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葉君健(1914—1999)12中國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xué)家。筆名馬耳。湖北紅安人。1999年1月5日逝世,享年85歲。
樹葉
在我們的聯(lián)想中,一般總是跟“青枝綠葉”這個詞兒分不開,而這個詞兒又總是跟春天和夏天聯(lián)系在一起,因為只有在春、夏兩季,“青枝綠葉”的景象才會出現(xiàn)。而秋天到了,天氣一變,這些葉子失去了它們的綠色,整個氣氛也就會變得凄涼、蕭瑟起來了,人們也就會感到一年的全盛時期過去了,一年快完了!
但在北京西郊的香山,情況卻不是如此。這里除了青松,幾乎漫山遍野都是黃櫨樹。秋天一到,天氣變涼了,再打幾次霜,樹葉就變了顏色:起初變得有點發(fā)黃,然后由黃逐漸變紅,遠遠看去像一朵朵盛開的紅花。由于“紅花”開得密,那些蒼褐色的枝條也看不出來了。這景象給人的感覺不是“一年快完了”,而是一年的“全盛時期”剛剛開始。這也就是香山與別的山所不同的地方。
人們一般把這里的黃櫨葉叫作紅葉,但它在人們的感官中所造成的印象卻是“紅花”。住在北京的人,一到了秋天,只要能騰出時間,如星期天,總喜歡到香山去遠足。他們會發(fā)現(xiàn),第一個星期天到這里來時,山上還是林綠蔭深;第二個星期天來時,這里卻忽然變得喜笑顏開,處處是“紅花”一片了。別的地方已經(jīng)有點凄涼蕭瑟,而這里卻正好是艷陽天——色調(diào)比較濃的一種艷陽天。這確實是一種不尋常的變化,給人的感官帶來一種驚奇和快感,這種驚奇和快感是在別的地方得不到的。
假如你登上這里最高的山峰“鬼見愁”向前望去,下邊西南山坡上所鋪開的一片紅葉所展現(xiàn)的,不就是濃濃的“艷陽天”的景色嗎?它究竟占了多大面積,無人估計得出,因為它無邊無際,一眼看不盡。它比櫻花更紅,比桃花更密,在一定的距離外看去,它大紅錦簇,哪里的春天也比不上它熱鬧。背后山上的青松,在它襯托之下,顯得特別青蔥郁茂。在秋高氣爽的日子里,從朝霞初起到夕陽西下這整段時間,它們交相輝映,會向空中反射出種種奇麗多姿的色彩。“紅花需要綠葉扶”,一般情況下我們是這樣說,而這里的情況卻正好相反,那些深綠色的松葉倒要紅花來扶,才能突出它的郁茂和清新的美。紅葉和青松,在這種特殊場合相互襯托出來的一種濃淡相宜的美,無形中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奇特的“秋天里的春天”。在這種季節(jié),這景象大概是世界上其他地方都很難看得到的。
小結(jié):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正是香山美景最宜人的好時節(jié),品味美文,倒不如親自前往,融己于情、融情于景,采擷一片紅葉,制成一枚書簽,是對即將逝去的2016年的秋季最美好的懷念。我在微信(校動:YZ-xiaodong)有同步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