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清晨,微信收到陳小豆發來的一首音樂——陳奕迅的《好久不見》,我洗漱收拾后,就急匆匆趕往地鐵,忘了回復,但心里隱約覺得,陳小豆肯定是想我了,因為確實好久不見啊……
但是,我一沖進地鐵,開啟一天的忙碌模式之后,便忘了回復她,直到下午下班,才想起來回應她一下,結果她直接微信語音找我聊天,后來還開啟了視頻聊天。的確是好久不見,隔著手機屏幕,我們聊起現狀,憶起曾相互陪伴、一同走過的艱難時光,她說我長好(胖)了,我也是覺得她長圓了,相互打趣,不亦樂乎。
陳小豆是我在武漢工作時認識的老朋友,最后一次見面,是在漢口火車站附近的飯館,她陪我一起等回南京的火車。那時,我已經跳槽到南京,回武漢只是去處理一些遺留事宜,因為對重大改變的不適應、對未來的惶恐和焦慮不安,我狀態極其差勁,經常整夜失眠,身體也出了不小的狀況,慌慌不可終日,甚至懷疑自己的選擇是錯的,起了反悔之心。我完全不知所措,糾結痛苦萬分,會時不時地跟她絮叨,講述心中的種種擔憂和顧慮,陳小豆安慰我說,“既然已經選擇了,就要勇敢走好已選擇的路,不論你什么時候回武漢,都要記得,還有我在……”一句“還有我在”,讓我內心溫暖平靜許久,也讓我更加有決心自我拯救,走出極其糟糕的心理低谷期。
陳小豆是個文藝女青年,很喜歡寫文章,也喜歡到處游玩。記得好像是我的一位入職培訓老師介紹我倆認識的,陳小豆是我老師的同事,老師說她喜歡寫文章,覺得我倆性格相像,跟她提起,她便加了我的QQ。那時,我剛開始工作,很多要好的朋友都已離開武漢,自己一個人平常特別無聊,會時常找陳小豆閑聊,碰巧她也單身,兩人相談甚歡,QQ上聊了很久之后,覺得特別投緣,便相約在2014年的情人節那天到東湖元宵燈會第一次“會晤”,那天,在人潮涌動的東湖大門口,兩個從未見面的人,一眼就認出了彼此。
那一天,我們聊了很多,之后便成了很要好的玩伴兒,相約一起辦了大武漢的旅游年卡,一年多的時光里,我們幾乎玩遍了武漢的大街小巷。一起到湖北省圖書館聽于丹、酈波、易中天等大批名人的講座;一起穿越大半個江城,下班后從漢陽跑到華科東九區教室聽根叔的演講;一起游玩黃鶴樓、古琴臺、長春觀、古德寺、東湖落雁景區,拍一堆堆嘻嘻哈哈的照片;一起坐郵輪夜游長江,欣賞兩岸壯麗的夜景;一起去蛇山腳下的舊房子參加周南讀書會;一起走街串巷,走遍戶部巷和江漢路步行街……至今還記得春日中午暖陽下,跟她一起在公司旁邊學校操場上,天為被、地為席,躺著曬太陽聊近況的愜意;也不會忘記以她原創小說的男主角原型打賭,她輸給我一個大西瓜的驚喜和搞笑……
這一年多里,我們相互陪伴,走過很多很多路,但依舊未能解決困擾各自的難題。她因家園被強拆而特別痛苦和無助,在那段極其艱難的日子,她作為家里獨生女,學會自己堅強,并努力成長為年邁多病父母的強勁后盾;而我,卻因不滿意當初的工作和情感狀態,又沒有膽量和決心去改變而糾結痛苦。帶著這些心理負擔,我們一起游玩的時候,多半并不輕松愉快,總是忍不住會吐槽,然后相互分析,再然后相互打氣、相互鼓勵,頗有一路攙扶的感覺。后來,我決心跳槽,離開武漢。
剛來南京的時候,我狀態極其糟糕,全新的城市,沒有一個熟識可交心的朋友,特別焦慮無助,她時常打電話或通過微信語音陪我聊天,安慰我、鼓勵我,直至我狀態慢慢好轉。時光匆匆,轉眼間已離開武漢2年,那一句“還有我在”一直印刻于心。
回憶這一長串的故事后,她突然鄭重其事地跟我說,“我們相見于微時,你是深淵里的一米陽光??!”
我一陣兒驚喜,趕緊回應,“哇!超喜歡這個評價,其實,你與我也是哦,深淵里的一米陽光,特別是那一句,‘還有我在’,感激涕零啊……”
她說:“互相鼓勵!人生實苦,但請你相信,愛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彌漫,使得穿花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痛苦,有淚可揮,不覺悲涼?!?br>
我問:“原創嗎? 厲害了,我的陳小豆!”
她說:“網上的。”
即便如此,我依然覺得她特別有才情,并始終相信她所分享的,“正是黯淡混濁的過去,才成就了閃閃發光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