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奔跑的五花肉
歸家已有數日,每每聽到父母念叨在外面工作的孩子還沒回來時,心里總會有點莫名感觸。一句話不管路有多遠,工作有多忙,家還是需要回的。盡管回家之后各種被相親,各種被嫌棄,各種不自由。接下來的三個故事,是我回家兩天之后所見所聞。
故事一 ? ? 我還有幾個可以跟你們團聚的年夜飯
下午5.30 ,太陽正落山的時候,我們家在吃飯。同一村子的張奶奶踱著步子來找奶奶玩。張奶奶的腳步很重,泡沫鞋底緊貼著地面,與地面呲呲作響。張奶奶上來就是很羨慕的眼神:“喲,李奶奶,孫兒孫女都回來了?”
奶奶:“是的呀,昨天剛回來的。來來,坐坐。”奶奶一邊說著一邊把別處的板凳挪到張奶奶跟前。
張奶奶:“不用這么客氣的,我只是出來逛一下,逛一會就走。”說著,奶奶便跟老爸說拿支煙給張奶奶抽,因為張奶奶也是個老煙槍。老爸起身就拿煙去了。緊接著,奶奶又遞給張奶奶一個昨天從街上買回來的包子:“這是我孫女昨天專門去街上買的,芝麻餡的很好吃,我都吃了好幾個。”
張奶奶:“哇,你們家孫女真孝順。我不吃,不吃,只是出來逛一下,又不是來蹭吃的。來一趟就給我東西,那我豈不是要把你家東西蹭光了。”張奶奶一邊說著一邊把接過去放在手里的包子還給奶奶。
奶奶:“沒事沒事,我家里多著呢,你吃吧。”奶奶邊說邊給推搡回去
張奶奶:“真的不用了,我有得吃又不是沒得吃。”見奶奶不肯接受,張奶奶就徑直走到家里桌子跟前,把包子放在了桌子上。“哎,真羨慕你啊!”
奶奶:“是啊,昨天孫女又給我買了兩條褲子,因為怕我洗衣服冷,又給我買了洗衣機。”
張奶奶:“真孝順,李奶奶你真是修來的好福氣啊。”
奶奶:“沒有沒有。都是孩子們懂事。昨天孫兒孫女還各給了我300塊錢呢!”奶奶又無止盡地向外人談論她的好福氣。而張奶奶在一旁聆聽,一直在點頭。
忽然,奶奶畫風一轉:“你們家兒子沒回來?”
張奶奶:“沒呢,都不知道回來。哎,去年就沒回來,今年還不回來。我死了他們都不知道回來”
奶奶:“別這么說,可能他比較忙”
張奶奶:“忙什么忙,忙得自己老娘都忘記了。”
奶奶:“哎,能有啥辦法,孩子大了,不像小時候了。小時候都栓在自己身邊的,長大后就飛了。”
張奶奶:“是啊,他們一家三口全在外面過年。就留我這把老骨頭在家。我有時候想想還不如早點走掉,省得這樣失落。”
奶奶:“不能這么說的,可能孩子們真的很忙。”
張奶奶:“哎,太晚了,你們吃吧,我先回去了”
奶奶:“多坐一會吧。”
張奶奶:“沒事沒事,我回家,你們吃。”語氣凝重而失落。
張奶奶回去了,離去的背影在冬日夕陽的映襯下顯得格外滄桑,呲呲的腳步聲也慢慢消失不見。這一年其實是兒子媳婦沒家過年的第4年了,每年張奶奶都是很盼望著孩子能夠回來,買好了年貨食材,家里也擦得干凈,就等著兒子媳婦回來過年。但是每次等來的都是孩子各種理由的加班。
其實張奶奶就是想要一餐可以一家人圍著吃的年夜飯,因為她也不知道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她還多少個可以和兒子媳婦團聚的年夜飯。
故事二 ?你的陪伴才是治愈我老年癡呆的最佳良藥
劉奶奶和劉爺爺是我們村村東頭一對留守老人,兒子和兒媳也是早年出去闖蕩,女兒也遠嫁到東北。奮斗小有成就,便在大連買了房子安了家。兒子和兒媳自從去大連之后就再也沒回家陪他們過過年了。因為劉爺爺有退休金,兩個老人也是衣食無憂的。因為劉爺爺很早之前是在廠里干活的,所以有退休工資。但是恰恰是因為衣食無憂,所以兩個老人不勞作,久而久之,加之年齡將近快90,身體代謝緩慢,人的精神狀態也一年不如一年。前年回去的時候,劉奶奶已開始出現老年癡呆癥狀。跟人聊天,上一秒剛講過的話,下一秒就忘記了。還會問些有的沒有的事情。在大冬天下雪的時候,就穿著短袖在雪地里走來走去。把從她家門前經過的人罵了個遍。第一年,劉奶奶的兒子和女兒知道情況后,有回來看過他們但還是于事無補。去年過年,女兒不舍父母越變越差,就干脆來老人這里過年。但是就在年三十,劉奶奶女兒做好了年飯,準備開吃的時候。劉奶奶突然對著自己的女兒大罵:“你做這么一桌菜干嘛?你想毒死我啊?”劉奶奶面目猙獰。
女兒:“我怎么會想害你呢?你是我的親媽啊。”
劉奶奶:“你不是我女兒,我沒生過這樣的女兒,你都從來沒管過我,你給我滾出去”說著,劉奶奶就起身,拼命把女兒推出去。
女兒:“媽,你不要這樣,我是你女兒啊。”
劉奶奶:“我沒生過你這樣的女兒,都不回來看我。你給我滾出去。”女兒見狀只好在劉奶奶的推搡之下退到門外。然后劉奶奶把大門一推,用栓子栓緊。“你不要再回來了!”女兒哭得已經泣不成聲。
劉奶奶:“你要哭走遠點哭,三十別再我家門口哭,晦氣!”
女兒:“媽,你開開門,我沒有不管你,嫁得遠沒辦法”大年三十把自己遠道辛苦來陪伴自己的女兒拒之門外,想想女兒是什么心情?如果劉奶奶沒有老年癡呆,我想她絕對不會也舍不得做出這種事情。
而今年,為了讓兩個老人不孤單。女兒離開自己的家帶著女婿一起過來陪他們過年。太陽正熱的時候,女兒給兩個老人燒熱水洗澡,又給劉奶奶洗頭和剪頭發,看著劉奶奶很是一副很享受的表情。在女兒的悉心照料下,老人家的病情也穩定了許多。
有時候父母需要的可能不是物質,只是你的陪伴。
而村子里,像這樣的留守老人很多。期盼回家的眼神,讓人擔憂。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距離已不再成為回家的障礙。而是因為心的距離遠了,所以就顯得距離貌似是個很大的障礙。在物質主義為上的今天,其實人的內心需要更強大的精神力量來維系彼此的關系。因為他們老了,剩下的日子不多了。為什么逢年過節,你可以給客戶或是朋友發消息祝福,卻不能打個電話回家問候家里的人呢?忙只是你不愿意表達愛的一個借口。固然做不到常繞雙膝,但是盡量能擠出更多時間來陪伴他們。在一篇夜讀文章里看到這樣一句話“一個真正成功的人,不是張口閉口幾個億的估值,轉身又極不耐煩地掛掉家人電話,而是清楚什么時候該工作,什么時候該陪家人”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的留守老人在2010年就達到13.3%,遠超世界平均水平。專家預計未來30年,世界老齡人口比重將上升10.8個百分點,而我國將上升21個百分點。希望每個人都盡自己一份綿薄之力去溫暖在老家的父母或爺爺奶奶,他們比我們更需要愛和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