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韻堯山

? 暮春四月,休息日無事,就決定去爬堯山。雖是暮春,早上還是有些微冷。坐車來到堯山的大牌坊前,下車以后看著這個牌坊,忽的就憶起了老師曾和我說的一個故事,30年前這里有一個被成為范半仙的中年人和妻子一起生活在這里,范半仙在當時是這里唯一的“導游,”這里的一草一木他都了然于胸。有他帶領游堯山,看到的就不止是蒼山綠水,蔥木頑石,而是一個動態的山水風景,一卷堯山歷史。我左顧右盼,想看到一位眼睛中對堯山滿含感情的老人,也想聽一聽這里一草一木的故事,不過卻沒有看到,多少有些遺憾,當然這也在情理之中,也許這位半仙被自己的孩子接走去享天倫之樂。

? 堯山又名石人山,因石人與“死人”音相近,聽著感覺多不吉利,遂改名。它是位于伏牛山的東段,據說這里是堯的后裔劉累立“堯祠”紀念先祖的地方,這里是劉姓的發源地。我想名字為堯山也有這方面的因素吧。

? 我不是考古學家,堯山的淵源我是不敢寫的,我也不是范半仙,對這里的一草一木都知根知底,我只是單純的喜歡這安然的山,悠然的景而已。

? 在山門附近有許多商鋪,在這里買東西還是比較劃算的,畢竟要爬山,多買些水,零食還是很需要的,進山門順著山道往前走,除了能看到不同種類的樹木郁郁蔥蔥,還能看到各種形態各異的石頭,可惜我認識的植物太少,只是感覺這些樹木參差相間,獨有一番趣味,最先看到的是一個廢棄的廟,懷著好奇心就走了進去,剛進去就看到一個泥塑的龍隨意的在地上躺著,里面的房子都是磚瓦建筑,也都破敗不堪,一路往上,有一個大點的房子,進去以后很昏暗,陽光是照射不進來的,隨意看了兩眼,沒有看到什么值得注意的東西,就匆匆走出來,接著往上走,走著走著就沒有了路,想直接自己開辟出來一條路,不過看到前面的人又返回來了,我就放棄了想法,悠悠的返回。

? 有山的地方當然有水才能相映成趣,我自己是很喜歡玩水的,看到水我就不想走了,走下山路,來到潭水邊,看著這個小小的瀑布,撩一撩水,也是挺開心的,懷著愉悅的心情繼續走著,終于看到了最大的九曲瀑布,水汽氤氳,撲面而來,走在水里的石臺上感覺飄飄欲成仙,綠水青山,在這里才感覺真正置身于山中,一種空靈幽靜之感。

? 我覺得游玩爬山,上山的時候就應該一步一步的走著,每一步的景都是不同的,走著看著,心中的喜悅之情是無法描述的,去通天門,這里有一個挺陡的臺階,腿也有些累了,不過還是一口氣就爬了上去,往下看,感覺也是一種別樣的風情。

? 爬山的時候我感覺自己還是選了一個比較好的節氣,畢竟不是太熱,也不是太冷。既然來了堯山,就想著登頂,不登山頂非好漢,自己激勵著自己,讓感覺累的自己,一直堅持著往上走,快到山頂的時候,看到了一些沒有消融的雪,心里著實歡喜,我站在哪里看了好一會雪,好像去收集一些,最后我還是忍住了,也許別人也和我一樣在暮春看到雪也是一樣的歡喜,我又怎么能夠獨享這一份歡樂呢。

? 快到山頂的路上是很涼爽的,讓我想到了一句話,山有四時之景,我的理解就是此刻的山就有四時之景。踏步玉皇頂,沒有樹木遮擋,感覺到了夏季的來臨,坐在最高的石頭上,貪婪的欣賞著山景。

? 休息了一會,就開始下山了,走的是棧道,我有點恐高,不過棧橋是固定的也就沒有那么讓我害怕,看到下面的雪好像活了一樣,要奔騰而去,無奈卻被禁錮在峽谷,下山走的是山間小路,不知不覺間迷了路,也沒有什么擔心的,一個人慢慢的走著,沒有旁人的打擾,感覺更好了。

? 兜兜轉轉走到了滑道哪里,一直也沒有體驗過,心血來潮,也想好好玩一下,就順著滑道飛了下來,感覺是挺爽的,如果不是感覺太累,我是無論如何都要走上去再滑下來一次的。

? 上山容易下山難,對于我來說,好像剛好是相反,上山花了五六個小時,下山一個多小時就走下了山。

? 坐車離開的時候,我是心滿意足的,回首望著堯山,思索著下一次秋天最美的時候再來一次,踏春過了,踏秋也就不遠了。

?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我不知道您怎么看我們,但我知道您不喜歡我們,知道您甚至不記得我們。只是請不要用您的話語去踐踏我們的尊嚴!來學校我們...
    二二揚閱讀 4,574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