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已經從毛球回國快兩個月了,毛球的生活對我來說依然如同一場夢一樣。在這么一個如此悠閑慢節奏的小國里,時間總是你察覺不到的時候飛速流逝。
當時鐵了心想去非洲的我為了滿足媽媽擔心我安全的愿望退而求其次選擇了這個小小的島國,初來到這里還是有一點點小失望的。即使去了野生動物園,也最多只有大型食草動物和零星的幾只被關在籠子里的big cat。雖然“狂野”這個特點在這里體現得不完全,但“熱情”這個字眼卻在毛球人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走在路上,會被各種“搭訕”??吹轿覀?,路邊店鋪里的、走著的、騎摩托飛馳而過的,甚至在路上“飆車的”,都會從車窗里探出頭來,說一句蹩腳的“你好”,不會中文的來一句“hello”。
記得一次去超市,購物車是要花15盧比租的,我和小伙伴就盤算著干脆拿購物籃得了,結果那個管理購物車的毛球人直接給了我們一個。小伙伴跟我感嘆說:“有一張外國人的臉真好?。 ?/p>
周四在街上做project的survey,真的被感動到了。在路上急匆匆而過的愿意停下腳步花超過五分鐘站著認真幫我填完這份問卷,逛商場的人也愿意從櫥窗前抬起頭來配合我的調查,甚至有一個老婦人帶著一個孩子剛買完東西回來手里拎著看起來好沉的袋子,我請她幫忙填問卷時她都沒接受我幫忙提袋子,一只手提著它一只手幫我完成了那個問卷。即使每一份調查的問題很多而且較專業,甚至還有問答題,但沒有一個人表現出不耐煩,一筆一劃中全是對異鄉人的溫情。
住在這樣的一個國家,即使一個人走在陌生的街上,也能感受到家的感覺。
最可愛的是兩個當地人,我一個人沿著ocean散步,在路邊買了瓶飲料,可能是因為問了他們一句話,他們就一直從小店跟了過來。他們熱情洋溢地用著幾個超級簡單的單詞以及大量的手語磕磕巴巴地邀請我去他們的船上坐坐。我才知道,他們只會說法語,平時靠著自己的小游艇接客,從ocean上帶游客去想去的地方。他們會的英文單詞可能只有“hello”"thank you""ok"。。。連價格都是用手比劃出來的。我感動于他們如此的熱情,就跟著他們上了游艇。他們竟然放心地讓我開,于是我有了人生中第一次開游艇的經歷。在游艇上的兩個小時,我們一直在聊天,他們也教我怎么開游艇,而這一切,卻是幾乎完全用“手語”完成的,他們說的法語我聽不懂,我說的英語他們能聽懂一部分可是不會說,可是我們之間相處得是那么融洽,以至于我忘記了我們語言不通,甚至忘記了國界,忘記了我們剛認識不久。這次經歷讓我明白,只要心誠,愛在,真的可以四海為家。
還是會有遺憾,比如項目比我預期的水多了,可能是之前被aiesec灌輸了太多“我有能力改變世界、影響他人”這樣的理念,而且team leader也在booklet上將項目說明得太好了,當我到了之后發現,我們的工作并沒有什么實際意義,其實并不能影響他人的時候,簡直失落到絕望。在多方的溝通都泡湯之后,我也學會了接受,既然我改變不了環境,就只能改變自己的心態了吧。
雖然此次旅行的收獲與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樣,項目并未給我帶來什么,我卻從一個多月的異國生活中體味了良多。
我想,更多的,可能是拋去了年少時的天真,不再盲目地相信,而學會了判斷、選擇,并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任。
感謝非洲,讓我有點慶幸生活在亞洲,又有點為我們與世界隔離感到悲哀。
明天,或許還會有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在每一次的旅行中褪一層皮,迎接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