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國王為美麗的公主開宴會,有個士兵在一旁站崗,看到公主經過他面前。公主是一位絕色佳人,士兵立刻愛上了公主。
但卑微的士兵怎能配得上國王的女兒?
后來,士兵終于設法接近了公主,并告訴公主自己已經深深愛上了她,沒有她就活不下去。公主被他的深情打動,她告訴士兵:“如果你能在我的陽臺下,日日夜夜等我100天,那么100天之后,我就是你的。”
于是,士兵開始在公主的陽臺下等待。一天,兩天,十天,二十天……公主每晚都從窗臺上看著士兵,但無論風霜雨雪,士兵都不舍晝夜地守在那里。鳥兒停在他頭上,蜜蜂蜇他,他都一動不動。
但是在第90天的時候,士兵變得蒼白而消瘦,雙眼不聽使喚地流下眼淚,他快支持不住了,連睡覺的力氣都沒有了……這一切都看在公主的眼里。
最后,到了第99天的晚上,士兵站了起來,提起椅子,走了。
這就是《天堂電影院》里最經典的公主與士兵的故事。
《天堂電影院》這部電影自1988年上映以來,從最開始的票房失利,到后來連續兩次25分鐘的刪節,到1990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戛納電影節評審團大獎、金球獎的榮譽無數,再到成為電影史上的不朽傳奇,整個過程可謂一波三折。
時至今日,這部電影早已成為許多電影愛好者心中“一生最愛的電影,沒有之一”,其魅力可見一斑。其中公主與士兵這個故事,也成為其中最令人津津樂道橋段。
故事講述了在意大利西西里島的一個小村子里,古靈精怪的小多多與“天堂電影院”的老放映員阿爾弗雷多因為電影成為了一對“如父如子”的忘年交。阿爾弗雷多引領著多多不斷成長,使其從一個對電影放映好奇的孩子,最終成為一位享譽世界的導演。故事以阿爾弗雷多與多多的友情、多多與艾琳娜的愛情以及電影的發展史為三條線索,洋溢著濃濃的懷舊之情,探討了愛情、友情、親情、還鄉等諸多人生母題,也是導演托納多雷對電影與電影人一次最崇高的致敬。
毫不夸張地說,每一個熱愛電影的人,都會有沖動為這部電影寫點什么。
記得大學選修《影視藝術基礎》這門課的時候,第一堂課就是鑒賞這部在當時看來“乏味冗長”的電影。那是我與《天堂電影院》最初的邂逅,并不算美好,直到多年以后,它成為我第一部看了10遍以上的電影,也成為我嘗試“真正理解一部電影”最初的啟蒙。
不過,也正是因為它實在太過經典了,各路專業人士都對這部電影進行了很細致的解讀,再提出什么“新的看法”似乎頗有些不自量力的感覺。然而,我還是愿意鼓起勇氣為它“不自量力”一次,感謝它,也感謝電影這種藝術形式,帶給生命的感動與美好。
對于公主與士兵這個故事的解讀,網上可謂眾說紛紜。除了這個故事本身的意涵豐富外,也與一些外在因素有關。
首先,這部電影其實存在過三個不同的版本,即導演剪輯版(173分鐘),初次剪輯版(155min)和最后獲得奧斯卡獎的國際版(123min)。
之所以會出現三個版本,乃是因為前兩個版本在公映后反響不佳,因此制片方與導演不得不進行大幅度的刪減,以加快影片的節奏。其中最為流行的123分鐘版本與173分鐘版本,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后多多與艾蓮娜最后重逢了,前者則再也沒見到。
雖然大多數人都認為123分鐘的國際版是他們心中的最愛,但是如果把這部電影看5遍以上,你會發現最原始的3小時版本更有史詩感,人物也刻畫得更加充分。當然,由于這個版本應當屬于“未完成版”,一些細節處理確實有待商榷。不過,關于這兩者的孰是孰非就不在這里討論了,這值得再單開一篇文章來寫,這里僅解釋為何公主與士兵的故事會引得那么廣泛的不同理解。
事實上,在173分鐘的導演剪輯版里,青年多多其實給出了這個故事的答案,網上的爭議往往是因為看到的只是123分鐘的國際版。
不過,事情真的是這么簡單嗎?
