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容
通過七種價格組合獲得利潤。第一種是產品線組合,說實話,這個不太懂,應該是指同類產品按不同標準分成不同檔次定價,這樣可以吸引所有顧客?是這意思嗎?
第二類是主產品便宜,副產品貴。這樣做的前提是需要副產品必須是持續消耗品,這樣才能獲得利潤。比如備選品、副產品、互補品。互補品舉的例子是吉列刀架和刀片,可是我怎么覺得這是副產品呢?
捆綁式定價,就是常見的套餐,將兩種不同產品綁成套餐出售。
分部式定價,先收一部分費,等繼續體驗再繼續收費。這個和體驗度有很大關系。另外。
一體式定價,差不多價值的產品放在一起,統一定價,節省顧客選擇成本。
二、聯系
有家快餐店,所有菜品都是10元,別的地方可能要賣十幾二十。就連土豆燒肉也是10元,而且味道和分量都還可以。我總在想她是怎么賺錢的呢?現在看來,老板是采用了一體式定價,也的確吸引了很多顧客。但還是不知道她是怎么賺錢的呢?
是控制成本,還是薄利多銷?
如果我是老板,可能1買些不那么新鮮但還沒壞的的菜,2減少人手,3盡量做快炒的,4量大的菜提前炒好,到時候回鍋翻炒就好。
除了這些還有嗎?暫時沒想到。
捆綁式定價,剛問過一個400電話,一年1500,三年3000。抬高一年的價格,或者用一年價格做錨點,突出三年的便宜。
但我就是覺得不劃算呀。這種定位,如果不在顧客心理預計范圍,只要還有其他選擇,就不會選這個。
所以捆綁式定價,應該是比單價便宜很多,讓人覺得很占很占便宜。
三、運用
公司產品一共就三類,從中再分出高中低檔?好像沒有那么多的顧客?網上價格很透明了,過高過低都不見得有市場。
捆綁式定價,有沒有什么方法,讓他們覺得超便宜?比如一個主產品,只收成本?加個副產品?要核算成本,看下是否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