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就是在不斷壘積自身這座“金字塔”的過程,“金字塔”的底層由生活必需物品組成,例如柴米油鹽,衣食住行等,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生活的必需品有了整體的提升,每個人的“金字塔”都整體向上邁了一個臺階。
但因每個人的價值體現不同,所以每個人的“金字塔”也就不盡想同,有的“金字塔“大,有的“金字塔“高,但因社會的均衡發展,人們在物質上的差異越來越小,總體來看每戶人家擁有必備物質相差并不大,也就是說富人桌子上擺的食物,普通家庭也能吃的起,富人住在大樓里,普通人也住的上樓房,無非是在質量與數量上還存有差異。
既每個人的“金字塔”在物質需求這層總體差別不大,而每個人的“金字塔”之所以存在差異,是因為每個人的“金字塔”構建不同,既“金字塔”的主要組成部分不同,有些人會在物質基礎上加強精神層面的構建,比如夢想、信念。
夢想
每個人在上學時期都曾擁有過自己的夢想,之所以用“曾擁有”是因為很多人在不知不覺中,丟棄了自己的夢想。
美國哈佛大學曾做過一項跟蹤調查,調查夢想對人生的影響,對象選取的是一群年齡,智力,條件,環境大致相同的年輕人。
調查的結果顯示:沒有夢想的人占27%,夢想模糊的人占60%,模糊明確但短期的人占10%,而真正具有長期清晰理想的人只有3%。
時光荏苒25年后,擁有長期清晰理想的人多數已是成功人士,然后逐級向下,獲得小成就,生活殷實,而當初沒有夢想的人,大多在為生計忙碌。
夢想是一座燈塔,在紛紛擾擾的社會中為我們指引方向,這么說可能有些籠統,如果用數學中的“向量疊加”來解釋可能會直觀一些,人類的一生時間與精力都是有限的,當沒有明確的方向時,就會將時間與精力耗在“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努力”之中,在最終檢驗“努力”的成果時才發現,得到的僅是一個稍稍大于零的數值(有些人忙碌一生這個數值可能還會小于零)。
所以有了夢想也就具有了整合時間與精力的能力,將自身的時間與精力整合后,投入在一個方向上,避免相互抵消、耗散,最終揚帆遠航,達到目標!
信念
到底何為信念?
信念就是支持你“想法”(也可以理解為夢想)堅定不移的內心力量。社會中有些人雖然有充足的資源,優越的條件,可最終卻未必有較高的成就,而有些人雖然缺乏資源,處境艱難,但最終卻摘得了勝利的果實,區別就在于是否具有堅定的信念。
面對險峻的高峰,會有密林,溝壑等困難阻礙你的前行,如果信念不堅定,不相信自己能夠爬上峰頂,結果只會是半途而廢,而憑借堅定信念登上峰頂的人,卻可以領略峰頂的廣闊風光。
信念堅定的人將困難當成磨礪自己的墊腳石,在克服困難中越挫越勇,他們對自己堅持的“想法”深信不疑,進而不斷激發自己的潛能突破自己。
當我讀《財富自由》這本書時,笑來老師說過,你要堅信自己的堅持,不是100%的堅信,而是120%的堅信,老師說你要120%篤信,當遇到“一盆冷水“潑來時,熄滅了20%的信念,那么此時你還能憑借著100%的信念前行,每當你發現信念減少了20%,則立刻將信念補充到120%的狀態。
當產生堅定不移支持自己的“想法”時,也就產生了信念,信念產生后將為成功提供動力,如果達到老師所說120%的篤信程度,那么你的動力將處于全開狀態,觸摸成功也就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我想每一件偉大的事件背后,都必將都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在源源不斷的提供動力。
基石
未來影響自身“金字塔”的主要因素,無疑將是來自于精神層面,而在精神層面的建設中,夢想與信念必將是重要的構建主體,如兩塊巨大的基石一樣,為“金字塔”奠定強大的基礎,構建廣闊的平臺,使你有資本將這座“金字塔”構建的更加雄偉、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