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發生了一件事,令我很長一段時間都耿耿于懷,始終不能釋然。
作為五金廠的一名普通職員,原料的多少將直接與薪資掛鉤,因為報酬是按件計算的。我的工作崗位上要用到的有兩種原料,一種是管料,一種是片料。
那一天早上,時間已經過了11點,我用完了片料之后,心想:“12點就要下班啦,不如下午上班的時候再去倉庫拿片料吧!現在就找同崗位的其他同事拿一點片料就好。”于是我就去拿了。
同事明顯不樂意的樣子,但也沒有直接拒絕。原以為事情就這樣結束了,沒想到幾分鐘之后,主管來找我談話。主管說,那同事說我欺負人,不給他管料,還強要他的片料。主管問我有沒有這回事。
我一聽就懵了,心里想,在他身旁就有一大筐的管料啊,我怎么就不給他管料了呢?片料也是看他足夠用一整天還有余,我才拿一點點對付那大半個小時而已啊!我這樣想的,也就這樣跟主管說了。主管說:“行,我知道了。”就讓我繼續回去工作了。
回到了崗位上,我仍然憤憤不平。心想,之前有好幾個人也來這一個崗位做過,那幾個人誰沒有來我這里拿過片料啊?那些人總是三番四次地來我才會說讓他們自己去倉庫拿,為什么我就不能去那同事那里拿一次呢?既然不同意,為什么不直接了當地拒絕,而是沉默?為什么我能讓別人來拿,別人卻不能讓我去拿呢?
下班的時候,那同事問我,因為我把大部分的管料搬到角落里了,而留在他旁邊的那一筐管料太臟了,是不是在針對他?
“當然不是了,把管料搬到角落里,是因為放在原來的地方擋路了。”
同事沉默了。
后來的很多天我都為這事耿耿于懷,憤懣不已。直到有一天,我在書上看到一句話:“很多人都是寬于律己,嚴以待人。”
我不禁反思自己到底是不是這樣?應該是的,否則我也不會耿耿于懷那么久,于是釋然了。
與人相處,我們不能拿自己的準則來要求別人。否則,通常為難的都是我們自己。
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對自己要求高一點,對別人多一份寬容。你的世界才能更加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