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時候太任性,總喜歡穿了鞋子去遠方”
“成熟的時候有感傷,才明白相聚一次是不易”
1
小時候,一家人時常圍著一張桌子吃飯,爸媽、我、哥哥,兩個姐姐,六口人圍的滿滿的。我總是把筷子拿得長長的,媽媽笑著,說了句玩笑話,“筷子拿的長,嫁的遠”,不懂是什么,低頭看了一下兩個姐姐,筷子拿得都挺長,我的卻是最長。
“筷子拿的長,嫁的遠”,時至今日,離往日的情景已經過去了十多年的歲月。我們姐妹仨離家都挺遠的,一個在長治,一個在杭州,而我在廈門。
以前太任性,并不懂得能待在父母身邊是多么一件難得的奢望,總是鉚足了勁往外跑。大學時,我在烏魯木齊上學,離家更是千萬里。每年只敢回一次家,在過年的時候,一大家子才能聚到一起。
爸媽對于我們是放養的,工作、大學在什么地方,向來都是我們自己做主。選擇了自己想在的城市,一次次遠離了那個內心深處的地方——家。
什么是家呢,唯有家中老媽媽和老爸在的地方,才是家,那里有最為牽掛著你的人,也是這個世界上跟你最親密的人。
工作三年了,姐妹仨相繼著在工作的地方成了家,我在廈門也有三年多了。回想起在廈門這三年,和在烏魯木齊的四年,日常的假期從來沒奢望過,能在春節的時候回趟家就不錯了。而我是最遠的,每次都是折騰,二姐坐高鐵三個小時能到家,大姐也差不多,而我呢,一天的時間輾轉能到家就不錯了。
對于遠行的孩子來說,想回趟家,更是難上加難。上大學時,還能肆意的在家待上一個月;工作了,每次就那么三四天,春節放7天假,加上來回路上的時間,三天在路上,四天在家里。
年輕的時候不想家,成熟的時候想起家總是清淚兩三行,對著電話強忍著哽咽道:“媽,我挺好的,你們要吃好吃的哈。”
2
我們姐妹仨只能算得上是遠行的孩子,并不是遠嫁。背井離鄉,工作在哪里,也就把家安在哪。對于我們這一類人來說,什么是家呢?走出原生家庭,在陌生的城市里,有個牽掛著你的人,不大不小的地方,也就是家了吧。
相較于遠行,還有另一類人不同,她們是遠嫁。
沒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永遠不離開自己,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可是這壓根不可能,長大了,才不得不接受一次又一次小別離。鳥兒總要學會飛翔,孩子要出去闖,又有哪個舍得他就在家里待著呢?
小諾跟我說,她很苦惱,愛上了一個人,要不要因為父母而跟他分離呢?親情和愛情是選擇題,總要取舍一方,選擇另一方。其實小諾稱不上是遠嫁的姑娘,只是她的父母太過不想她離開自己了,她媽媽恨不得自己女兒就在自己家樓下,時常還能串個門什么的。
小諾和男友是大學戀愛,感情很好。男友是家中獨子,也算是小康家庭;小諾不是獨女,還有一弟弟;兩家離得不算遠,車程兩個小時。這前一陣中秋節,小諾男友要前去拜訪,她爸媽死活都不同意見面。
“YIBAO姐,我怎么辦,好怕自己堅持不下去。我現在不能跟媽媽提這事,一提她就生氣。她不讓我嫁到外地去,說是找了個外地的很丟人。她不承認我男友,我們倆都是偷偷摸摸的見面。”
被父母反對的婚姻,有一種是即將遠嫁的姑娘。父母的疼惜可以理解,總希望兒女能在身邊,時常伴左右,也能享受天倫之樂。可是對于小諾呢,找個自己喜歡的不容易,家境也相當,關鍵是人好。
我給予小諾的建議,倘若男孩人真心不錯,家人也通情達理,你們結婚了不住在一起,可以考慮繼續努力,征求爸媽的同意。
什么是最好的婚姻?男人疼惜,你們可以有自己的生活空間,不受雙方父母所干擾,能有權力為自己的事做主,這才是有了自己的小家。
3
以前看過很多文章,女孩子最好不要遠嫁。這里有一個小的誤區,關于遠嫁,最關鍵的是,你嫁的男人是不是值得,這一點要自己擦亮眼。
其實婚姻沒有什么所謂的完美和不完美,一切也都是相對而言。
關于遠嫁,倘若你不夠堅強,還是趁早選個離自己近的。你要嫁給什么樣的人,并不是嫁給他的家人,相對而言,你們都是各自從原生家庭走出,組成自己的家庭。沒有誰想離開自己的家,可是我們長大了,總是會面臨太多太多別離,這就是生活。
親愛的姑娘,如果你愛上了一個男人,即將面臨遠嫁,有幾點建議我想告知:
(1)這個男人要靠得住,不是媽寶男,可以獨立的生活和承擔責任
媽寶男,絕對要遠離,太聽自己媽媽話的男人,很容易顛倒是非。倘若自己男人都如此,女人更容易陷入自己想入非非的牛角尖。
(2)婚后如果可以,一定要自己住
如果是遠嫁,更要自己住,不要和父母同住。遠嫁的姑娘,如果跟男方父母同住,對于他們來說你自然是外人。為什么是外人,很明顯,你是嫁進來的,這是你婆婆的家,你婆婆是女主人,你不是。
