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聽說過這個故事,也了解到黑人模特華莉絲·迪里遭受的磨難,以及舊惡習俗割禮。但是看完電影后還是相當的震撼,那些無意中展現出來的細節,帶給人一陣陣的心悸。
電影根據出生在索馬里的黑人模特華莉絲·迪里的自傳暢銷書改編。華莉絲從索馬里沙漠中走出到成為世界頂級名模,是一個勇于反抗壓迫的斗士,她生命中所體現的那種非凡勇氣會激勵我們每一個人去面對意想不到的困境。那是很難想象在生活里遇見的、美麗的黑色的臉……
她在索馬里沙漠里出生。四歲時就被父親的朋友奸淫。五歲時被迫接受了數年前已經奪去她親姐姐生命的女性割禮。十二歲時為了五頭駱駝被父親嫁給六十歲的老叟,赤腳逃婚在沙漠中差點成了獅子口中的食物,跋涉所留下的深度傷痕嚇壞了后來的同臺模特們。18歲的時候還不會說英語……
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去倫敦做傭人,留在倫敦,被發現,拍照片,成為一名很紅的模特。她最有名的是把自己5歲時曾受割禮的慘痛經歷公之與眾,希望能有更多的非洲女人不再受這種酷刑。38歲時他成為聯合國反對割禮的代言人。
如果不是她在那一夜鼓起勇氣逃婚,如果不是在命懸一刻的時候遇到路過的車,如果不是偶然的機遇去了倫敦,如果不是遇到心地善良的那個白人女孩,如果不是在餐館遇到著名攝影師慧眼識金……如果沒有生命中那么多不是,生命或許走向另外一個方向,但命運是最不能說也許,眾多看似不可能的節點鋪就成她現在的路。她本身的遭遇也遠比電影更為曲折,電影過濾掉童年很多悲慘的遭遇,把重點放在了倫敦,那時她已經慢慢走在成功的路上了,可每當畫面切回非洲她的家鄉,仍是深深被觸動,家鄉不僅貧困,而且常年戰亂,女性被當成性奴隸以及生育的工具。最觸目驚心的就是,她媽帶著她去施行割禮的那段場景,除了震驚,更多的是憤怒。她說,前一晚她還不知道為什么多分給了她碗飯,第二天一大早,她被她媽牽著前往一片荒蕪的亂石堆,遠遠看著一個婦女走過來,在一塊稍微平坦一點石頭上,讓她媽抓著她雙腿,施行割禮,普通的刀片,隨處折下來的樹刺進行縫合,撕心裂肺的哭聲痛徹天地,血流了一大片,能活下來已是萬幸。她平靜的講述著,仿佛是在講述別人的故事,而旁邊采訪她的記者已經哭得不成形。這樣的舊惡俗直到現在還存在著,在那些人看來,女孩要是不施行割禮是不純潔,不干凈的,多么可怕的想法。
現在,對非洲的經濟救治也非常多,在我看來,救人更重要的是救心,只有從思想根部進行救治,扭轉那些固化的、落后的思想,向現代文明看齊,激發他們本身的自救能力,或許能更快的過上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