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思考
9.辨析感悟
反思能力是人類獨有能力之一,但反思的結果不一定有價值,很可能頂多是“感悟”,離“道理”還相差甚遠。并非所有“感悟”都不是“道理”,但確實在更多時候,“個體經驗”往往存在著偏差。分不清楚“感悟”和“道理”是很危險的,不僅誤己還會誤人,好心辦壞事的往往是分不清“感悟”和“道理”的人。
道理應該是普適的,感悟僅只是來自于個人經驗,而且有局限,甚至可能有很大誤導性。
在聆聽成功學宣講時一定要注意:一方面不該帶著防備和質疑心態,防止遺漏重要信息,另一方面對所獲得的的信息也要加以分析思考,不要全盤接受。
幾乎所有成功者在講述自己成功經歷時,有意無意夸大自己付出的代價,夸大困境和成功的難度。
人類普遍擁有的一個認知偏差就是:把成功攬到自己身上,把失敗歸咎于別人或者運氣,這叫自利性偏差。
只有經過自己仔細分辨,成功者寶貴經驗才是無價的。
10.克服恐懼
道理都明白,可就是做不到。為什么?主要是人性中根深蒂固的恐懼和懦弱導致。
人人都有弱點,人人都會恐懼。恐懼需要克服,勇氣需要培養。勇氣與智慧都需要依靠積累獲得。
擺脫“自以為是”的陷阱的一個重要前提是正視自己的恐懼,因為恐懼永遠存在。
11.輔助工具
思維訓練其實只是需要改變語言習慣。比如下面的句型有助于獨立思考習慣養成,并能刺激思考:
……是一回事,而……是另外一回事
……和……其實根本不是一回事
……不一定……
……可是,這樣并不意味著……
……也許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性
……看起來像……可是……
……而事實卻可能遠比看起來的更為復雜
……和……之間不一定是單純的因果關系,它們也可能互為因果
……和……之間的比較也許沒有任何意義
……其實不過是表面現象,其背后的本質是……
……有個通常被忽略的前提
……盡管聽起來很有道理,然而卻完全不現實
……也許有人會說……但是這種質疑卻……
如果我們經常用“我要是……就好了!”的句型說話,表明的是我們所面臨的今天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的過去,可時間的固有屬性決定了被它穿透的一切都將凝固成歷史,無法更改。冒出這種念頭的原因是我們無法接受自身的現實局限。
過去的事情無法改變,現在的煩惱無濟于事,但將來的尷尬也許是可以避免的——如果現在的行動沒有出錯的話。換句話,為避免將來的尷尬,必須在今天采取的行動:
?改掉交作業期限前一天晚上才寫作業的偷懶習慣,做完作業,再去使勁地玩;
?不要為現在沒錢而煩惱,從今天開始想辦法賺更多的錢;
?想想看,離婚不是一件可行并且容易的事情,就算你順利離婚了,將來萬一又要與面前這個女人離婚,可能仍然非常不容易、不可行;
?從今天開始多讀一點書,多學一點東西。盡管學東西對任何人都不容易,但只要堅持,大多數技能可以比較熟練掌握。
?先解決目前的麻煩。而后,如果真的覺得美國更好,那就從今天開始準備移民,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努力吧!
很多時候,一個人不現實就是因為他的想法不現實。而這個人想法不現實,往往是由他所使用的句型決定的,少說“要是……就好了!”這種無益的句型。
改變自己的語言習慣,從現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