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死亡,一個大多數(shù)人諱莫如深的詞語,我卻看到一種讓生命綻放的力量。
有天群友分享了個笑話:一人外出旅游。住進酒店發(fā)現(xiàn)房間里可以上網,就給妻子發(fā)了封電郵。卻輸錯郵件地址,郵件發(fā)給了一位剛剛從丈夫的葬禮上返回的寡婦。
寡婦讀完這封電郵,昏了過去。兒子沖進房間,發(fā)現(xiàn)電腦屏幕上面寫著:“親愛的妻子,我知道你很驚訝收到我的信。他們這里居然有電腦,所以我可以發(fā)送郵件給我最愛的愛人。我剛剛辦理了入住手續(xù)。你和孩子們還好吧?這個地方非常漂亮,一切都很好。但是,我一個人在這兒很寂寞。我真的希望你也能來看看! 我剛才和管事的聯(lián)系了一下,他們會安排你明天過來!我迫不及待地想見到你!愛你的老公
看完電郵,兒子也倒下了。
一個笑話,道出了人們對死亡的恐懼和否定,沒有人喜歡死亡,沒有人愿意主動面對死亡,但如果遭遇不幸,又該如何呢?
電影《遺愿清單》中的愛德華.科爾,一個盛氣凌人、常和王室共進午餐、開醫(yī)院的億萬富翁,忽然遭遇了絕癥,生命只剩下六個月到一年的最后時光,慣于以金錢解決問題的科爾,這次多少張巨額支票也對欠費的生命余額無能為力了。盡管他也會堅強幽默地說,早晨的化療多么芬芳!但是所有能振奮精神的美食在身體里短暫周游便以翻江倒海的嘔吐排出體外,科爾甚至羨慕起心臟病患者,“那些死于心臟病的家伙,運氣可真好啊!”
幸運的是科爾迫于輿論的壓力,不敢給自己住單間,因為他最常說的就是他開的是醫(yī)院,不是療養(yǎng)院,一房兩床,無一例外。藉此,他有幸與做了45年修理工、長于各種類似智力問答知識大比拼、家庭幸福的錢伯斯.卡特成為室友。
兩人無奈觀望著慘受病魔化療折磨的彼此,有一天科爾看到了卡特撕掉的只寫了兩三條的“遺愿清單”,忽然醍醐灌頂,興奮地喊著,我們有事做了。他噴涌而出的一段話也讓卡特動了心:你不是說你的45年都一晃就過去了,現(xiàn)在我們都只有六個月到一年的時間,難道我還應該繼續(xù)開會,工作,假裝我還關心著那些錢?!而你任由身邊人圍著,等你慢慢斷氣,在同情和悲痛的氣氛中慢慢窒息?!
兩個人開始起草和完成一份共同的遺愿清單。做一生中最渴望、曾經無暇或不敢不愿、以為不可能做到的事。
科爾逐漸成為一個溫暖的人,在非洲看到動物大遷徙中的各種動物,他修改了獵一頭獅子的愿望,兩人朝天放著空槍。因愛傷害了女兒多年不來往以后,科爾在女兒和外孫女的家找到了生命的快樂。卡特的妻子對卡特說,他走的時候像個陌生人,而歸來時又是她最親愛的丈夫。
科爾在卡特的告別儀式上悲慟而感恩:“他生命中最后的幾個月,也是我生命中最棒的幾個月,他拯救了我的生活”。科爾在人世間的最后時光可能比一般人畢生的光陰更為充實,因為“他閉上了雙眼,卻敞開了心靈。”
二、等死還是行動,這根本不應該是一個問題!
在海闊天空Tina的《旅行和我》中,有這樣幾段話:
人生走了幾十年有一天忽然發(fā)現(xiàn)我把自己走丟了。?
