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心門原創的第13篇文章
韋小寶是金庸武俠小說里閃閃發光的一個名字,他本是揚州的小混混,父不詳,母親出身于妓院,從小也沒給他良好的教育,他在各類客人之間混的是油嘴滑舌,有一手賭術,卻也不精。這樣的人,本來是不會有機會功成名就的。
沒想到他機緣巧合,竟然混到了皇帝的身邊,成為說一不二的大太監,又成為天地會領導人的徒弟,腳踩朝廷和叛賊兩端,又被蛇島所逼迫,卻過得瀟瀟灑灑,哄得領導們一個比一個開心,那么他又有什么秘訣呢?
01 善于觀察
看過TVB陳小春版《鹿鼎記》的朋友們大概還記得,韋小寶的第一個貴人是茅十八,因為茅十八的出現,他被卷入江湖仇殺,最后用激將法逼得茅十八帶他去京城,那也是他去皇帝身邊的契機。
他是怎么做到這件事的呢?他在與茅十八幾天的相處中,發現茅十八最恨別人說他膽小,受不了激將法。便說:“你不帶我去京城,因為你打不過鰲拜,怕我看到丟臉!”茅十八勃然大怒,誓要將他帶到京城,看他與鰲拜比武。
這里就凸顯了韋小寶善于觀察的特點。他在短短幾日發現茅十八愛面子,所以才能對癥下藥。一邊激怒茅十八,一邊達到自己去京城逃難的目的。
這也是很多剛上班的朋友們做不到的,他們總覺得自己是憑手藝吃飯,只要自己有工作能力,就沒必要討好主管。等到自己工作出了紕漏,想讓主管包容時,又找不到主管喜歡的話題,最后只能認罰。
02 勝任工作
主管也是要抗項目業績的,如果你連自己的工作都不能勝任,那么就算和主管關系再好,也是辭職的命。韋小寶能在剛入宮的時候活下來,也是因為自己的一身賭術,恰好適合大內高手海公公的需求,才能在海公公手下活著。
小時候看電視的時候總在想,陳小春扮演的小桂子和原來的太監一點兒都不像,為什么海公公發現了還不殺了他?長大了就知道了,原來海公公需要韋小寶在賭局上贏了溫家兄弟,好去上書房偷皇帝藏著的四十二章經。曾經的小桂子怎么賭博都會輸,換了韋小寶之后,除了連贏溫家兄弟,還和皇帝處好了關系,成為一起摔跤的哥們。海公公自然就順水推舟,利用韋小寶來達到目的。
聯系到咱們現代社會也是一樣的道理,你和小張能力差不多,業績差不多,畢業院校也差不多,但是小張和主管的關系比較好,你說主管會推薦誰呢?
03 不斷成長
為領導分憂之前,首先要知道領導的需求。就算是一位小主管,他背后的能量可能是你無法預測的,他或許和大客戶有親戚關系,或許自己的自學能力特別強,能夠不斷調整自己完成公司的要求。
不管是什么樣的情況,為了大局考慮,都需要你不斷的成長,才能幫主管分憂,得到主管的好感,也讓公司看到你卓越的工作能力。以韋小寶為例,他剛入宮的時候,為什么能和皇帝打好關系?因為他認真和海公公學習,每次和小皇帝摔跤的時候,雙方都互有輸贏,才得到了小皇帝的賞識,成為皇帝的朋友,奠定了成為大太監的基礎。
如果韋小寶每次摔跤都不如皇帝,皇帝還會經常和他見面嗎?一次或者兩次過后,皇帝自然失去對他的興趣,不會再和他見面。
和領導接觸也是這樣,如果自己沒有兩把刷子,又沒有繼續學習的能力,時間久了,但是拍馬屁總會讓人厭倦的,不是嗎?
未完待續……
今日話題:
你希望我下一篇寫什么內容呢?
明天上午十點更新《從韋小寶說起,工作時怎么哄領導開心(二)》,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