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框架
1.你想要什么?
2.你怎樣能得到它?
3.有哪些可利用的資源?
問題框架
1.出了什么問題?
2.為什么會是問題?
3.什么原因導致的?
4.是誰的過錯?
回應術1.問題框架轉為結果框架
2.從失敗框架轉為結果框架
3.從不可能框架轉向就像框架
改變框架大小
單從我們自己的渴望和期望來看疼痛難忍的事在與他人痛苦相比時,可能變得幾乎不起眼
幾年以后,用一生的長遠眼光來看,同樣的事情可能根本微不足道
情景換框
青春期兒子經常和學校里人打架
情境換框
你的兒子能在妹妹上學路上被人騷擾時保護她,那不是很好嗎?
這位母親能夠認識到兒子行為再某些情境下是有用的,便可以用更建設性的方式做出回應,而不是只覺得憤怒和羞愧
意義換框
青春期的男孩
父親總是反對她對未來的任何計劃
有一位父親試圖保護你免于任何傷害和失望,這不是很好嗎?
我打賭,沒有多少父親會這么關心他們的孩子
這個讓年輕人很吃驚,它從來沒有想到父親批評背后有很正面的目的
批評家,他所用的是問題框架或失敗框架,夢想家用的是就像框架,現實主義者則以結果框架和反饋框架來行動
批評家的主要問題:愛用總結試判斷來下定論,比如這個企劃代價太高
那個想法不可能實現
這個計劃不現實
這個項目太費力了
批評家經常導致兩極化,如果誰不同意批評家的話,便無法協調,最終會有沖突
批評像其他行為一樣,也有正面意圖。
有效能的批評家會分析所建議的計劃或途徑,以便找出哪里會出差錯,應當避免什么。批評家以考慮如果問題發生會怎樣的方式,找出失誤所在
一旦發現了批評所蘊含的正面意圖并用正面言語來陳述,批評變為了詢問
這太費力的抱怨,轉為,你怎樣讓它更容易施行?
顯然這些詢問與批評的意圖相同具有建設性
批評是本體論陳述,斷言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如何試提問則導向認識論探索,檢驗你從何得知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為幫別人成為建設性的批評家或者顧問
1.找出批評背后的正面意圖
2.確保正面陳述了正面意圖架構
3.將批評變為詢問,特別是如何試提問
太貴(問題框架)~~~物有所值(結果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