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面藍色字體關注海鷗阿姨
與月把盞 品一味清歡

1
老三上周跟隨一個公益組織去寺廟當義工,昨晚寫了篇隨筆,興致勃勃得跟我分享。
她說第一次凌晨三點準點起床,跟隨師傅們吃齋念經,竟沒半點困意;
她說第一次覺得素食原來可以這么好吃,一天的時間原來可以這么長;
她說她開始聽《心經》,聽《大悲咒》了;
她說,從前總是想著賺錢,買車買房,卻丟了本心,丟了快樂;
她說她要試著去接納不美好,接納曾經害怕的一切,讓自己真正靜下來;
她說,她感覺到自己的生活在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發展,這讓她覺得很幸福;
她說,她找到了自己的信仰......
聽她說起她與佛的結緣以及自己的認知,心里并沒有很欣慰,相反,我并不希望她過早得接觸這些。老三比我小4歲,20來歲的花樣年華,我希望她可以活得更加張牙舞爪些,金錢,旅行,戀愛,拼搏,泡吧,追星,我希望她現在的生活更多的是被這些年輕的欲望充斥,而不是佛法追求的“平和”。
2
小孩子遇到不好的事情,吵一吵,哭一哭,鬧一鬧,就let it go了。可大人不會。大人往往會習慣性的想要去逃避,去逃避那些不好的情緒,去逃避那些導致你產生不好情緒的人和事。佛,則成了很多人的精神口糧。
我們大部分的人花一生的時間在信仰里,宗教里追求真我,本我,逃避生活中本該面對的責任,情緒,人和事。在生活充滿枯燥的時候,在生活充斥悲傷的時候,我們以為這樣可以獲得解脫,接近幸福。可幸福其實只是一種主觀感受呀,當你真正做好準備的時候,幸福總會如期而至的,我們不應該總想著通過什么方式去擺脫這些負面的東西,因為正是這些讓你產生情緒的人和事,才能幫助你真正的看清自己。
我是個特別沒有安全感的人,在經歷了親人和愛人的相繼離去之后,這種被拋棄的感覺更甚,這讓我總是覺得無處立生。
曾有一度,為了擺脫這種讓人痛苦的執念,我試著學佛。那段時間,我克制自己的欲望,堅持吃素,抄寫心經,靜坐,有時間便去佛教圣地,我以為離佛近一些,我就可以放下心里的執念,得到幸福。
可正如菲姐在《出路》里唱的,
我想找條出路
到底有沒有出路
我信佛
這有沒有幫助
我試圖接近幸福
可什么是幸福
我概念模糊
源于修行資歷尚淺,我最終還是沒能從佛法中找到最終的出路。但那段時間佛法的陪伴卻讓心里的執念在一定程度得到了舒緩,至少現在的我能坦然面對曾經那段難以言說的歲月。
3
雖然現在的我仍舊缺乏安全感。對愛人,對親人,我總是害怕此刻擁有了,下一刻便會失去,這種虛幻的感覺曾一度讓我拒絕接受愛。但佛法的悟道讓我知道,安全感主要還是源于內心,是自身導致的問題。
親人的離開是無法避免的,她一生的功課已經修完,她與你在塵世的緣分也已終結,你去糾纏那些因,不去接受那些果,是一件毫無意義的事情,是自身的問題,我們應該接受這個事實,然后繼續過好自己的人生。
也是那段時間,讓我知道,“一輩子,活得真實才是最重要的”,哪怕此刻再難受,再悲傷,不要去逃避,想哭就哭出來,坦然面對這些負面的東西,坦然接受世事的無常以及親人的離去,坦然接受生活中發生的所有,這便是追求幸福的的最佳捷徑。
現在的我,仍舊會抄抄心經,路過佛教圣地的時候,也會虔誠得拜拜,但卻感覺離佛已經很遠了,因為我還是會吃肉,還是有很多妄念。我想要成為一個事業有成的人,想要未來有能力負擔得起自己想要做的事,比如去到很遠的地方,比如幫助那些想要幫助的人,比如讓父親過上什么都不缺的幸福的晚年生活,你看,我對物質的執念還是很深,這很痛苦,但也在激勵著我不斷地成長。繞了一圈,我還是回到了原地,追求著年輕本該追求的活法。
4
其實很多時候,那些想要接近佛的人,往往是離佛最遠的人,他們自己擺脫不了生活中的痛苦和困惑,便想借由佛法找到出路,得到自我解脫。但佛法不是精神鴉片,更不是靈丹妙藥,如果自己不能悟道,不能從自己身上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即使真的修行,我們還是無法得到解脫。
一位上師曾說過,如果世間法你都處理不好,何談解脫之道?用心生活,坦然面對生活賦予我們的所有或幸福或悲傷的課題,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做的。
佛法,只是一種活法。
正如加措活佛說的:在這個紛繁復雜、充滿誘惑的社會,不羨慕別人,不輕賤自己。安然的,過自已喜歡過的日子,就是最好的日子;活自己喜歡的活法,就是最好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