還沒來得及有更多的思考,猝不及防又被生活撞了一下腰,除了生孩子沒進過醫(yī)院的我忽然被告知可能和開復老師有了共同點,那段日子,我瞞著家人,壓抑著巨大的恐懼,悲傷甚至抑郁,孤單倔強地奔走在醫(yī)院和去醫(yī)院的路上。
幸運地和死神擦肩而過,我給自己補記了一份零零散散的《死亡清單》。欣喜地意識到我還有更多的機會去彌補所有曾發(fā)生的不盡如人意之事,去欣賞所有想欣賞的風景,去體驗每一處向往已久的風土人情,去說想說卻未曾說出口的話,去見想見卻總是無暇相見的人。
?那曾經藏在心里想了又想的夢想,跨越經年的心愿,日漸清晰,跳出腦海,不停在眼前晃。有一天我背起行囊就出發(fā)了,和十九位小伙伴走川藏線去西藏。
科爾曾經質疑卡特,你難道僅憑一趟旅行就想改變我的人生嗎?的確,一個人,一件事,一段經歷,很有可能就此改變我們的人生軌跡。我,與死亡擦肩而過,和19個小伙伴走川藏線進藏,然后,睜著眼睛,敞開了心靈。
我懷著對這世界的感恩之心重新?lián)肀澜纾换ㄒ徊菀荒径寄軒Ыo我擁抱生命的欣喜,每一段親人的相伴,每一次陌生人的相遇、微笑,每一份良師益友的幫助與指導,每一件平常不過的小事……都讓我常懷感激之心,得到對生命的感悟。
我的性情變得更柔和包容;對所有萬分感恩珍惜;說想說的話,做想做的事,見想見的人,更尊從自己的內心;對向往目標更清晰而有行動力。我創(chuàng)建了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寫下了數(shù)十篇原創(chuàng)作品,部分被一些優(yōu)秀期刊發(fā)表,我開始了隨心旅行,變成一個滿世界行走,邊走邊看邊寫的真性情女子,人生已走過幾十年,但現(xiàn)在才正是我最美的年華,我把對生命的崇敬與感激回饋給生活,回饋給每一個相識或不相識的陌生人。生活每天都是新的,充實而美好。
三、我們都是剩半條命的人,我們要開心快樂好好活。
前兩周我在烏魯木齊跟隨當?shù)貝酆猛讲降呐笥讶ツ仙嚼匣喜梢扒鄄耍乙贿M山就說不出的開心自在,興奮地在前面跑來跑去,一會兒去和一家剛搬進山的哈薩克朋友聊天,一會兒又去觀察大草坪上的牛兒吸塵器一樣呼呼呼地吃草,一會兒跟著九哥在山石峭壁底下拍他指給我的貝母,野薄荷,野蔥,野蒜等各種寶貝,一會兒跟著嶺嶺觀察什么樣的環(huán)境有可能長蘑菇,一會兒拍拍老樹樁和旱獺洞,竟沒注意有一雙熱心的眼睛幫我用相機記錄了快樂瞬間。
該轉的都轉了個遍,我開始小心翼翼攀在半山腰采野芹菜,站穩(wěn)腳,調整好姿勢,絲毫不敢分神,專心致志拔菜。兩個中氣十足的快樂女聲卻任性地鉆進我的耳朵,“對,咱就開開心心地活,越開心越健康,想明白了,咱們可都是剩半條命的人……”
原來這兩位朋友一位是乳腺癌術后六年,另一位曾經清宮大出血全身只剩6克血,現(xiàn)在卻山中矯健漫步,紅光滿面,聲傳百米。其中一位,就是前面提到的那雙熱心的眼睛。
世人惟愿健康長壽,但不幸抱恙,依然能夠坦然面對,不只關注放大缺陷,當你的情感,個性,與環(huán)境有了一個良性的互動,相信生命會重新建立一個嶄新的秩序,報你以歌。
四、我們愛雪山,雪山就是我們最后最好的歸宿。
結識了一些愛戶外運動登山的朋友,其中不乏讓世界為之自豪的登山英雄。當我一翻開《天上之山》(王鐵男登山探險筆記)就被作者用生命登山驚心動魄的經歷,感動震撼,便再也放不下這本書,這群人。時值三月,我在深圳,正準備晚些時候來新疆,鐵男兄說,他四月要去攀登珠穆朗瑪峰,五月底才回到烏魯木齊,希望不會錯過。
