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整理老照片翻到了小蛙絕育時候的樣子,就來寫寫。那段時間是我最焦慮無助,卻又必須堅持的時候。今天寫寫,和大家分享一下。
1.絕育前
我家小蛙是只美短小公貓,活潑好動,對我有依賴,又性格獨立。去年8月份帶他做絕育。在這之前,經歷了長達半年的思想斗爭??梢哉f,從養小蛙開始,我就在考慮是否做絕育手術的問題。
很多見過小蛙的人,包括我的朋友、體檢的醫生,都覺得小蛙的體型和性格,都特別好。小蛙體型大,健碩,跳躍起來可以平地起跳1米8,后腿特別有力量。我有個朋友有一次摸著他的后腿,還給我說,好像我們吃的烤羊腿啊...現在很多貓貓,都是寵物屬性為主,很多生物本能都退化了,但是小蛙不是,他很喜歡在家找老鼠大小的東西,然后再家里叼著跑來跑去。性格上,非常喜歡人,家里來人之后,也并不躲閃,和大家打成一片,一副成熟老干部的作風。
我查了很多資料,也咨詢了朋友,做絕育手術,對減少小蛙同學年長之后的疾病風險有好處。但是我很害怕絕育之后,激素水平改變,小蛙的性格會變化,變得不愛動,蔫蔫的,不喜人,可怎么辦。最后權衡利弊,糾結了大半年,還是確定去做絕育。
當時的想法就是,難過糾結我來承受,后果我來背,對你未來好就行。
2.絕育那天
和人換班換出了周五下午休,連著周六日,正好有了兩天班的時間。周五下午帶小蛙去做絕育。交給護士姐姐,然后帶進手術室,我和幾個焦慮的麻麻們守在外面的格子間,等著寶寶出來。
從進去到出來,或許都不過二十分鐘,但是真的感覺度日如年。小蛙被抱出來之后,護士姐姐對我說,小蛙可能對麻藥比較敏感,還沒醒,讓我守著他再等等。據說等五分鐘就差不多了,我足足等了十五分鐘,他就虛弱得躺在小格子間里,沒反應,像是睡去了,又像是死去了,那十五分鐘,我想了很多很多,想到了十幾年后,終究有一天小蛙就會這么睡著,然后離開我。當時真的恨不得在醫院里就哭起來。
中途小蛙動了一下,伸了伸腿,我以為他會醒來,結果還是沒醒。護士姐姐跑過來看了他兩次,讓我再等等,別心急,別害怕。我是喜怒形于色的人,估計護士姐姐也看出來了我的焦慮和恐懼,所以特地跑來安慰我。
等了大概15-20分鐘,小蛙終于麻藥過勁兒,醒了過來,眼睛開始有神,然后看了我一下,就掙扎著要爬起來,一點虛弱的感覺都沒有,我那叫一個心疼啊。這時候隔壁正好來了一只小母貓,剛剛做完手術,比小蛙大一個月,但是個頭特別小,瘦瘦小小得,看上去特別可憐。小蛙同學立刻掙扎著想要爬起來,爬過去看小母貓,一副小色鬼的樣子,我當時就笑了,緊繃的神經一下子就放松了。
3.絕育之后--舔毛問題
做完絕育是要帶伊麗莎白圈的,防止貓貓舔傷口,避免感染。
不得不說,小蛙同學就是上天派來折磨我的小妖精,別的貓貓帶伊麗莎白圈,完全OK。小蛙同學帶上之后,可以用30秒摘下來。他發明了一種方法,就是帶著圈圈去沙發下面蹭,沙發下面和地板之間的距離,正好可以把圈卡住,往前拱一拱,往后挪一挪,兩個回合下來,伊麗莎白全就開了。開了之后小娃就可以去舔傷口。
絕育之后還存在另一個問題。
絕育手術,是一個打擊,是個特別大的應激。而貓是需要每天舔毛的,如果你不讓他舔,對過去生活習慣的改變,這又是個應激原,會讓貓貓焦慮。而舔毛,就是一種應對焦慮的方法。帶上伊麗莎白圈,雖然可以避免貓貓舔傷口,同時也阻止了他舔自己爪子、胸背上的毛。權衡利弊,我決定還是給他把圈摘了。
摘圈之后,小蛙能感覺更自在,和過去的變化性更小,更好適應。那他舔傷口的時候該如何解決呢?
