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人X的獻身》上映了,為了這篇文(tu)章(cao),我還是決定忘記上次《左耳》帶給我的傷害,繼續(xù)支持一下蘇有朋導演。
劇透開始:
故事主要講述的是警察在一個河岸邊發(fā)現(xiàn)一具裸尸,并斷定死者是女主角陳婧(林心如 飾)的前夫。警察在調查陳婧的同時,恰巧碰到住在陳婧家隔壁的石泓(張魯一 飾),并將這個過程告訴了物理天才唐川(王凱 飾)。詢問過后唐川發(fā)現(xiàn),這個石泓可能是自己以前的同學,便趕往石泓住處。兩人深情對視的眼神證實,石泓確實是唐川之前的同學,順便來了一波回憶殺。而隨著案件的調查,唐川逐漸發(fā)現(xiàn)了石泓的秘密,兩個天才展開了高智商對決,也帶來了一個令人扼腕的結局…
劇透結束。
這并不是這部小說第一次搬上熒幕,早在2008年,日本導演西谷弘就將這部小說搬上了大熒幕。豆瓣對這部電影的評分高達8.3 。
日版《嫌疑人X的獻身》收獲一致好評,看過的朋友都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所以當蘇有朋宣布翻拍中國版,大家有喜也有悲。有人期待中國能將這部經(jīng)典作品拍出自己的特色,也有人擔心會毀掉原著…就目前的評分看來,大家似乎已經(jīng)預測到了一切:
首先原著作者東野圭吾。喜歡推理小說的人,應該都會讀過他的書。東野圭吾畢業(yè)于大阪府立大學電氣工學專業(yè),之后擔任過一段生產(chǎn)技術工程師,便開始從事推理小說的創(chuàng)作。其作品取得巨大的成功后,就逐漸被改編成影視劇。其心思縝密,作品強烈的反映了社會現(xiàn)狀,題材現(xiàn)實,所以深受讀者喜愛。不夸張的說,東野圭吾的書,幾乎都能上熱銷榜。
如果你是東野圭吾的書迷,這部劇還是值得一看的,導演基本還原了小說內(nèi)容,但是,中日韓三版電影在情節(jié)上,相差不多。東野圭吾對自己小說的改編審核的也是非常嚴格,此番蘇有朋導演能夠拿到拍攝權,也證明了東野圭吾本人對這部電影的肯定。
簡單談一下各個人物
林心如飾演的陳婧在我看來就是綠茶婊一樣的存在,為什么這樣說?死者傅堅是陳婧的前夫,在他公司倒閉之前,他們的生活還是比較滋潤的,雖然傅堅花的都是公款,但是開心就好。然而事后傅堅暴露了本性,陳婧果斷甩了他,帶著孩子離開了。但是故事設定就是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也永遠甩不開一個叫做前夫的人,于是傅堅找上了門。一陣并不怎么激烈的打斗過后,陳婧殺死了傅堅。而剛好房間并不隔音,隔壁的男人過來敲開了陳婧的門,而不知道怎么想的陳婧居然答應讓石泓進門。天啊,你們只是買過幾次招牌套餐之交,就敢讓他幫忙處理尸體,這種事情只能發(fā)生在電影中了吧。
而且陳婧既沒問石泓是如何處理尸體的,也沒問案發(fā)現(xiàn)場是如何布置的,為何她的心如此大,因為這只是電影。??
而陳婧一邊接受石泓的幫助,另一邊卻在和別的男人約會!這一切也剛好被石泓撞破(好一幅捉奸的畫面)。???而整部電影中林心如兩次涂口紅,都是為了和這個男人約會,所以我就想問,她的心真的不會痛么。替石泓默哀三分鐘。
去看這部電影,我本就不是為了林心如而來,所以就算之前她的表演再平淡,我都不想說些什么了。但是不知道導演蘇有朋是想惡搞還是想來一波回憶殺。居然在片尾讓林心如跪下了。沒錯,下一秒我就差跟著脫口而出一句:“皇阿瑪,不關我的事,都是永琪的錯!”
王凱飾演物理天才唐川。開始他在臺上一本正經(jīng)講著一樁物理殺人案件,我賭三毛錢,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反正腰板一定要直,模特氣質不能丟就對了。然后下了臺化身傲嬌的物理教授,質問警察為什么連這么簡單的物理原理都搞不懂,不然要你有何用??? 然后莫名其妙他就知道了石泓是自己以前的同學,然后開始回憶兩人之間的點點滴滴。我不是很懂為什么兩人幾十年沒見了,一見面就拿出一套理論讓石泓去驗證,然后兩人在一個不大的房間里面吃著外賣,深情對望,然后睡覺,然后幫你蓋被子……唐川邀請石泓去他的實驗室吃飯,我竟然天真的以為這是唐川的心機,是想趁機提取一下石泓的生物細胞來驗證什么,結果他們直接把吃完的外賣扔進了垃圾桶。一定是我電視劇看太多……
我懇請以后王凱能對自己的眼神進行管理。那突然的深情對望很難叫人不跳戲。
張魯一飾演天才數(shù)學家石泓。說實話我非常喜歡張魯一這個演員。之前想看這部電影就是為了他,也因此我專門去看了宣傳《嫌疑人》的那期《快樂大本營》。這是一個我從來沒見過的張魯一,用一根腳趾頭征服了世界,表現(xiàn)出了前所未見的歡脫,以至于我在看電影時,半天才接受他那張腎虧臉。
真的不得不說,表演的感覺太重了,而且基本沒有什么表情,從頭到尾都很淡漠,很淡漠!包括在最后等待審判的時候,他依然沒有任何表情。淡定的過分哦。
這一點我覺得日版處理得不錯,生死面前,這才是應該有的狀態(tài)啊!雖然之前石神也比較淡定,但就在婧子自首時,石神的心中最后一道防線還是崩塌了。本來想用自己的死換婧子的周全,結果卻兩敗俱傷…
而中版的石泓,更像是一個絕癥病人晚期的垂死掙扎:發(fā)現(xiàn)自己在命不久矣的時候愛上了一個姑娘,然后決定好好活下去,結果發(fā)現(xiàn)一切都來不及了,索性直接拔掉呼吸插管,讓自己更快的死了……??