新生家庭是在有自己家的前提之上,跟父母同住,由于兩代人的生活習慣差異,總是會出很多家庭矛盾。
(3)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圈子
如果是選擇遠嫁,一定得有自己的生活圈子。經濟上你是獨立的,有工作,并不是家庭主婦。女人有一點通病,太閑總容易胡思亂想。整日的在老公的圈子里,一出現矛盾,就會很激化,覺得自己沒家了。兩個人出現矛盾,身邊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這個時候就開始想自己娘家了。
其實無論在哪里,都是一樣的。被父母干涉太多的婚姻,大抵是不幸福的。父母是為我們好,可是兩代人的生活方式是不一樣的,教育差異、父母的固有化管控,你很難在生活上有自己的主動權。
無論是遠嫁還是遠行,有個很重要一點,我們都在想要自己的生活圈子,在自己的生活上有一定的主動權。為什么要跑那么遠,跑的遠點,你就管不到我了,有一種潛在的逆反心理。
其實仔細想想,不難發現,我們一直在爭取自己生活的主動權。
4
人無論在哪里,都需要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和歸屬感。人是害怕孤獨的,這日子那么長,成天里你們兩個人大眼瞪小眼,日子久了再深的感情都會膩。
為什么遠嫁的姑娘大都是不幸福的,如果沒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圈子,人生地不熟,會很容易把自己想象成是個外人。我就是個外來者,這里沒有我最親近的人。這個時候,如果自己的老公還不向著她,就會覺得自己很虧,我為了你遠嫁,你還如此待我,所有人拿我當外人,你也不關心我。成日的這樣想,你覺得自己會幸福嗎?
倘若是如此的姑娘,我勸你最好不要遠嫁。
這個世界上無論在哪里,你都不可相信一個男人,直愣愣的就靠在他身上。這是不可能的,無論你選擇誰,多好的男人,這個男人有多可靠,你都得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和主動權,而不是一味的為了男人付出,還告知天下說自己大公無私。
與其說,你對遠嫁后悔了,不如說自己無法去獨立,去融入周旁的生活圈子。
你真得懂的自己需要什么樣的生活嗎?
你渴望著自由,可是能自己擔的起生活的責難嗎?
你不想聽父母的話,可是你能不需要父母的幫助嗎?
以上有一點做不到,都最好不要選擇遠嫁,即便選擇了,也是自討苦吃。
我和男友算遠行,都在廈門定了居。兩個人打從出了校門,能自己掙錢了,就沒在伸手跟家里要過一分錢。就連買房也全是靠自己,想過什么樣的生活,兩個人商量著來。在小縣城生活又不是你想象,你總要長大,總得離開家。想要孩子就在你身邊,可是你能固執的耽誤他嗎?這是不可能的。
沒有誰想跟家人分離,可是生活圈子你所選擇的,是否是你所想象。遠嫁的姑娘,這點你可要考慮清楚了。
5
無論是遠嫁,還是遠行,如果你想去追逐一片天空,總是不得不離開家,這就是現實,也是沒辦法的。
在外面混的時間長了,你會發現那個在小鄉村的家已經回不去了,哪怕在家里有時間待上十天,你也待不住了。生活圈子和工作圈子,你所適應的都變得那么不適應,你會發現,原來我已經不屬于這里了。
而對于遠嫁的姑娘,我想告誡:
如果男人靠得住,公婆通情達理,你有自己的生活圈子能獨立生活,你們也有自己的房子,OK,你可以選擇遠嫁。
如果你只看愛情,說因為這個男人愛你,你要嫁給他,那好吧,我可以斷定,你壓根不會幸福。
你把自己一生的幸福絕對性的壓在這個男人身上,你什么都不會得到。哪怕有幾年幸福的日子,久而久之,你還是會后悔自己的選擇,你會后悔自己遠嫁。
永遠不要把一生的幸福壓在一個男人身上,我們是要跟一個愛自己的男人結婚,也要愛他,但他不是你生活的全部,他只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
以前看過這樣一句話,人非要當父母了,才知道不能遠離,可我們更多只能是感慨,我們總要離開家。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生活不能兩全,我們總要習慣性地長大,而后不斷的離開自己的父母。
哪怕將來我們身為人父人母,也必然是如此,孩子要奔前程,你我怎能攔著?一樣的道理,無論是誰,總有各自的歸屬。好生孝順自己的父母,好生對待自己,好好的生活。
無論是遠行,還是遠嫁?想幸福,想為自己活,可要擦亮了眼睛,靠自己。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