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邀請到了中國青少年管理中心,著名的家庭教育培訓導師曹萍老師給我們授課,在培訓開始提出了四個問題,引起了我的沉思。
1.成為家庭指導師是我的選擇嗎?
2.在家庭教育領域里,我要充當什么角色?
3.如何提升自己的成長速度?
4.什么阻礙我前行?
從我內心來說我自己特別喜歡家庭教育指導師這份工作,因為我也是從困苦中爬出來的,得到了很多老師的幫助,指導。我自己的經歷讓我明白了很多的家庭,父母,孩子需要我們去幫助,所以我自己有很強的使命感,內心有一股責任感,作為老師我應該成為他們的人生導師,所以我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升自己,讓自己成長,這樣我才能更好的為他人服務!在成長的路上肯定會遇到很多的障礙,我們要學會做生命中的減法,掃清路障,堅定信念,看到遠方的自己!
讓自己成長的路徑是什么呢?我們應該從哪兒切入?作為家庭指導老師,我們要不斷的進行知識的學習,儲備,能力的提升。最起碼要了解各個年齡階段的生理和心理的特征,這是最基本的知識,面對不同的問題才能根據他們的特征進行解答。同時根據大腦的不同分工,去了解他們的不同,尊重每一個生命,讓他們成為真正的自己。
同時曹老師現場領著我們做了訓練,如何能夠快速去記憶,可以采用大腦的不同功能,借助與形象直觀的方法速記多元智能的八大功能:數理邏輯,視覺空間,音樂,語言,內省,人際交往,身體運動,自然觀察,大家兩遍就把知識點記住了,看來學習什么都要方法,走心才是最重要的!
作為家庭指導師,最基本的功底就是溝通的能力,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欠缺不足的地方,曹老師領著我們學習了她總結的方法,特別的有效。溝通五步法:
1.客觀描述事實,回歸當下
2.說出我的感受,表明態度
3.探索他的需求,看到本質
4.提升他的能力,找到方向
5.制定新的計劃,解決問題
讓我有種提升的感覺,溝通五步走好了一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為了讓我們有更好的印象,曹老師現場提出了一個問題,沒有想到成了我們現場版的教育素材。一個孩子打架得問題,為什么打架?孩子說因為同學沒事找事推了他一把,他就上去給了同學一腳,把同學踹地上了。老師問:你怎么想到了去踹他?孩子說:我爸爸說了,別人發我我就要打他,否則被別人打死了就沒法去告訴老師了。曹老師問:你還有別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嗎?孩子說沒有了,就是要打回去。老師問:如果你遇到了一個特別混,力氣比你大的人怎么辦?孩子說那么得打,往死里打!孩子活生生的給我們上了一節課,這就是我們當下一些家長的教育,讓我們更加重了自己的使命感,太多這樣需要我們去引導幫助的家長孩子了!如果不及時的調整,孩子就行成了遇事就武力解決問題的方式,不會去思考自己,內關自己,總是找理由找借口甚至撒謊等不好的品質,對孩子的發展是不利的!
今天對我感觸很深的兩大問題就是孩子打架我們如何去引領孩子,如何去和孩子的家長溝通,才能幫助到孩子更好的健康的成長!
還有個感觸比較深得就是一位老師的提問,她能不能走指導師這條路,能走多遠?老師指出了她的問題,要想做好一名家庭指導師,首先把自己的生活經營好,把自己活的開心快樂起來,才能給別人帶來快樂幸福,傳遞正能量。如果為了付出而付出,做事而做事,那就走偏了方向,只有方向對了,才會走的更遠更好!
我的困惑就是咨詢師個講師有什么具體的區別,如果有講師這條路,我應該如何去成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