我就一直盯著他。他舔毛時候我就盯著他,舔身體其他的毛,我就不管;如果舔傷口的毛,我就用手擋一下,把他引導到旁邊去,或者干脆擋著不讓舔。
天天盯著他,真的特別累,整個人的精神都是高度緊繃的,累、緊張、焦慮,可是又不能休息。只能等小蛙睡著之后,我才敢睡覺。可如果我睡著了之后,小蛙醒來舔傷口怎么辦?我就用一個帶子,把我的手和小蛙的腿綁在了一起,只要他醒來,我就會被弄醒,再繼續盯著他。
如此過了三天。做絕育手術那幾天,兩天半的假期,睡覺沒有連續超過4小時的。疲憊得很。
4.絕育之后--一個故事
剛剛做完手術回家,小蛙一點病號的自覺性都沒有,依然是在家里跑來跑去得鬧,我只好組織他,拿著逗貓棒和他在床上玩。畢竟剛剛做完手術,不知道是麻藥的原因,還是傷口疼的緣故,有一次我整個他玩著,小蛙就躺倒床上,眼睛翻了過去。
我忍了一天的恐懼立刻就引爆了。我抓著小蛙,一直晃,拼命得喊他,看著他眼睛翻過去,完全無神,我真的嚇壞了。那一瞬間,就是我這半年來最無助的時候,雖然僅僅幾秒鐘,現在想想也依然覺得難受。而幾秒鐘之后,小蛙的眼睛就回了神,一副“WTF”的表情看著我。我才反應過來,他只是太累睡著了。
然后擦著眼淚笑嘻嘻得對小蛙說對不起。
5.殘忍的貓媽
很多人說,看我養貓,就像養娃一樣。其實對我來說,養娃和養蛙,并沒什么區別。都是要去承擔一個生命,想去盡全力為他好,想去承擔和成就一個生命。提供他所需要的,促進他的成長。在這個過程中,因為看長遠,難免要做出一些艱難的抉擇,比如是否做絕育手術。
我當時很明確的是,不要問自己快不快樂,只問對貓貓好不好。
我媽說,感覺這樣好殘忍。
我問,到底什么是殘忍?是你感到殘忍?還是真的對貓貓殘忍?如果現在不做,未來看著他生病,是不是更殘忍?為了避免現在的自己感到殘忍,而放棄做手術,對未來生病的貓貓,是不是更大的殘忍?
6.最后
即使手術之后,我也一直緊繃著神經,焦慮著。我擔心兩件事兒,一是小蛙提醒會變胖,二是小蛙性格會變得不那么活潑喜人,變得整日懶洋洋。
對于前者,我給他把糧食換成了全肉的主食罐頭,減少貓糧可以減少淀粉攝入,飲食結構更好,也不容易發福,同時每天晚上飯后陪他玩一會兒,減低餐后血糖,減肥,同時提高肌肉比例,提高基礎代謝率。對于后者,性格問題,我沒辦法,只能賭一把。
現在過去了大半年了,可以像大家匯報一下,我家貓現在人稱“貓中吳京”,臉萌萌得,但是身體全都是肌肉,特別有力量,他在準備跳躍的時候,或者踩我的時候,大腿的肌肉緊繃,硬邦邦得,簡直可以改名叫“史泰龍蛙”,一只十足的肌肉男。性格方面,依然是熊孩子一只,活潑好動,天天在家里飆車,平底起跳2米,依然喜歡家里的客人。
我賭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