,因為他們真的做到了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漸漸的我發現他們打孩子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沒寫完作業、沒按時起床、坐了父母不希望坐的地方、碰了媽媽的東西等等,很多都很莫名其妙。他們之間仿佛吵架、打罵、大聲嚷嚷就是溝通。之后慢慢的我又發現,不僅僅是爸爸媽媽沖著孩子大聲嚷嚷,孩子也會先大聲對父母說話,就跟父母對孩子的方式一樣。
你看孩子的模仿能力多強,他本能的復制父母處理事情的方法來處理他遇到的事情。父母的脾氣越大,孩子越頑劣;父母越氣急敗壞,孩子越難管;父母脾氣升級,孩子的壞行為也跟著漸長。愛發脾氣的父母,教育處的孩子容易叛逆、多疑敏感、心理脆弱又好斗。孩子長大后,脾氣也很暴躁、為人苛刻,嚴重的很可能發生性變態、神經病傾向。
控制情緒的方法:
1.數顏色法
這是一位美國心理學家費爾德提出的一種控制情緒的方法。當你不滿某個人或某件事而感到怒不可揭,想要大發脾氣時,如有可能的話,暫停手中的事情,找個沒人的地方,無論是辦公室、臥室、洗手間。環顧四周的景物,然后在心中自言自語:那是一面白色的墻壁;那是一張淺黃色的桌子、那是一把深色的椅子……一直數到十二,大約數三十秒左右。如果你不能立即離開令你生氣的現場,例如正在聽主管領導的批評或父母大人的教誨,那么你也可以就地進行以上練習。
2.運動紓解法
據心理學家溫斯拉夫研究發現,最好的情緒紓解方法之一是運動。因為當人們在沮喪或憤怒時,生理上會產生一些異常現象,這些都可以通過運動方式,如跑步、打球、打拳等方式,使生理恢復原狀。生理得到恢復,情緒也就自然正常。有的公司就是利用這一方法來消除職工的不滿情緒的。如某公司專門安排了一個房間,在房間里放著公司高級主管的人體模型,當職工對高級主管不滿時,就可以在此房間對這高級主管,大罵一頓或拳打腳踢一陣,發泄完了,心理就感到平衡了,再回到崗位繼續工作。這就是運動紓解情緒法。
3.情緒日記法
情緒日記不是一般的日記,記的是每天自我情緒的情況,即每天發生了什么事,我有什么感覺,甚至一些微笑的感覺也要記錄在案。這是心理學家們對控制遲鈍型情緒的建議。
4.暗示調節法
自我暗示是改變自己情緒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基本的做法是自己給自己輸送積極信號,一次來調整自己的心態,改變自己的情緒。
5.音樂舒緩法
音樂具有強烈的情緒感染力,對于部分人而言,心情不佳時,聽上一曲自己最喜歡的音樂,沮喪的情緒就會煙消云散。
6.投入興趣法
此方法和音樂舒緩法類似,當你心情不好時,做你喜歡的事情,比如跑步、畫畫、彈琴、唱歌等。當你的注意力不再專注于你氣憤的那件事,自然就沒那么生氣了。
“沒事少玩點游戲,少上點網,多看看書”這是很多家長都會說的話,包括我的家長,在我大學畢業兩年后還在問我:你看書沒?
讀書的好處眾所周知:不僅可以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提高思維等,我在這里想問三個問題:
1.你的家里有書架嗎?
2.書架上擺滿100本書了嗎?
3.你會在晚上看半小時到一小時的書嗎?
一個良好的環境對于讓孩子愛上閱讀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但是有多少家庭有這樣的環境,試著換位思考一下,你都不愛看書,你憑什么逼著孩子看書?
有一陣子一組漫畫風靡朋友圈,我講述下大致情形:家里的人吃過飯很自然的躺在沙發上看一段時間電視,爸爸窩在沙發里看手機,孩子吵著要看動畫片,這一度讓女主人很著急。一個機智的想法改變了這種情況。她把沙發后面的背景墻換成了書架,一片墻的書架,里面擺滿了書,下面的幾層擺上孩子的繪本、故事書等,沙發也換成了小型的,也不再對著電視。就是這個簡單的舉動改變了整個家,吃過飯后孩子就跑到書架底下做手工、畫畫、看故事書,爸爸也不再窩在沙發上看手機,而是翻看書架上的書。一家人都愛上了閱讀。
閱讀的好處有很多,既然你都知道,為什么你不試試看呢?要想讓孩子成為你心目中的樣子,那么,你先打個樣,讓孩子和你一起成為你想要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