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喜歡這本書。這不是一個明星的自傳,而是一個老實人的真情告白。
這本書的“核”是:行走的意義。行走是一個不斷發現自我的過程。其實談戀愛、旅行、交友、學習,其中雖自有意趣,但是倘若脫離了“自我”的存在,終不過一個空殼子、亮皮囊罷了。在路上看風景只是旅行,在路上審視自己才是修行。只有勇敢的人,才敢去直面自己的內心,剖析自己表面行為下錯綜復雜的情緒。
你去看,佛道的覺知和觀照,構造主義的內省,人本主義的心流,頗有共通之處,大家追求的東西是一樣的。
“我站在海拔四千三百米的山峰上,俯瞰四周。遠方的拉薩像一幅精心描繪的壇城,如夢如幻。近處色彩鮮艷的經幡鋪天蓋地懸掛在我們曾走過的山脈間,在風中自在飄搖。湛藍的天空下,偶有蒼鷹從頭頂飛過,劃入云間,翱翔的姿態像一個自由的勇者。”
第一次見識有人描述西藏。那般真誠自如的告白,翩若驚鴻銜夢來,倏然之間仿佛連我也站在仰望高山之巔的人群里。我盯著那個世人眼中尊貴的男人,瞥見他因“禁言”規則被打破而怒氣沖天,那微微掀起的衣角和猙獰扭起的嘴角,像極了一頭不斷被紅布引誘的公牛。那一刻,我無法將他的形象,與聚光燈下那個優雅清貴的男人聯系到一起。是誤看了這個男人罷,眼前暴怒之景,或許才是他難掩之姿吧。
自卑、敏感、內向、完美主義、過分嚴苛。這哪是燕西,根本活脫脫一個于地獄盤旋而上的鬼王,裹挾著壓抑和殘虐的氣息。
激烈爭吵無果后,學生們沉默地坐在桌前。突然一聲巨響,一個略微模糊的身影沖進門,對著稚嫩的臉龐,開啟真心的告白。
今日貴為西裝革履的影帝,腳下所踩之紅毯 自是一片雍容華貴的暗紅 。可時光倒溯,這紅原是昔日打坐少年身下,暗淡無光的一塊潮濕地毯 。貧苦少年自山城而出,誤打誤撞卷入演員之路,何曾想一朝被成功和名利的滔天巨浪席卷。
天賜極運,并誰都泰然可當。陳坤開始了3年迷茫、掙扎、反思,重拾年少的打坐之習,并生發出11天徒步西藏的愿望。
感恩、善良、自省、責任、堅守也是他。他不是什么符號般的存在,他是他自己。
所以這也是一本能了解陳坤的書。了解一個普通人波瀾起伏的內心,與參透人生哲理相比,何嘗不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