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城堡》是一部讓人目瞪口呆的回憶錄。無法想象如此富裕的70年代的美國,一對受過良好教育的父母(母親大學畢業,擁有教師資格證; 父親曾為軍隊飛行員,精通物理數學,是一名電工工程師)的生活與教育子女的方式是如此離奇。這對父母生養了5個孩子, 其中一個在一歲內死于嬰兒猝死綜合癥,其他三女一男在父母身邊,饑寒交迫,缺乏管教,四處流浪,在成年前相繼逃離父母,到了紐約,三個大孩子實現了兒時夢想,分別成為畫家、記者兼作家、警察,最小的妹妹則成為失足青年。書中經歷匪夷所思,足讓人心驚膽顫,但由于作者輕松幽默的表達,讀時卻并不讓人感到沉重難讀。本書作者是家里的老二,著有三部暢銷書,包括兩部回憶錄和一部虛構小說。
全書分成5部分。前后兩部分相當于引言與結語,內容主要集中于中間3個部分,本文分別以上中下來區分這三部分內容。
? ? 上部: 沙漠流浪記。
我三歲那年住在亞利桑那州南部一個陌生的小鎮,母親在隔壁房間里畫畫唱歌,我就著小爐自己煮熱狗吃。突然,我的裙子著火了。我大叫,母親請鄰居開車把我送到醫院。醫生我從大腿上移植了好幾處皮膚到胸口和腹部,我感到在醫院里得到了比家里更好的照顧,雖然不習慣住在醫院,但很喜歡,護士對我很好,爸爸去問我有沒有人欺負我。我住院期間,弟弟頭部受了傷。住院6周后,父親把我抱起溜走了。幾天之后我又開始給自己煮熱狗吃,因為母親還是忙著畫畫,依然沒人管我。父母則很高興我戰勝了對火的恐懼。
幾個月后的午夜,父親回到家,因為拖欠各種費用,父親用一輛破舊的小車,帶我們一家人趁黑逃走。深夜,我們在沙漠中停車,在星空下睡覺。
父親說,這樣的四處逃亡和流浪是暫時的,他要找到金子,他還要給我們在沙漠里建一座玻璃城堡…父親什么都會修,精通數學物理,熱衷于探礦器,能源改造之類發明。父親每到一處打些零工,每天晚上為我們講他自己的事作為床邊故事,一遍又一遍,我們百聽不厭。在他的故事中,他自己永遠是那個打架最賣力,開飛機開最快,賭博最高明,拯救他人的人。
在拉斯維加斯,父親大把贏錢,給我們買很多吃的和穿的,但不久,被看穿把戲的莊家驅逐。有一次逃跑中我們小孩坐在車后箱里時,我被甩出去了,鼻子血流不止,等了很久父親才回來找到我,我以為他們不要我了,父親抱著我說,”你的鼻涕盒摔得好慘。”我捧腹大笑,忘記了疼痛。在加州沙漠密德蘭,我們的破房子周圍常有土狼出沒,睡夢中我害怕妖怪,父親和我一起捉妖。
沒錢過圣誕節,我們就等到別人家過完圣誕的物品扔出來,我們再撿回來過圣誕節。有一次父親把每個孩子依次抱到沙漠里,送給我們每人一顆星星作為圣誕禮物。
母親懷上了最小的妹妹,快要出生了,一家人終于搬到一個鎮上的公寓里,姐弟三人去鎮上的小學上學,我遭到4個墨西哥女生的毆打,在父親面前說成比試,吹噓自己戰勝了6個人,第2天弟弟幫我還擊對方,還是挨打了。最小的妹妹出生了,名叫莫琳,非常漂亮。