青年多多確實是影片中那么理解的,但阿爾弗雷多給多多講這個故事的真正寓意又是什么?
如果單純在123分鐘這個開放的語境下,這個故事又該如何理解?
這個故事是導演托納多雷自己發明的嗎?原本出自哪里?原本有何寓意?
這些問題是這篇文章真正想要回答的問題。
除了版本不同之外,這部電影的字幕翻譯其實也對理解整部影片帶了一定困難。這一點,是之前的所有評論都不曾提到的。
其實對于大多數電影來說,字幕的細微差別對理解影片并沒有太大影響。但是對于這樣一部藝術含量極高,思想深刻,幾乎不會被過度解讀的電影,臺詞之間的細微差別就會對理解影片帶來蝴蝶效應般的巨大影響。
我曾經前后比對過4個版本的不同翻譯,雖然整體沒有太大出入,但是一些核心戲份卻存在著讓人困惑的差異。其中有三個場景受到的影響最大:
1.艾蓮娜與阿爾弗雷多對話的那場,有一個版本翻譯的是:“你先冷靜下來,聽我說,多多要我告訴你,他認為你們倆分開會比較好。他是為了你才這么說的,不要難過,他不是有意的。火燒完了剩下來的只有灰燼,戀情能否持續誰也無法預料,所以他不想再維持這段戀情。多多的將來是他自己能決定的。既然他這么說,我也無法再說什么,我也想不透他竟然會這么說。不過你要了解他的用意,離開他,照他的意思做。”
另一個版本則是這樣翻譯的:“如果要我傳話,我很愿意,我給你個意見,忘了他吧,你們不見面會更好。孩子,烈火燒進只會留下灰燼,愛情若已逝去,總可以另尋新歡,但多多的未來只有一次。他不明白,也不相信我的話,他也許會責怪我。可你卻必須明白這點,你必須明白,為他的未來而放棄愛情。”
這兩個的區別看似不大,但是性質完全不一樣。前一翻譯的含義是“阿爾弗雷多謊稱多多要離開艾蓮娜”,后一種則是他“勸艾蓮娜離開”。我看到的大部分翻譯其實第一種,但是如果第一種是正確的話,后面艾蓮娜留紙條,以及后來她在車里說的“一開始我也無法原諒阿爾弗雷多……”就顯得非常突兀。
2.中年多多與母親對話那場,這一段探討的是還鄉這個重要主題。其中母親在勸告多多忘記艾蓮娜的那一段時候,一個版本翻譯的是“你是屬于羅馬的,這里太陰沉了,忘了她吧……”而另外一個版本翻譯的則是“你雖然人在羅馬,但是心卻在這里,忘了她吧……”
這兩種翻譯同樣會讓人產生非常不同理解。
3.中年多多與中年艾蓮娜在車內重逢這個場景中,不同版本的翻譯可謂大相徑庭,有一個版本翻譯的是“阿爾弗雷多為什么會這么說,而你也信了。”而另一個版本則是翻譯為“阿爾弗雷多這家伙!他竟然連你也騙!”甚至還有第三個版本“阿爾弗雷多騙了你,他騙了所有人。”
其中的差別不言而喻,不同的字幕翻譯,完全會喚起不同的情感。
換句話說,許多關于這部電影的評論,其實都是建立在這些翻譯偏差之上的
接下來對公主與士兵故事的探討,是我在比對了各種版本的翻譯字幕后,結合導演評論的內容做出的解答,以最大程度排除這種翻譯的干擾。
繼續寫下去恐怕文章太長了,具體分析就留到下一篇吧。另,如果有懂意大利語的朋友看到這篇文章,望不吝賜教到底那個翻譯更為確切,本人在此謝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