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花開了,又是一年畢業季。
畢業,意味著人生一個階段的結束,另一個階段的開始;畢業,也意味著,離開曾經在一起學習生活的那些人,去認識一些新的朋友。
這是一個惆悵與期待相交雜的季節。
記得高中畢業后,我進入了一間小小的院校讀書。因為是第一屆,學生只有兩個班共100人,其中女生只有21人,在這群正處于18、19歲的花季少年中,雖然備選對象非常有限,卻有幾對在第一學期就迅速對上了暗號。
剩下的人,則如同打不開密碼的保險箱,即使一方想打開保險箱,卻因為屢次密碼錯誤而不得不作罷。有些人,則連打開保險箱的興趣都沒有,所以,也就在各自的軌道上運行著,默默觀察著那幾對攜手同行的人。
在一個女生只有21人的學校里,有那么5、6隊配對成功,也算是高機率了吧。不過畢業以后的幾年,我們再次相聚時,聽說只有一對存續下來,而且這一對,兩人是老鄉,畢業后雙雙回去建設家鄉。
至于其余那幾對,畢業就意味著結束。即使有余情未了的,一年、兩年仍然藕斷絲連,但終究敵不過歲月這把飛刀靜靜一揮,把情絲砍斷。
那時的愛情,青澀而美好。不能說即使沒碰過手指,也可以思念一生這么夸張,但幾乎每一個人都抱著“初戀就是自己的一生鐘愛”的態度去戀愛。
其他人,雖然沒有戀愛,但相信大多數依然抱著“擇一棵樹,相棲到老”的心態去期待愛情。因而寧愿孤獨也不愿去嘗試對不上味的愛情。
記得剛參加工作時,有一次,單位計生辦要搞一次計劃生育宣傳活動,聯合了團委,舉辦一次“試婚,是否有利于婚姻幸福”的辯論比賽。抓我們幾個剛畢業的小白參加比賽。
現在回想起來不禁啞然失笑,那時,在賽場上,我們這群還沒嘗試過婚姻滋味年輕人,在正方和反方的陣營里辯論得面紅耳赤。
早已不記得孰勝孰負了,只記得,正方中的一名隊員,即認同試婚有利的婚姻幸福的那一方,在結辯陳詞時,引用了名人的名言說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沒有經過實踐的婚姻,怎么知道就能幸福和諧到老呢?”
此言一出,臺下觀眾嘩然大笑,正方的支持者們更是狂熱地鼓掌。
時光流轉,現在,已經不需要去爭辯試婚的利與弊了。如果你讀過大學,沒有談戀愛,人家會懷疑你心理是否健康;談過戀愛沒上過上床的,別人會覺得不可思議,懷疑你們是否真正戀愛過。
網絡上說,這是一個上過床也不一定有愛的時代。愛情變得如此泛濫又如此珍稀。
現在的校園戀愛,更多的只是人生中愛情實踐(還達不到試婚的程度)的一部分。你如果硬要把它看作是廝守一生的真愛,很可能會讓自己受傷。
一個朋友的兒子高中畢業后,仍然苦苦沉迷于高中談了兩年的同級長腿女生的愛情。而同齡男女中,女孩幾乎永遠較于男孩早熟。此時的長腿女生,己在大學迅速進入新軌道,迎接新生活,身邊不乏追求者。在她心里,高中時代的愛情,早已隨風飄去。
而這個男孩子,在一段時期陷入昔日的愛情,難以自拔,如同電影《盜夢空間》中的女主角般,在美妙而虛幻的夢境里不愿醒來。以至遠在北京上大學,卻時常失魂落魄地飛回廣州,只為見上長腿女生一面。
沒有什么比看到一個青澀男孩被愛情折磨得不可自拔更讓人心疼的了。
所幸時間是治療失戀最好的藥方。現在,男孩子找到了另一半——另一個長腿女生。告別了這一次刻骨銘心的愛情,男孩子終于長成了大人。在媽媽眼中的兒子,已經是一個有主見、內心堅強的大男人了。
戀愛,是一節成長課。鈴聲響起,有的課可以延續,有的則已結束。
而我們經歷過的那些人,大都成了生命中的過客,正如歌手樸樹唱到的那樣:
*那片笑聲讓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兒
在我生命每個角落靜靜為我開著
我曾以為我會永遠守在他身旁
今天我們已經離去在人海茫茫
他們都老了吧
他們在哪里呀
我們就這樣各自奔天涯
有些故事還沒講完那就算了吧
那些心情在歲月中已經難辨真假
如今這里荒草叢生沒有了鮮花
好在曾經擁有你們的春秋和冬夏
他們都老了吧
他們在哪里呀
她們已經被風吹走散落在天涯
......
大學畢業后,工作的工作,考研的考研,出國的出國,各奔前程。
如果雙方都一致情比金堅,為愛情共同付出,排除萬難也要走在一起,那么,這是一個美好的結局。如果有一方為了各種各樣的原因,特別是前途, 說:“我們分手吧!”那么,放手就是得體的選擇。忍住胸口的疼痛,說聲再見,給對方一個優雅的背影,把眼淚留給自己,這就是堅強。
因為,人的一生,對許多東西可以執著,比如學業、比如事業,但最不可強求的就是男女之間的愛情。否則,對愛情過于執著的你,有一天會發現,那個曾經在你心中的紅玫瑰竟成了墻上蚊子血,而白玫瑰則變成桌上的米飯粒。
學會放手,有緣的話,說不定山水又相逢,再續前緣。
無論如何,那個曾經與你朝夕相伴的人,是幫助過你成長的人。因此,不再眷戀,更不要怨恨,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