一家人再次啟程,4個孩子被違法放到黑暗的后車廂里,因而不能讓人發現,車廂門不明原因自動打開,危險中我們被其他司機發現。一家人來到沙漠里的戰役山,在一個舊火車站里安頓下來,母親甚至還買了一架處理的鋼琴。父親找到了一份電工的工作,經常帶我們去一個叫做貓頭鷹的俱樂部吃飯,母親基本不做飯,要么是煮一頓吃幾天的食物,直到變酸了,加調料繼續吃,或者干脆從小賣部里直接買食品。父親一度沒錢出去喝酒,晚上一家人趴在一起看書。
老師教的東西,父母基本上都已經教會了我們。放學回家,我帶著弟弟,和其他小孩一起在沙漠里探險,一次在鐵罐子里加上液體點火,我和弟弟被震倒在地。
我和弟弟還喜歡去窺視一家妓院,猜測其中發生的事情。父親帶我們去溫泉,一次又一次把我扔到水里,我被嗆得咳嗽厲害,但也學會了游泳。6個月后父親失業,經常不見人影,姐弟三人只好翻垃圾桶,撿同學扔掉的食物吃。父母大吵,原來父親每天在俱樂部里鬼混。沒了食物,母親只好應聘當老師,姐姐羅莉在母親的班上,母親不愿懲罰學生,只好懲罰女兒給管理者看。有了母親的薪水,生活有所改善。父親卻回來拿走錢,去嫖妓,還帶著小弟弟布雷恩一起見妓女。
我認識一個叫做比利的小孩,他要做我的男朋友,被我拒絕,他帶我看他父親的”滑稽畫”:這位父親拿著酒瓶睡著了,陰莖露在褲子拉鏈外面。后來我和比利發生沖突,雙方拿槍互射,被警察知道,要我們去警局,我們再次逃跑。這次我們回到外婆的家,外婆幾個月前去世,給我們留下了一棟位于鳳凰城的大宅。
我們在這所房子里學習,創作,姐姐蘿莉立志像母親一樣成為一名畫家。父親當上了工程師,給我們買了腳踏車,洗衣機,電話,唱片等。夜里我們開著門睡覺,我遭到一個流氓的騷擾,父母卻堅持不關門睡覺,并到處尋找那個流氓。都市里住久了,父親開始懷念自然,帶著孩子們一起去動物園,父親在豹子欄旁與其交流,我撫摸豹子,豹子舔我的手。父親丟了工作,很快當地再沒人雇傭他。我們不得不又在垃圾桶里覓食,為了讓小妹莫林穿上體面的衣服上幼兒園,母親帶著我們到商店里順手牽衣服; 父親想了一個辦法透支信用卡,又開始經常醉酒的生活。
我10歲生日那天,請求父親給我的禮物是戒酒,父親答應了我。但不久后他重回酒鬼生涯,母親買了一輛舊車,她決定回父親的故鄉韋爾奇,投奔從未見過的爺爺奶奶。父親拒絕,但在最后一刻終于開車帶我們一起出發了。
在這一部分里,我們已經充分見識了作者珍妮特 .沃爾斯姐弟的童年生活。缺乏照管,流離失所,食不果腹,父母親雖然一直在場,卻近乎形同虛設,實在是一對令人無法想象的父親和母親。但另一方面,她們的心中并不缺少愛,父母也把她們教得很好,她們在學校里是優秀的好學生,熱愛閱讀,熱愛自然,富于冒險精神,具有極強的生活能力。
聽起來無法想象,但珍妮特的父母卻做到了。他們雖然近乎是一對乞丐父母,但不同于絕大多數的乞丐,他們的行李中滿載的是書籍,發明創造,熱情,也許還有夢想。
我們很難說他們是不負責任的父母,但也很難說他們負起了父母的責任。和酗酒的父親不同,母親則一直是清醒的。但顯然她活得很自我,卻又要了那么多的孩子。她對孩子們的付出那么少,卻又養育出了一堆優秀的孩子。
確實是一個反諷的事實。在當下我們所謂正常的社會里,父母們歷盡艱辛養育一個孩子,成材的比例,還不如放羊的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