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隨著發展經濟的號角不斷吹響,商業化的氣氛也愈加濃厚,這種滲透開始從外在環境的蔓延深入到人的品性和靈魂。
? ? 萬物皆有價值,在經濟學里衡量價值的顯性標準刻度就是價格,萬物似乎逃脫不了等價交換,甚至連生命都可以被標上價格,所以很多人感嘆這是一個物化的社會。看到這一幕幕畫面越來越清晰地發生在身邊,感覺到環境的冰冷,那感覺就像一塊紅彤彤的碳火突然墜入冰冷的水,刺骨的嚴寒瞬間冰封住。這種感觸如此真切,越是深陷其中越令人明白現實且骨感的生活百態。
? ? 元宵節那天,家里的舅娘說是要我們表親幾個給表弟張羅一下,介紹一個女朋友。父親是個熱心腸,平時快人快語,幫助別人從來不會猶豫。有一戶人家似乎還不錯,聽父親一直對這家女兒贊不絕口,覺得年齡和人品都非常合適。雖然沒有我們所認為的高學歷,但是踏實靠自己的勞動生活,也不是那種心思復雜的人,非常善良溫婉。沒想到,還沒等見面,只是初步了解一下情況,表弟就打了退堂鼓。我們心照不宣,知道這并不是他的理想型。
? ? 穩定的工作,匹配的學歷成為了社會上衡量一個人的標簽,就好像一顆被世俗框定了的大白菜。好像只有被搬上超市貨架才算上乘之作,而在菜市場銷售的白菜就挑不出拔尖的來。又或者,只是因為被貼牌的白菜能夠賣得個好價錢,但是真正知其要義的人,會一大早趕往菜場,購買那新鮮的蔬菜,看到其中的營養價值。
? ? 社會的現實令人已經無法靜下心來感受真實的美好,大家都在肉體的安逸里沉淪,如履薄冰地在這個未知的社會里尋找著確定性。即使是對于“愛情”也被輕易地轉化為婚姻同盟者,最顯而易見的就是經濟利益的匹配度。
? ? 我們過分信仰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甚至被“貧賤夫妻百事哀”的古話所制約。似乎只要經濟問題解決,其他所有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人心已經被這個物化的社會浸染,情感已經在心底激不起波瀾。有人說,這是人老了。我卻緊張著,人的心枯竭了。當今社會,人的大腦越來越精明;而人的心越老越走向麻木冰冷。
? ? 在這個虛浮的社會,愛情太昂貴,因為它需要走心。如果有一個人偶然出現,能喚醒你枯竭的心,你會堅定地選擇情感匹配還是放下自己的情感選擇向經濟利益匹配的盟友投降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