中版的電影采用了本格推理(什么意思我也不懂,自己去百度吧)的方式帶出案件,在翻拍的同時,也找了一些能和中國本土特色結合的點,譬如說深得我心的招牌套餐,聽著那叫一個熟悉。同時也引入了時下流行的共享單車的概念。
言歸正傳,以下才是本文的重點。
仔細想想石泓的做法,才是叫人不寒而栗。他愿意為了自己愛的人,而去殺死另一個無辜的人。他認為這些人的生命就像齒輪,每天都在做同一件無意義的事,難成大事,不過是等死而已。但這也變相的在說他自己。雖然他是一個數(shù)學天才,但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是同一類人——都是無用的人。他鄙視這些人,但自己也是這種人,所以我認為這也是他選擇自殺的原因。而剛好此刻陳婧出現(xiàn)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支持石泓這樣一個天才為了一個沒見過幾面的女人而付出生命?
是唐川所說的石泓戀愛了,還是因為陳婧曾救過他一命?
影片中對于石泓的生活場景進行了著重的刻畫。他是一個數(shù)學天才,家里面也堆滿了這方面的書籍。他每天一回到家,就是研究數(shù)學。從小到大都是這樣,導致了他在人情世故,甚至于平時與人簡單的交流都是問題。即使如此,他仍然僅僅是一個高中的數(shù)學教師,連課堂氛圍都無法把控。與同學唐川比起來,他真的很失敗。顯然他自己也認為自己很失敗,想用自殺了結一切。但就在這一刻,生命出現(xiàn)轉機。隔壁新搬來的陳婧帶著女兒前來拜訪,在開門的一瞬間,石泓被陳婧母女積極的氣息所感染(傳說中的一眼萬年)。
日版中有一個細節(jié),石神哲哉在出門之后,扶正了倒在花盆中的小鳥玩偶。這就是他在改變的證明。其實如果沒有這件事,我覺得石泓是很想繼續(xù)活下去的。而陳婧帶給石泓的東西也絕對不僅限于愛情層面。就像電影《少年》中,蘇昂為了幫助林巧復仇,失去了生命,結果才發(fā)現(xiàn)林巧多年之前就已經(jīng)不在了,現(xiàn)在的林巧不過是蘇昂幻想出來的。片尾林巧問他:你愛我么?蘇昂說:我用生命在愛你。蘇昂和石泓一樣,把對方當成了自己活下去的精神支柱,由愛而生,但遠超于愛。這就是為什么他們會選擇走向極端,因為他們知道,如果對方不在了,那么自己仍舊沒有活下去的理由。而且,石泓愿意這么做,我覺得是他想把自己和那些無用的“齒輪”作區(qū)分,現(xiàn)在的他可以為陳婧做一些事情,不再是廢人一個。并且活下來的一方余生則會充滿了愧疚,陳婧以前是絕對不會記得有石泓這個人的,但是這樣一來,她就會永遠的記住他。我認為這是屬于石泓的心機。
而在最后,中版特意增加了一個細節(jié):
石泓看到唐川手中四色理論的書問“這道題難嗎?”,唐川說“很難”。
這其中包含了至少四層意思:
1.石泓單純的問唐川四色理論難解么?因為四色理論是石泓最感興趣的東西,也是用了一生去鉆研的東西。
2.二人從小就約定每人互相給對方出題目。時隔多年再見時,是唐川給石泓出題,而這次,石泓將精心策劃的案件作為自己這次給唐川的題目,所以才問道這道題難么。
3.唐川越是快的找到答案,石泓就會更加快的被判刑,這對于唐川來說也是一道難題,在說與不說之間搖擺。
4.日版有一個片段是唐川問石神,是出題難,還是解題難,石神沒有明確的回答,說時間會給你答案,所以這也是一個伏筆。
結尾足以見導演和編劇的用心,這是一個一語多義的問題,是整部電影的點睛之筆。
而其實自始至終為石泓傷心的只有唐川。唐川為什么傷心,是因為世界上又少了一位數(shù)學天才,還是少了一位可以與自己匹敵的對手。沒人知道,因為每個人都是自私的。
還沒看的朋友們,可以看一下預告片。
(圖片均來自于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