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學(xué)上有一種現(xiàn)象被稱為“寡婦效應(yīng)”,我們和身邊人的聯(lián)系遠比我們想的神奇和密切,我們所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從生理到心理。如果你在變胖,變消極,變墮落,養(yǎng)成某些惡習(xí),想想你最近經(jīng)常和誰在一起,對方是什么樣的人。有時候傷害不一定是惡意的,自我保護不僅僅用于防止受傷。孟母三遷不是因為被傷害,而是因為世界上沒這么多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白蓮。
2.別人跟你說一個秘密時,不要覺得被信任應(yīng)該說一個自己的秘密回饋。首先你不確定他說的秘密真假,其次就算是真的你不能確定你們鬧掰以后對方是不是會把你的秘密廣而告之作為攻擊你的工具。如果你覺得不說說不過去,可以講一個別人不知道的無關(guān)緊要的糗事。沒有什么比貶低自己逗樂別人更能拉近距離了。我們都懂切忌交淺言深,但很多人以為交換秘密就意味交情和信任,這就讓居心不良的人有了攻擊你的突破口。
3.初到一個群體,你會感覺有的人特別友善,有的人特別冷淡,不要以冷淡或者友善作為他們是否是你朋友的評價標準。有的人只是比較慢熱,有的人只是想第一時間套取你的信息。在競爭的環(huán)境里,友善是相對而且相當有限的。在和平的環(huán)境里,不是誰都對你有興趣,都有自己的生活,熱情的人可能只是好奇心強,甚至更具有攻擊性。還有可能是他之前在這個團體里被排斥,有迫切需要同伴認同的需求。
4.處理比較關(guān)鍵或者有爭議的問題時,如果上司的命令讓你感覺不太妥當,或者同事的說辭令你有點懷疑,盡量保留好一切聊天記錄文件等,避免被甩鍋。有的鍋不僅僅是職場競爭或者簡單的利益關(guān)系,甚至可能是牢獄之災(zāi)。我們看新聞時總覺得離自己很遠,從沒想過這些倒霉新聞主角有一天可能是自己,是身邊人。
5.同事聚會,能去就去,別每次推辭認為別人喝酒唱歌是無效社交。誰不在就說誰的壞話是亙古不破的真理。別吃信息不對稱的虧。
6.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不是你滿腔熱情就能被別人理解,也不一定你關(guān)心的方式就是別人需要的。保持距離,如果真想幫忙,先靜下來看看對方真的需要什么。
7.朋友找你借錢,看一個度。多少以下不寫借條,多少以上再好的朋友也要寫。做好失去他和錢的準備。(這一點真的深有感觸)
8.看人借車。不靠譜的即使是親戚也堅決不借,平時靠譜但一出事永遠自保不管別人的也不借。別不好意思,好意思為難你的都不算朋友。別借個車最后出了事自己還賠個幾十幾百萬的。
9.夸人最好是兩人獨處的時候。當面夸人要注意不要戳著旁聽的人的痛處。比如你夸一個人白,你真心實意的說你好白,和你一比我簡直是黑炭,不好意思和你站一起,如果旁邊有個比你還黑的人,會以為你是在夾槍帶棒的諷刺她。教訓(xùn)人也是同理。不要莫名其妙樹敵還不自知。
10.在接觸一個人之前,不要輕信別人的話,不要像高中拉幫結(jié)派一樣莫名被人當槍使去對付敵視一個自己根本不了解的人。何況每個人對不同的人本來也有不同的態(tài)度。
11.明白自己沒那么重要,明白總有比你背景屌能力強的人,謙虛,謹言慎行。你已經(jīng)可能讓不如你的人心生嫉妒,如果再得罪比你強的人,你說下場是什么。
12.你暴露了你介意的事情或者喜歡的事物時,同時也暴露了你的弱點。比如說你很介意別人叫你全名,那么叫你昵稱的人你不知不覺就會對他產(chǎn)生好感。而知道你喜好的人,同時也懂得什么樣的糖衣炮彈你拒絕不了。
13.對新人抱怨自己前任一無是處的人,并且是在你沒問,他主動反復(fù)講的這種情況,要花很大力氣改造他和維護你們的關(guān)系。因為他要么只看到別人的問題,對自己的缺點一無所知,要么知道自己缺點不以為意,只要求你容忍。
14.慣性撒謊的伴侶,極度自私并且缺乏安全感。和他在一起很累,你無法理解為什么無關(guān)痛癢的小事他都謊話連篇,并且謊言一個個戳破后喪失信任關(guān)系難以為繼。不管覺得他其他方面再優(yōu)秀,當你寬容大度他在生活里依然謊言不斷時,就得好好思考付出這么多時間精力對他值不值得。舍不得放棄,至少也得拉好防線設(shè)置好底線。別人三振出局,對他只有一次。
15.放長假破壞了大家原有的固定的工作或?qū)W習(xí)的“動力定型”,假期結(jié)束后很多人會莫名的心煩暴躁,這就是“星期一綜合癥”。這時候安靜做好自己的事,避免和有宿怨的人過多接觸。
16.人是社會性動物,當你長時間獨處躲避所有可能的傷害和危險時,恰恰處于最大的危險中。很多人出現(xiàn)心理問題正是因為沒有自己的圈子和生活。這一點女性尤其要注意。
作者:大萌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43659/answer/125572181
來源:知乎
助人三原則:一是對方值得幫助;二是對方主動求助;三是自己有充分的能力幫助對方。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否則,就會吃力不討好!
多說無益,何必讓別人太清楚的了解自己。
以前總想給朋友解釋清楚我做事的邏輯,以求減少矛盾,相互理解。但是總有笨蛋不會理性思考邏輯,總有聰明人會利用你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