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住在哪里,哪里就成了我們家聚會的地方。
婆婆在姑子家里住了好幾年,我們每次聚會都是在姑子那邊。清明節放假前一天,婆婆住回了我們這邊,從此,我們這里成了我們一大家人聚會的地方。
清明節前一天,姑子姑爺陪著婆婆回到我們這邊了,那幾天放假,家里也很熱鬧的,我們除了出去掃墓,也幾乎都是在陪伴婆婆,上班后,老公怕婆婆不習慣,中午也是隔天回來一趟,搞的自己很累,但是他卻樂此不疲的。
這個周末也來的很快,只上了三天班就又到了周末,家里又熱鬧了,姑子姑爺他們又過來陪伴婆婆了,周六上午,大哥也抽時間過來了一趟,帶來了我們大家都愛吃的燒麥和湯包,還給了我女兒過生日的禮金。他馬上要趕回去,嫂子出差在返回的路上了,下午,嫂子又要回單位上班,所以,只呆一會兒就走了。他過來看看婆婆,與大家聚一聚心里也就踏實了。
這幾天家里一直很熱鬧的,沒有時間靜下心來寫文字了,不過,自己本子上面的隨筆日記還是每天不斷的在堅持著,雖然,沒有好的文筆,但是我每天還是堅持寫一些自己覺得可寫的東西,也算是自己沒有退縮,執著的堅持了下來,清潔衛生還是風雨無阻的每天堅持在做,雖然,看上去都很干凈,我仍然堅持每天在做,不為別的,為的是讓自己養成了一個自律好的習慣。
養成了寫文字的習慣后,有時候一個念頭閃過,覺得是一個很好的素材,當時不方便,沒有記下來,過后回想起來,就沒有那種意境了,現在,我真正理解了寫文字需要一個安靜孤獨的環境。
以前,每天晚飯后,我與女兒各自做著自己的事情,互不打擾,各自沉靜在自己的世界里,等到完成了各自的任務后,再在一起談一談共同關注的話題 。
有時候,我們相互把自己寫好的文字第一時間分享給對方,讓對方給以評價,這樣的時間過得很快,在不知不覺中就到了轉鐘的時間了,連忙催促女兒睡覺。第二天還要早起。
我的睡眠向來都很淺,幾乎都是在轉鐘過了一些時才睡覺的,到點醒來也早已形成了生物鐘,即使鬧鐘不鬧了,我每天也是會在那個點起床的,給女兒弄過早的,不知是早已形成了習慣,還是因為肩負的責任,讓我不管睡得多晚,第二天照樣準時起床給女兒做早餐。
現在,女兒已經高二了,這樣的每天早起還要堅持一年半,我不知道,到了明年高考后,自己沒有了這份早起的責任,一切都歸于輕松后,還能不能堅持早起,若能堅持下來,那就是自己常年形成的生物鐘和自己養成自律的好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