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其實,我多想寫一篇文章給我的朋友們。
前不久我看到一段話:“你忘記的,他還記得;他沒印象的,你卻珍藏多年。你們的記憶拼在一起,就是相對完整的、白衣飄飄的年代”。
我想,是這樣的。
因為不是最好的年華里遇到了你們,而是遇到你們才有了最好的年華。
時光走過的地方都翻天覆地,但是我們走過的地方依舊還是我們,一張損嘴,一顆真心,就組成了好多年。我不是一個朋友很多的人,經常聯系的就那么幾個。人總有一種習慣,就是后來你喝過好多飲料,還是只喜歡原來那種口味的果汁,后來你看過很多風景,還是只記得印象最深的那個地方,后來你遇見再多人,留在身邊還是原來那幾個。
最近我仔細看了一下高中,大學的微信群,可惜我跟很多人,再也沒有見過。
因為工作,因為時間,因為距離,因為改變,因為種種...
時間面前我弄丟很多人。
但幸運的是一直有聯系的,一直都聯系著。
2
做同桌的時候,我們就喜歡一起聽歌,一起討論小說情節,一起想象未來你會喜歡的男生的樣子。在我們都只有十六、七歲的時候,我們其實把現在的生活都聊過一遍。
8年時間了,也會有很長一段時間沉默,就像徹底消失在彼此的生命里。但神奇的是,看到好看的電影,看到喜歡的文字,總是情不自禁的分享給她,而不是其他任何人。我用兩個字解釋這種現象,叫做——“同類”。
因為我們有著很多共同的話題,有著無論我和她說什么,無論我什么都沒和她說,她都一定懂的默契。
Hi ,親愛的金小穎,我想告訴你:我再也不必羨慕,無論是一起唱歌逗比的張小厚和秦昊,還是一起旅行攝影的金浩森和文子,因為以后我們是一起寫字聽民謠的陶小陶和金小穎。
另外,五月一號,不見不散!
3
盧思浩說“有些人站在你面前你們都像隔著太平洋,交談起來都像是翻山越嶺;有些人相隔萬里都不會有時差,不用多說彼此都懂?!?/p>
我還有一個朋友也是我的高中同學。她那么傲嬌,平時候幾乎不主動給我打電話,但我卻一直惦記她,她像一個不存在體,但是我又沒辦法忽略。所以我每次和她聊天時,前二十分鐘一定是我對她的思想教育,諸如“你是多大牌啊,每次都要我打給你;你是到月球度假了嗎,連個泡都不冒一下;發信息給你也不回,哪個山村信號這么不好啊....”
這就是我們之間特有的相處模式,所以我不擔心見面時會有不解的尷尬或者一說話就是俗套的寒暄。我們有足夠的了解,足夠的信任以及足夠的安全感。
戴女士,你都要成為媽媽了,下次見面,把孩子也帶上吧!
4
青春歲月里,他們比父母離你更近。
從大學到現在,我們的微信聊天記錄,大概可以編成一本數萬字的小說。在他們面前,你只需要做自己,你想吐槽就吐槽,想犯二就犯二,想說臟話就說臟話,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他們都奉陪到底。我失落難過的時候,我工作煩心的時候,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安慰和鼓勵我。
親愛的光頭強and熊大,我想告訴你們,盡管我們一個在南京,一個在蘇州,一個在上海,但是三角形般的感情是最牢固的。
我們一起拍過最沒形象的照片,一起去過很遠的城市。我們幾乎沒有共同的興趣,但同樣可以天南海北聊到一起。開心或者不開心 ,我們都彼此分享過。最近你們那在下雨,最近你們老板更年期到了,最近你們又有一個同事結婚了......就像在身邊一樣,我們幾乎了解彼此生活的每一個細節。
這些,都因為:我愛你們,如你們愛我一樣。
說好今年要一起旅行,你們不要食言了。
5
我從沒說過,其實我很想念你們。
我想告訴你們,我希望無論我們什么時候見面,都有聊不完的天。
別說我矯情,其實,寫這篇文章,我也只是想用文字,記錄那些消逝的時間或者感受。
這篇文章我寫的很粗略,那么多個日子堆砌起來的感情,哪里是寥寥數語可以概括。有時間每一位我都會寫一篇,我要盡力寫清楚每一件細微的事情,因為獨一無二,因為來日方長。記憶終有一天會荒蕪,但文字會一直記得。
真的,很慶幸認識你們——在多年以前,在此生以后。
真的,很謝謝你們,如此精彩耀眼,還愿做我平淡歲月里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