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開卷有益__昔時賢文,誨汝諄諄,集韻增廣,多見多聞,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
桂仙媽媽:親愛的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桂仙媽媽。
今天我要給大家講增廣賢文里的開篇幾句話:昔時賢文,誨汝諄諄,集韻增廣,多見多聞。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
桂仙:好深奧呀!這些話是什么意思呢?
桂仙媽媽:這是(增廣賢文)開篇的第一段話,意思是說,中國古代的圣賢給我們留下了非常優秀的文化典籍,看書里的內容就像他們在面對面耐心地教育我們一樣。
現在我們按照韻律把圣賢的話編排成一本書,學習這些內容可以讓我們增長知識、開闊眼界。
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我們今天面臨的很多問題是可以從古代發生過的事情里頭找到答案的。學習研究過去的知識對我們今天很有幫助。
比如說昔日賢文,誨汝諄諄,集韻增廣,多見多聞這兩句話,就有一個故事名叫“宋太宗開卷有益”。
開卷有益的意思是,打開一本書讀了之后從中得到收獲。
這個故事講的是宋朝初年宋太宗命學者李昉(fang第三聲)帶人編寫一本叫《太平御覽》的書。
六年后這本書編完了。
宋太宗聽說書編好了,決心要看完這部書,每天認真看三卷。
宰相一聽著急地說:〝每天讀三卷?皇上太辛苦了,您每天要處理那么多國家大事,可不能累壞身體呀!〞
宋太宗微微一笑,耐心的對宰相說:〝你不用擔心,我能從書里找到好多樂趣,多看書總是有好處的。只要一打開書,我自然會找到其中的有益之處,而且讀書的時候我一點都感覺不到累,況且我是一國之君更要起帶頭作用啊!”后來宋太宗只用了一年時間就看完了一千卷的《太平御覽》。
因為皇上勤奮好學,所以在宋朝初期,社會風氣崇尚讀書學習,人們特別尊重有知識有文化的人。
現在我再另外講一個“孔子向老子求教”的故事,這個故事很好的解釋了: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這句話里包含的意思。
老子和孔子都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老子比孔子大20歲。
孔子非常敬重老子,經常登門請教。
有一次,他倆談起了古代文人,老子很有感觸地說:〝人活在世上,時間是很短促的,我們之前的圣賢們寫了那么多書,留下了那么多好的學問,他們的精神和思想對后世的人來說,真是一種難得的寶貴財富,我們應該多加利用,思考。沒有前人的經驗指導就不會有現在我們的感想和看法呀”!孔子聽了深表贊同。
后來老子寫出了《道德經》,而孔子的弟子們寫出了《論語》。
這二本書和另一本《周易》被后世稱為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著作。
小朋友們,從“宋太宗開卷有益”的故事和“孔子向老子求教”的故事里面,我們應該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善于學習的道理。
桂仙:我聽明白了,媽媽,昔日賢文,諄諄教誨,集韻增廣,多見多聞,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的意思就是,用古人的智慧編成了一本教育我們少年兒童增長見聞的書,我們要善于觀察身邊的事物,要善于學習文化知識。
桂仙媽媽:桂仙理解的很好,媽媽給你一個贊。好了,桂仙媽媽今天就講到這里,各位親愛的小朋友們,明天再給大家講增廣賢文的另外一句話:責人之心責己,恕人之心恕己。
桂仙:那我們明天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