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法號/阿基米德艙/陳瀅·118
一、今日完成
1.收聽晨間導讀
2.閱讀《心理學和生活》第7章:學習與行為分析
? ? 態度影響行為,行為帶動內在的改變。從某種程度上說,行為就是態度的產物。從行為可以推斷出一個人的態度,行為又是態度的反映,其相輔相成。
? ? 我的孩子暑假前做數學題經常有畏難情緒,碰到比較難的應用題總想繞題而行。畏難情緒是因為學習態度不端正,從而直接導致避難題不想做的行為。后通過不斷的引導和一個個數學小問題的解決和累積,孩子在做題方面越來越自信,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每一道題他開始慢慢學會自己去思考,找資料,一個假期下來有很大的進步。態度直接影響到行為,通過行為引發了孩子內在的改變。
? 態度是行為的決定因素,也是預測行為的最好途徑。船長告訴我們的“立即行動——技能訓練——負向調整解釋風格——正向內歸因”,我還在學習當中。最近,對于婚姻這塊思考頗多。我和先生一直感情很好,三觀相似。但最近發生了一些事情,讓我感覺不到我是被他真心接納、被尊重的,在他心中,我不是最重要的。我的焦慮情緒與日俱增。我的防御系統開始啟動,反擊、投射。我對我先生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的我心甘情愿的為他付出,為這個家付出。像買菜做飯這種瑣事,我都是邊聽音樂邊完成的,然后看著所愛的人吃個光光,當時的感覺是種莫大的享受。現在我的態度發生了逆轉,我會想,既然你不在乎我的感受,不把我放在你心中最重的位置,我為何要在乎你的感受呢?我也不必將你看得如此重要。這樣的想法導致我對他態度的改變,從而是行為上的冷淡。我知這樣對家庭的幸福無益,但就是不想。我知要克服這些不想,好好溝通、好好相處,但內心很排斥。當然,也很苦惱。 極少看劇的我晚上看老師講起的《瑯琊榜》,感覺心緒好多了。
? ? 我應該如何讓好的行為來引發我好的態度,最后引發我內心朝好的方向去改變?我還不知。立即行動——技能訓練——負向調整解釋風格——正向內歸因是個方向。我要逐一梳理,悟。今晚真要好好想想。
? ? 梅拉尼·克萊恩提出攻擊性和愛是心理組織中兩種基本的力量,攻擊產生分裂,愛將心理組織重新聯合起來。“所有的人都必須面對的非常神秘的事情之一就是愛和仇恨——我們個人的天堂和地獄———兩者是無法截然分開的。”愛也好,恨也罷,難過也好,傷心也罷,只不過是行為和態度產生的混合物,一切主料其實在于自己的信念配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