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比特幣,想必大家都已經知道了。但對于區塊鏈(Blockchain)這個概念,真正興起的時間還不長,是在經過了2013年的比特幣風暴洗禮之后,才開始提起它的基礎技術—區塊鏈。
在2015年下半年,區塊鏈技術在中國迎來了它的第一個小高潮。2016年12月,國務院將區塊鏈技術納入“十三五規劃”,至此,算是正式提上了國家戰略高度。經過不斷發展,現在的區塊鏈已經不僅僅是比特幣原教旨主義眼中的區塊鏈了①。
那么,你知道現在的區塊鏈和比特幣究竟有著怎樣的關系嗎?兩者是否可以完全獨立開來各自發展?這就要從區塊鏈的起源說起了。
一 、區塊鏈(Blockchain)的源起
Blockchain一詞在中本聰的比特幣白皮書中其實是并沒有提到的,有的只是chain(鏈),是指比特幣系統里的一個子集。如果將比特幣系統比作一個球形的話,那么一個chain(鏈)就是其中的一個點,無數的點組成了球。
后來,隨著成千上百的山寨幣的出現,人們為了方便定義,便將所有系統抽象出一個新的概念——Blockchain(區塊鏈)。
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原創核心技術, 若沒有發明比特幣,區塊鏈也就不存在了,打個比方,你想發明A(比特幣),但發明A之前必須要有B(區塊鏈)技術的支持,那是不是要先把B發明出來?就是說,如果沒有人發明A,那是不是B也就不存在了?
但從技術層面上來講,二者又是同時產生的,在B產生的那一刻,A也就存在了。
但發展至今,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已經遠遠不止于比特幣。
二、 區塊鏈和比特幣的關系
1.區塊鏈因比特幣而生
比特幣本質上是一種新型的支付手段,與傳統的支付手段相比,它不需要第三方機構的介入,是去中心化的,可以實現用戶與用戶之間點對點的直接交易,省時省力。到這里,肯定有人會問了,這個信任問題要如何解決呢?比如我是買方,你把商品給我寄出了,我不給你錢卻偏要說已經給你錢了怎么辦?又沒有第三方可以裁決。
這個時候,就該我們偉大的區塊鏈出場了。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因比特幣而生,因比特幣而廣為人知。其最大的優點在于解決了交易的信任和安全問題,從而促進了比特幣的可持續性發展。
從比特幣的誕生角度來看,可以說區塊鏈是比特幣的“父親”;從二者后續的發展角度來看,又似成了合作無間的“小伙伴”,互生共榮,缺一不可。
2.比特幣的區塊鏈技術并不等于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的殺手級應用是比特幣,截至2018年1月1日,盡管各種加密貨幣過千種,比特幣依舊占據著市場龍頭老大的位置,也是目前區塊鏈技術最成功、最成熟的應用案例①。
然而,比特幣的區塊鏈是為其量身定制的。我們所說的區塊鏈技術除了應用于比特幣的區塊鏈技術外,還有很多不同形態、體系、用途和規格的技術。
如表1為區塊鏈應用現狀架構圖①(引用自《人人都懂區塊鏈》一書,P186~P187),比特幣僅僅屬于數字貨幣一項。除了比特幣外,就垂直領域來說,區塊鏈技術還可運用于金融、娛樂、供應鏈、醫療、法律、能源、公益、社交等領域,其應用范圍不可謂不廣。
? ? ? ? ? 表1 區塊鏈應用現狀架構分層
注①:羅金海著.人人都懂區塊鏈[J].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