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這一年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年,興許也是我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用“新鮮、學習、成長”這六個字來告訴你如何用工作一年的時間勝過別人工作三年。
新鮮
2016年伊始,我從自己熟悉的機械制造行業轉行去了一個充滿挑戰而又擁有無限新鮮感的行業---互聯網行業。
身邊的朋友說我瘋了,前單位的同事說我有病,除了這些不解,還有很多人拋來了鄙視、不屑、嘲諷。
因為在他們看來,互聯網行業是一個吃青春飯的行業,是一個死得快的行業,你大學學了四年的機械,畢業也是干機械,都快28歲了,有什么資格跟本專業的新人競爭?轉行,就是給自己的人生開啟hard 模式(當然這個hard有兩個意思了)。
是的,沒錯,在入職工作的前半年,我確實有點懷疑自己的選擇了,確實在開始相信他們口中的“hard 模式”。
工作中與我在書中看到的東西太不一樣了,我不缺基礎,但是我缺了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就是互聯網行業技術工作的思維方式。
良好的邏輯能力,優秀的結構化思維方式,興許對于一個合格的理科生而言,這就是他們標配的技能,可是,我并不是一個合格的理科生。
編程,在我的理解下,就是用計算機讀得懂的語言寫出你大腦中所思考的東西,讓計算機去干你想干的事兒,讓計算機去描繪你的整個世界。
所以,作為一門語言,編程就跟寫作文是一個意思。
就是因為這樣簡單的認為,忽視了這門語言寫出來的文章是需要多么強的邏輯能力。
所以,那么問題來了,我需要努力與團隊保持一致的步調,生怕哪天掉隊,于是開啟了“hard”模式,一切社交閑雜活動與我無關,全力迎接我下一階段的成長空間!
我很慶幸我進了一個優秀的團隊,正如大雁南飛一樣,永遠不會丟下一只努力往前飛的小伙伴,前提是你也要足夠努力。
因此,每天努力的付出,致使每天的工作都很新鮮,這與之前的工作完全是兩個不一樣的狀態,我想,這就是我想要的工作。
學習
對生活、工作有了新鮮感,那么持續的學習狀態就是保持新鮮感的最好方式!
可是很遺憾,在我們身邊,能夠持續保持學習狀態的人很少很少,尤其是進入職場已經成為職場老油條的人,他們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的臉上就寫著“迷茫”二字。
于是,持續的學習能力,就是你在職場上實現彎道超車的最佳途徑!
這一年,工作之余,除了參加各種社群培訓,每天還會抽至少兩個小時的時間去研讀專業書籍,截至目前,這樣的狀態已經持續了382天,那么業余時間在專業能力的培養上一年花了至少764小時。
當然,上下班擠公交的時間成為了我培養情商能力的最佳時間,每天上班從家里到公司會花掉近一個小時時間,下班從公司到家會花掉近一個半小時時間。那么平均每天花在上下班途中的時間就是近兩個半小時。我會用這個時間去閱讀一些溝通類、經濟類的書籍,去羅輯思維聽一些比較新潮的思想。現在這個狀態已經持續348天,共計約870小時。
近期正在參加文案訓練營,想起弗蘭克老師說的一句話:不是有希望我們才去堅持,而是我們堅持了才會看到希望!
我就這么傻傻的堅持了一年多,給我帶來最大的變化就是,在工作上逐漸成為團隊中的骨干,在生活中活的更加自信而不迷茫!
成長
一個最簡單的方式來判斷你這一年是否有所成長,那就是你用這一年的狀態來對比上一年的狀態,如果毫無變化,那么很遺憾,你又白白浪費了一年!
正如我在參加工作后的前三年,我身處的環境大約是這樣一個場景,很多人手里拿著一根樹枝,在地上就像孫悟空給唐僧畫一個圈一樣也給自己畫了一個圈,自己絕不向外邁出一步!
這個圈,說明了,就是你的舒適區。一個人在舒適區里待久了,不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會迷失方向,失去激情,失去新鮮感。
我很慶幸,我跳出了這個舒適區,用源源不斷的新鮮感,用持續學習的狀態,充分的有了一個自我認知,在我看來,這一年的成長速度,是我工作前三年都無法比擬的!
最后,我想用一句話來總結,我始終堅信,在今天這個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時代當中,只要你愿意,沒有任何一種力量,可以阻擋你的進步與成長,除非你自己不想要成長!
PS:如果你有什么想法,都可以給我留言哈!我們可以一起學習,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