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小時候我愛亂涂亂畫,有些小作品畫的還湊合,為了新房子免遭我的荼毒,媽媽說,下次再讓我發現你亂畫,送你去街角照相館當學徒畫瓷板像.
不知道是不是真被嚇到了,我果然沒在墻上繼續作畫,但是我的每本書上都可以看到上課走神時畫的頭像,眼睛等,妹妹有時會開玩笑說,人家書上都是寫勵志警句,獨獨我的書翻開是圓珠筆潦草涂畫的人物頭像.或許骨子里真的愛好畫畫吧。
今年心態平和許多,沒有緊繃的神經,漸漸的有時間去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淘來一堆素描書,挑個午后,照著書涂涂畫畫,甚是滿足,仿佛自己又回到了青春年少,放飛自我的年紀.
兒子在一旁看見我畫畫,也拿起我身邊的畫筆,在紙上涂涂寫寫,好似續寫著我孩提時期攪亂的童夢。兒子善用正面語言,時不時會跑過過來夸獎一番,也會帶來他的作品,滿心期待我的正面點評.
受此啟發,輔導兒子寫語文作業時,我打印出拼音字母表,貼于墻上,由簡到難的慢慢學,寫作業期間發現了孩子不少閃光點,關閉了看別人家優秀孩子的通道,在自己的航道里,按自己的進度前行,今天驚喜的發現孩子新掌握了好幾個拼音,寫作業配合度明顯高于以往.
寫作業的動機度娘說是通過課后練習掌握知識點.完成作業不是目的,而是掌握知識點.沒了橫向對比,當下對孩子的殷殷期盼和兒子的表現值高度吻合.作業的指標由完成數量轉化成質量,孩子不用埋在題海里,可以擠出時間看看動畫片,課后時間安排的張弛有度,他的逆反情緒自然而然的得到安撫,寫作業貌似也可以母慈子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