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家人聚餐,堂弟剪了個新發型,整個人看上去老了十歲。
我問他哪根筋搭錯了,他苦笑著說,上個月和四十幾歲的老板去出差,合作方驚嘆,他怎么帶了個毛頭小子來。回北京之后,一氣之下,他換了一個新造型。
我想起大學剛畢業的時候,自己也是這樣,想方設法打扮得老氣橫秋。不管和自己的心智多不搭配,也要先裝裝樣子再說。
可是,他忘了,幼稚是掩蓋不了的。
記得有一次,老板帶著辦公室的一個姐姐和我去參加客戶的座談會。
這是公司的一個老客戶,和老板交情頗深。邀請我們的目的一方面是通過我們了解目前市場環境,另一方面其實是想給我們介紹客戶。
我心里知道,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即使只是打醬油的,我也一定要好好表現一番。
座談會上,老板和senior姐姐繪聲繪色地講著這幾年投資市場的大環境,下面的大老板們都聽得津津有味。
會議結束之后,老板有事先走,我和senior姐姐留在客戶那里和幾個大佬吃午飯。
吃飯的時候,幾個人閑聊起最近一家新興公司——發展速度很快,很多投資人送錢都被拒之門外,沒想到卻被我們這個老客戶拿下。
大家贊嘆不已,客戶嘴上客套,臉上卻是一副小驕傲。
我暗想,如果不是我老板介紹,這兩家八竿子打不著的公司,怎么可能扯上關系。于是,我想也沒想,就來了一句,“我們老板介紹的肯定沒錯。”
這時,大家把所有贊嘆的目光都投向了我和senior姐姐。客戶急忙堆笑著舉起一杯酒感謝我們幫忙,senior姐姐尷尬地笑著說,“還是客戶的實力雄厚。”
場面就是一個大寫的“囧”字。
回公司的路上,我問她,“我今天是不是說錯話了?”她拍了拍我的肩膀說,“年輕的時候都這樣。”
后來很長一段時間里,每每想起自己邀功的那個幼稚樣子,我都想找個地洞鉆下去。
幼稚的人總是滔滔不絕地訴說自己的功績,生怕別人不知道,而成熟的人卻明白如何悄無聲息地施展自己的影響力。
那些對你心存謝意的人,即使嘴上不說,也會默默地以另一種方式回報給你。
而那些根本不在意的人,即使你說一百次,他也會假裝聽不見。
所以,邀功這件事,真的很幼稚。
講真,一個人長沒長大,從他說話的方式就能知道。
小時候,考了一百分,拿著成績單滿樓道地串,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
可是成人的世界并不是這樣證明自己的。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一輩子都能活出十八歲的狀態,但說實話,你可以試圖保持十八歲的容貌,但千萬不要用一顆十八歲的心和別人交往。
心智不在同一個level,相處會讓人很累。
前幾天,聽Amy說起最近的一件糟心事。
她是個北漂,工資不高,一個人在北京租房,基本是月光。
姑娘是個特別獨立上進的人,自尊心很強,即使吃饅頭啃咸菜,也不管父母要一分錢。她從來不哭窮,只是一到月底就不見人影。只有我們幾個摯友知道,她沒錢了。
她就是這種人,只要自己沒有那個實力,你請客也約不出她來。
眼看著到了年底,聚會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難推辭,她又開始攢紅包錢、給家人買年貨,這對她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
可是,她那個倔脾氣,如果不主動開口,我們誰也不敢主動借錢給她。
昨天,我卻突然在朋友圈看到一條發言,“Amy,我又幫了你一次哦。”然后po出一張幫她賣掉手機的對話圖。
那個蘋果7是她最近在公司年會上抽獎抽到的,是她第一個蘋果手機,她興奮得好幾天沒睡好覺,說打算年三十再開始用。沒想到,讓她賣了。
Amy糾結了好幾天,還是忍不住和那個姑娘攤牌了。她們是特別要好的朋友,如果不是足夠好,Amy絕不會輕易開口叫她幫忙。
我知道,這個發朋友圈的姑娘沒有惡意,只是特別幼稚,總是喜歡讓所有人都知道,她得了什么獎,做了什么大項目,幫了朋友什么忙,然后在各個社交賬戶上散播。
朋友了解她,所以不介意,只是偶爾提醒她稍微低調一點。可是同事卻都對她大有意見。
每次看到她在朋友圈曬出自己跟老板參加重要客戶的晚宴,或者出差去了什么風景秀麗的地方,我都心驚膽戰。同事們看了會怎么想?
有些好事自己享受是福氣,講出來就會成為噩夢。
別人苦哈哈地去老少邊窮地區,你卻拿著紅酒在五星級酒店旋轉餐廳看夜景。
終于,連好朋友也受不了了。
Amy說,有一個幼稚的朋友其實很遭罪。你明知道她沒有惡意,卻免不了被傷害。不說清楚自己委屈,說了又顯得自己心胸狹隘。
幼稚有時候比惡毒更傷人。
誰也不想因為日常里一些無關緊要的瑣事和朋友決裂,但是偏偏有些人總是在小事上讓你如鯁在喉。
叔本華說,“炫耀自己的才華,賣弄自己的精明,只不過旁敲側擊地嘲笑別人愚鈍和無能。”
再寬容大度的人也不會為你的幼稚買單。
有人說,做自己想做的事,說自己想說的話,何必顧慮那么多。
但是講真,你還沒有優秀到可以不管不顧說話的程度。更何況,真正優秀的人從來不會忽視他人的感受,自說自話。
就像人們經常說的,低調才是最高調的炫耀。總是害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有多好的人,真的很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