一個滿身傷痛,數(shù)次被醫(yī)生斷言不能再登山,已經把最好的年華都獻給了登山運動,滿載榮譽的新疆漢子,高齡的老媽媽,溫柔美麗的妻子,同樣愛登山的兒子,全家在心疼不忍之后又義無反顧地支持鐵男兄出征,再煎熬地盼他平安歸來。
2018.5.14.10:40,幾乎所有的平臺網絡都在報道,中國69歲的無腿老人夏伯渝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這是在他戰(zhàn)勝了淋巴癌之后對珠穆朗瑪峰的第五次攀登。值得一提的是在第四次攀登時他距頂峰僅僅94米,面對能見度不到一米的惡劣環(huán)境,考慮到五位年輕的只有20幾歲的夏爾巴的生命安全,他,放棄登頂。
2018.5.16.8:08,王鐵男作為首登博格達峰的中國人,用生命與死亡舞蹈,再拼了二十年,終于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站在了世界之巔!
群友冰川之水自謙地說,自己屬于野爬偷登,身邊遍地雪山,喜歡哪座登哪座,幾乎每周一座4000米+的高山。我問他遇到過危險嗎?他說雪崩三個同伴沒了,自己也在崗什卡雪山滑墜差一點掛了,后面跟了三個笑哭的表情。面對死亡,談到死亡,竟是這樣的云淡風輕。
他說,既然選擇了一件事,就要在享受這件事帶來榮耀的同時,坦然面對它可能帶來的失敗乃至生命的逝去,我們愛雪山,雪山就是我們最后最好的歸宿。
這話說得忒壯烈,氣吞萬里如虎。
五、怕死是因為沒好好活
《直視驕陽》一書中有提到弗蘭克在二戰(zhàn)期間集中營里被選擇是留下勞動,還是直接進焚燒爐,弗蘭克竭盡所能地站直,讓自己看起來精神些,為自己贏得了生機。在他后來的生命中他一直激勵自己,讓自己每天都有用,活著有意義。
而《溫暖消逝》中也提到,你這輩子不是按你的愿景來活,沒有活出你想要的樣子,你的死亡焦慮就會大。
中國缺少死亡教育,通常大家都有意回避談論死亡話題,有時不小心帶個死字,都要呸呸呸,摸木頭之類的,去去晦氣,遇到患惡疾的朋友,不敢主動聊及他的病情,即便形容枯槁行將就木也不敢問及身后之事,恐被人詬病不會說話。人們恐懼死亡,無論這死亡是誰的。而實際上,所謂怕死,是因為未曾好好活過,有太多的遺憾、未知、和不甘。
六、死亡讓生命熠熠生輝,向死而生,活在當下
”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
死亡,是生活的一部分,生命伊始,便遠遠地客觀存在著,每天都會離它更近些,沒被死亡威脅過,也許無法確切體會生命的珍貴。人知生而有涯,有機會實現(xiàn)自我,彌補不足和遺憾,也未嘗不是一件幸事。
被死亡虎視眈眈之際,愿我們都有勇氣說:我這一輩子,愛我所愛,做我所喜,助人所需,于己于家于社會有益,活得值!
死亡是開啟生命之門的鑰匙,死亡不是結束,生活會繼續(xù),生命會延續(xù),人活一世,若有人以你為鏡,從他們身上便能看到你人生的意義,每個人都該具備向死而生,活在當下的生活智慧,和時間賽跑,留給兒孫一些看得見或看不見的東西,讓生命永遠不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