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低矮的廚房里有木頭風箱,拉起來咯吱咯吱地響。記得小時候,院里的那棵歪脖的棗樹,總是被累累果實壓彎了腰。用棍子撐著它的時候,在心里想別倒別倒。用棍子打栆的時候,在心里祈禱快掉快掉。用一口大鍋盛上沙子,丟進花生來回翻炒,爐下的火燃的正旺,吃起來嘎嘣響。出了門,綿延著一條彎曲的土路,晴天時黃沙紛飛,雨天時坑洼泥濘。路的一旁,隔不遠就放著一塊大石頭,腿腳不好的老人成天坐在那里,很大聲的喊我的名字,我跑過去跟她說話,她卻打著茬擺手說聽不見。盛夏的夜晚,常跟姥爺去抓蟬,天太黑,用手在樹上摸,摸不到的時候會失望,摸到的時候嚇的尖叫。等不及蟬蟲蛻變,拔苗助長,卻害它丟了性命,并不知道它為了躥出土地這一刻,整整等了七年。后來,機器嗡嗡的修路,我好奇地趴在圍墻上看。后來,大家都打農藥,蟬蟲也變得越來越少。坐在母親的自行車后座上,她不厭其煩地讓我小心腳,當她再也不說這話的時候,我便長大了,大到她都不愿再載我了。當自行車變成電動車,摩托車,甚至汽車。當很多家庭都撤去電話,換上手機,一晃好多年都過去了,時光匆匆而過……
一步步跨到現在。石子路變成水泥路,很是平整。平房變成樓房,連外面都刷的雪白。汽車隨便停在大街上,見怪不怪。只是,在街角處說笑吵鬧的人們漸漸少了,偶爾有天晚上,她們也在那里聊到很晚,笑聲依舊驚人,像多年前一樣。黃昏的時候,從青藤上摘下黃瓜和豆角,轉身去廚房做菜。黃瓜頂花帶刺,豆角嫩的出水。不管開心與否,晚餐一頓也不落,三菜一湯,偶爾換個花樣。不管酸咸甜淡,都得往桌上端,一家人說笑來嘗。綠豆煮湯,放進大塊的冰糖,盛在碗里,紅彤彤,甜絲絲,是盛夏的福利。
誰家沒空接放了學的孩子,托鄰居給捎一趟。院里韭菜長的甚好,四鄰誰來了看見,不客氣地割一把走。大晚上,誰有不順心的事,敲了門坐下來倒苦水。兩家人為了一點院地,爭的面紅耳赤,不惜抄家伙打一架。門前的二傻子,這么多年,都變老了,也沒討到媳婦。曾經那些稚嫩的小孩子,再見面發現都長那么高了,都正著手備戰中招和高考。從小玩到大的兒時伙伴,有些早已扛起生活的擔,見了面打聲招呼,笑著說起從前。從前的時光很慢,偷偷從家里拿出蘋果,大家一起分享,連回憶都很甜。離家不遠的地方有塊田地,奶奶每天清晨去抜拔草,摘摘豆,悠悠著鍛煉身體。爺爺喜歡與人搓搓麻將,散了場,一群老頭約著喝喝小酒,要是不夠再切盤豬頭肉,幾瓣蒜一根蔥。
跟母親商討,什么時候搬去小區住。這才想起,不久后就要離開這個小村莊了。從小就羨慕那些可以住在小區里的孩子,覺得他們住在高處,能爬那高高的樓梯,能與白云共舞。現在我也正往那所謂的“高處”走,心里卻藏著滿滿的舍不得,一點一點往外涌。我想,可能是因為水往低處流的時候,帶著風,很愜意。
黃昏下的小村莊,盛著成長中的那些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