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家養了兩只小貓,一只是黑白花色像一頭奶牛形狀的貓媽媽,一只是淺黃色的小貓咪,它們是母子倆。
貓媽媽懷孕時生了五只小貓,生完之后,它對寶寶們愛護有加,每天用舌頭添著寶寶們。
奶奶給它們做了一個竹編的窩,里面鋪墊著粉色小碎花棉布。其中一只是黑色的,長得個最大了。一只跟貓媽媽長得可像了是黑白色的。有二只是渾身雪白色的,超級可愛。最小那只是淺黃色的,都緊緊閉著眼睛。
五只小貓躺在軟綿綿的棉布上,眼睛閉著,伸著懶腰,你擠我,我壓你。喵,喵,喵喵叫著,貓媽媽知道它們是餓了,側躺著,露出白花花的肚皮來,鼓鼓的乳頭,讓小貓咪排成一排,用力吸著奶水,發出呼呼聲,一會吃飽后吐出奶頭,心滿意足,一個個安靜了下來躺在媽媽身邊。
貓媽媽大多時,跟寶寶們躺在一起,打著呼嚕。偶爾跳出竹窩離開一會,又忙跳回窩。
不久小貓開始想要爬出窩了,貓媽媽開始擔心起寶寶的安危。
這天早晨,奶奶起床看見貓窩里的小貓一只也不見了?"什么情況?”奶奶說。
奶奶忙學貓叫:"咪喵,咪喵,……”可是一只貓也沒看見回來。
奶奶在家里的衣柜底下找了一個遍,也沒找到。又到床底下打開電筒找,還是沒看見。把所有能找的地方全找了一個遍,可貓還是沒找到。
貓去哪里了?
到了中午,貓媽媽慢慢地拖著疲憊的身子從外面回來了。奶奶給它準備了一條煮熟了的魚,讓它補補身子。
看著它狼吞虎咽的把魚吃完,貓舔了舔左前爪子,沖著奶奶叫:"喵……″好像在說:"謝謝你!″
奶奶說:"你平安就好!″
貓尾巴輕輕地甩了甩,就慢慢的走出門口,奶奶悄悄地跟在它后面。來到老房子傍邊有一堆柴,一轉身貓不見了。
奶奶仔細地聽著,有小貓的喵喵叫聲從柴堆里傳了出來。
原來貓媽媽把小貓藏在柴堆里,它認為這比貓窩里要安全。
奶奶不覺笑了起來。這貓有好床不睡,到柴堆里睡。
過了兩天,貓媽媽感覺還是家里舒服吧,只看見貓媽媽,把淺黃毛小貓叼著快速放回貓窩里來,淺黃毛變成了灰黃色了。一會又出去叨來一只白色小貓,白色變成淺灰色了。就這樣陸陸續續的把五只貓都叼了回來。小貓比前段時間大了一點,但是每只貓咪都是臟兮兮的。
又過了兩天,小貓已經睜開眼睛了。可以自己走出窩來吃貓食了。他們居然搶起貓媽媽的糧食,貓媽媽在旁邊看著小貓的圍著貓盤吃糧食,它踄來踄去:"喵,喵……″地叫著。
好像在告訴孩子們,吃慢點,吃慢點,別搶別搶,都給你們留著。
隔壁鄰居們,向奶奶要小貓,奶奶讓他們挑走四只小貓,最后只剩下貓媽媽和那只最小的黃毛了。
貓媽媽圍著竹編窩,直叫:"喵,喵喵,喵……″它在找自己的孩子們呢。
只剩下小黃貓輕輕地在回應著媽媽,像在說:"媽媽,還有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