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的靈感來源于暫停玩「王者榮耀」之后,甚至我產生了卸載的沖動,我覺得上班的精神狀態和這款手游有著潛移默化的關系。
好,撇開這些不談,我想談談在職場中思考的比較多的兩件事。
- 差別
- 學習
1. 人人之間的差別到底是什么?
絕大多數人,擁有差不多的智商和情商,發展有差別,在同一家企業,有混的差異之分;在同一個學校同一個專業找工作也有好歹之分。
按理說同一個公司,同一個崗位,剛進來,基礎都差不多,那為什么隨著時間的流逝,有人會越來越厲害,處理事情越來越順利,發展的越來越好,而有的人靠著時間和經驗的填充才勉強能把工作做好。
我產生了越來越大的疑問,究竟是什么,是什么產生了決定性的作用。
暫時我沒有發現答案,這不是個有確定回答的問題。只能捕捉現象,嘗試解釋。
1. 認真
我司為新員工匹配了經驗比較豐富的員工作為導師,導師會制定相應的長達半年的試用期的培養計劃,這份培養計劃大概讓你明確了你該學習些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可以勝任部分工作,算是一個大綱,各個部門培養方針不一致,即使是同一個部門的培養方針也存在差異,但技術棧差異不大。
注意了,就這份簡單的培養計劃,計劃的執行者,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有了差距。是的,上班時間幾乎一致,下班時間幾乎一致,基礎幾乎一致,但漸漸有了差距了。
這些差距表現在什么地方?針對培養計劃,新人需要每周進行一次學習周報的總結,共享在內部工作空間,好,這份學習周報就能體現一個人學習的深度。因為首先,學習周報沒有固定形式,大概就是講下你這周的學習和工作任務,你的完成情況和相應的學習情況總結。有的人是隨意寫上幾句話,有的人是大段的摘抄學習資料上的內容,而有的人分門別類總結知識點,加入自己的思考,遇到問題以及如何解決的,從中獲得了什么,甚至連學習周報的排版都很精美,讀起來邏輯清晰。
好,這像極了我們眼中讀書時代的好學生,但卻偏偏是我們不希望成為的那個"書呆子"。
不,不是這樣的。這兩者有著差別,工作學習天然是為了解決業務問題。而學校學習是為了應對某些東西。
能看出其中的主動性,因為這份邏輯排版清晰的文檔,加入了更多的自己的思考。
思考,很重要。你必須確定你做的是什么。
內部其實有人這樣指出:「寫這么詳細,很花時間,還不如多抽點時間看代碼來的實在,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處理水平和技術素養」。
我的理解是,不評斷對錯。
一個人每天處理事情的精力其實很有限,《奇特的一生》中的主人翁練就了對時間極度敏感的水平,統計計算下來,滿打滿算,一天的有效工作時間也就6小時。其余的時間看似在工作,其實效率很低很低。再者,作為初學者,接收新知識的能力其實很有限,將新舊知識進行這種總結碰撞才更能鞏固對知識的理解。
2. 特色
做著相似的事,寫著相似的輸出文檔,遵循著相同規范的代碼,各種規格化的情況下,我們要做的是不是成為他們一樣,遵循著相同的規矩,達到相似的高度?
我覺得并不是這樣,原因有二:
- 企業體系龐大后必須有一套需要遵循的規范,但這并不一定是最佳的
- 視角放大到整個相似的行業,我們的業務水平并不是頂級的
所以,這些看似規格化的體系下,從細節層面能夠出彩。
拿輸出文檔舉例,內部強調分享,比如手頭接手的項目快要順利結束,可以形成一個輸出文檔,這個文檔具體內容和格式都沒有明確的要求,絕大多數人的做法是,極度精簡,站在已經解決這個問題的角度,很自然的把自己曾經的那些坑,那些容易誤導自己,或者花費時間精力很長的要點,忽略了,忙著下一個接手的項目。
優秀的人不會這樣,優秀的人不被時間擠兌,甚至總結輸出能力遠遠大于普通的人。
怎么理解這些?
舉個例子:得到平臺的專欄作家,算是行業內的優秀人才吧,隨意拿篇文章出來,你能看出強大的總結輸出,把問題說透的能力沒?即使是同一個概念,也能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啟發你,共情和講故事的能力極強。
我想說明的是什么:不為工作忙忙碌碌,為自己忙忙碌碌,你要知道你需要什么。
那怎么理解"特色":強大的輸出總結能力,讓初學者也能看懂文檔解決的是什么問題,要點是什么。
(講道理,內部絕大多文檔都寫的模棱兩可,這不是你應該學習的)
3. 職場中如何學習 ?
職場中的知識有這么兩個特點:
1. 新
不出意外你在校可能沒有接觸過吧?就算接觸過,深度也跟不上。
2. 多
業務場景五花八門,工具,技術各種各樣的。
好,問題來了。時間,精力有效的情況下,如何高效的掌控這些知識。
問個問題?你還會遵循校園學習的那種方式,那種突擊考試、考完就永遠想不起來的方式嗎?
依舊采用這種方式,怕是只能老實的待在底層吧。(不采用這種方式也并不一定不待在底層,但至少知識涵養要提升吧)
職場學習有兩個難點:1. 入門 2. 精通
絕大多數技術的學習停滯在普通使用這個環節上。
學習知識入不了門,或者說沒有順利的快速的入門,帶來什么后果?
- 時間浪費
- 精力浪費
- 你內心是不是突然萌生了消極的排斥心理
第三點很恐怖,意味著你沒有外力驅使的情況下,很可能斷絕了和這知識進行聯系的機會。
如何快速入門,越過那道坎?
- 尋找資源:(合理使用公司資源,特別是熟悉這一個知識的同事)
- 廣泛涉獵:解決三個問題:1. 你為什么需要學習這知識 2. 這門知識是什么 3. 大概怎么使用這知識
- 最小Demo
- 擴充Demo
好,這么大概就入門了,好,給個建議,職場人要學會基本的職場禮儀,隨口說謝謝,真的不會缺少什么。
入門后,結合業務熟悉使用、熟練使用,進入能熟練掌握技術的層面
要精通,需要擴日持久的刻意練習。
分享個筆記的方法:可以參考借鑒(參考過許多記筆記的方法,最后得出的結論是視覺化是最佳的方法)
視覺化(工具): 直線、圓形、舉行、箭頭....
意思將知識要點在空白的紙上進行這些元素的組合。
逐條列的方式,我覺得對記憶的方式越來越不適宜。
比如: ansible
- ...
- ...
- ...
(槽, 你想說明什么?)
用個簡單的參考下吧:
這是個學習ansible 自動化部署的入門提煉:
主要做了三件事:
- 為什么
- 是什么
- 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