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東西變熟之前,顏值都比較恐怖,比如豬的肚子”
這里說的豬的肚子,不是說的五花肉,是真的豬肚,也就是豬的胃。中國文字博大精深,豬肚是豬胃,豬的肚子就變成五花肉了,可能豬胃豬胃的叫比較不雅,吃胃吃內臟也不是什么值得津津樂道的事,索性也就改名換姓了。
這次拿出手的是椒肚,紅椒青椒+豬肚。豬肚爆炒前燉了2個小時,爛透的口感融入一丁辣,特別特別的開胃。配合上一碗香噴噴的香米飯,一塊一口,一塊一口,炸開的味蕾分泌的口水如泉涌,縱使碰到顆粒感特別足的泰國香米也能輕松hold住。一不留神,開吃的架勢都沒擺開,兩碗米飯已下肚,飽嗝都不帶打的。
(嗷嗷嗷)
廣式早餐愛吃豬肚,都是蒸籠里面蒸的,擺放整齊,筷子拿起一條,然后蘸上辣椒油,嗯~~~破費啊。(哎喲,想著想著口說都流了)。
好吃的豬肚,沒想過動刀。我也有時候也好懶,吃過了豬肉,就沒有什么欲望要看豬跑了。但這次破例早起逛了超市,才發現了意外。都說早起的鳥有蟲吃,逛著逛著看見了豬肚,喜出望外,也就買了。
第一次對豬肚動刀,豬肚滑不溜秋的,跟個大口袋一樣,能裝的的東西真的太多了。語文課本說是長相肚子能撐船,說的是氣度。而名菜豬肚包雞,一個豬肚都能塞下一整只雞,說的就真的是胃量了。不過也難怪,豬的每天吃了就睡,睡醒繼續吃了,肚子不大才怪。
下刀之前研究了一下豬肚的做法,煲湯的居多,典型的代表是廣州豬肚包雞和臺灣四神豬肚湯,其他的做法比較少,基本就是小炒,魚龍混雜的。我第一次做豬肚,想煲湯又沒有好的煲湯煲,所以索性來一次爆炒豬肚了。來上菜:
說說做法(以下圖片顏值不太高,想學做豬肚的就看一下吧~)
豬肚的處理是關鍵,豬肚處理不好,后面做的再破費(perfect)也白費。因為豬肚的味道真的很重,重到你吃的時候都能感受到豬胃里的翻江倒海。所以別讓你的YY惡魔占據了上風,把重口味扼殺在搖籃里,一定要把豬胃給洗干凈了。
PIC準備開炮
1擺開陣勢,跟著我。準備一個大盆、粗鹽、白醋、生抽和面粉,還有一把大刀。
首先先用大刀刮豬肚的表皮,把表面的粘液刮掉,特別是黃色的部分。刮完一面后,把胃反過來再刮,盡量刮遍每個角落,最后清水沖干凈。
2、接下來要進行四步搓。先用粗鹽搓洗豬肚,洗衣服懂吧,用洗衣粉搓洗衣服的姿勢,正面和翻面都要搓,戳到鹽的融化為止。最后清水沖干凈。然后用白醋、生抽和面粉輪番轟炸,搓到豬肚不能自理。最后拿起來聞聞,是不是聞到了香味了~
3、水煮沸后,把豬肚放入。倒計時2個小時,煮吧煮吧煮吧~,20分鐘左右把豬肚取出來,切成條段,然后繼續丟到沸水中煮(條段更容易煮爛),到時間后乘出來備用。
4、青椒紅椒切段。適當油,蔥姜蒜起鍋,把椒放入,翻炒3分鐘,然后加入乘涼備用的豬肚,繼續翻炒。
5、白糖、鹽和雞精調味,還可以加入一點白酒(可選),燜煮10分鐘,入味差不多后出鍋,大功告成
第一次的味道絕對三道扛,不枉費我搓豬肚花了那么長時間。
WQ說:“你這指力不錯啊,搓衣服懂吧,道理是相通的(嘿嘿嘿.......)”
我說:“!#¥%……&*”
我 ,是一個會講故事的廚子
和你說溫暖的故事&好玩的食譜
第 106 篇美食
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留言聯系
Photo by 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