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我們在小區花園里散步。南國冬日,氣溫依舊二十余度,并無寒意。清風拂面,陽光從樹葉的縫隙間灑落下來,桂花開得正盛,芬芳四溢,小區園子的每一個角落都充盈著馥郁的香氣。
園子中央,池邊的長椅上,坐著一位年輕的媽媽,懷抱著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小寶寶。小寶寶渾身赤裸,趴在媽媽的胸口上,睡得正香。陽光沐浴著小寶寶粉嫩的背脊。年輕媽媽一邊哼著童謠,一邊憐愛地輕撫著寶寶。
我走過去,與寶媽聊了聊。寶媽說,她經常把寶寶脫光了,抱著坐在家里的陽臺上曬太陽,寶寶曬太陽會提高身體免疫力,身體更健康。今天天氣好,干脆到樓下來,讓寶寶接觸一下大自然,聞一聞花香,聽一聽鳥鳴。
這時候,來了一位花白頭發的老太太,一看到這場景,就大聲嚷嚷:你怎么把這么小的孩子光著身子???感冒了怎么辦?發燒了怎么辦?得肺炎了怎么辦?年輕媽媽解釋了,可老太太不聽,繼續叫嚷。
又來了幾個鄰居,也是一個勁地指責年輕媽媽:感冒了怎么辦?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抱出來吹風?
熱心的鄰居還動手拿過衣服來給寶寶后背蓋上。
年輕媽媽拗不過大家的好意,收拾好東西,抱著寶寶回家了。
后來,我在電梯里碰見過幾次年輕媽媽,她說,還是在家里陽臺上開著門窗給寶寶光著曬太陽、吹風,寶寶已經適應了,沒有感冒,沒有生病。只是樓下熱心的大叔大媽太多,不想給大家添堵,不再下樓來了。
過了好長時間,又碰見年輕媽媽,這回帶著寶寶下樓,寶寶已經長大了很多,看上去比同齡的孩子個子更大些,圓圓的臉蛋紅撲撲的,真的像紅紅的大蘋果,非常健康的樣子。見到我,咧開小嘴巴,笑著,咿咿呀呀地,跟我打招呼。
生活當中,有這么一種現象,總有很多人花很多的時間,花很多的精力,試圖去證明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
很多人認為,自己有責任和義務讓別人知道他們的立場、他們的觀點、他們的言論都是錯誤的,這樣做的話,那個被糾錯的人多多少少會感謝他們,或者認為他們至少學到了東西。
其實,我卻認為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
想想吧,自己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別人糾正了自己的某些話、某些行為,然后,你會對他說,謝謝你啊,你證明了我是錯的,你是對的。又或者,有沒有那樣的人,曾經因為你糾正了他的錯誤而感謝你呢?這樣的人,至少我從來沒有碰到過。
實際上,我們所有的人,都不喜歡被別人糾正,我們希望自己能夠被別人尊敬,被別人理解。說話的時候有人傾聽,是一個人內心最強的渴望。那些會傾聽別人的人,是最受人歡迎的,是最受人尊敬的。那些有糾正別人錯誤習慣的人,通常是招人恨的,人們看到了都要躲避不見,或是繞道走開。
要想變得受人歡迎、最起碼不招人討厭,最好的辦法就是要學會傾聽,讓別人感受到自己正確的那種快意。給他們這份榮耀吧。不要去糾正他們。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隨他去吧,允許他們的言論是正確的。生活當中的人,對我們不會有更多的戒心,我們也會發現跟他們在一起的快樂,并且能夠見證到別人的快樂,這比傷別人的自尊心更劃算。
就像那位年輕的媽媽,也許她用的是科學育兒的方法,也許她的孩子已經能夠經得起日沐風吹,她有足夠的自信自己能帶好孩子,外人無需對她指手劃腳。老人有老人的方法,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方法,都是對的,無需指責。
從現在開始,讓別人正確吧,至少讓他們在大部分的時間正確吧。你對,我對,他也對。
肯定別人,別人開心,自己也開心,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