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從師范大學意氣風發走進中小學校園的時候,沒有人告訴你將面對怎樣的一地雞毛。
你想象著自己是怎樣美好地站在講臺前,想象著學生們是怎樣用晶亮亮的眼睛看著你。沒有人告訴你教育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反復抓,抓反復”,沒有人告訴你教育是一場怎樣艱難的拉鋸戰,有時候直到學生畢業,還是顆粒無收。
但是請你記住: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里面爬滿了虱子”,同樣適用于教育。
下面的這位年輕教師把問題當課題去研究,把生源當資源研究。研究不是一件浪漫的事情,難度更甚于登山涉水,只有做好了堅定的思想準備,就不會在意汗水淚水,就會有今天這般在山頂把酒臨風、喜氣洋洋的時刻。
只要路是對的,就不怕路遠
? ——常規管理之我見? 經開第一學校曹雪晨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二年級七班班主任曹雪晨。
說到“常規”二字,我會習慣性的高度緊張,因為“常規”是我們班問題之所在,“常規”是每一次大會小會都會提上日程的一個詞語,“常規”是縈繞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的印記。談到“班級常規管理”,相信在座的每一位老師都滿腹經綸,各有各的小妙招。在此我僅就我們班的變化,和自己一路摸著石頭過河的體驗,淺談自己在常規管理上的感受和一些真知灼見,不當之處還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那么就從我們當時那個一七班說起吧。初出茅廬的我,對于七八歲的孩子充滿了喜愛,總是幻想自己被小天使們圍繞的光榮時刻,覺得自己一定會越活越年輕,越來越有活力,當這六十四個孩子來到我的班級,坐在我的面前的時候,我不禁感嘆:任重而道遠。可是我從未想過,任務如此重,道路如此遙遠,因為這一路充滿挑戰和未知,更是狀況百出。
現在回想起那個時候的一年級七班就像是剛剛成立的民國政府,動蕩不安,內憂外患,看似一團和氣,其實暗藏玄機。政府剛剛成立,可是后續的立法執法設施沒有跟上,由于自己經驗不足,沒能及時制定相應的班級管理制度,將一切趨于形式化;沒能把每一個個教學教學環節串聯起來為培養習慣服務;沒能抓住教育時機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規范和要求;在平時的班級管理過程中缺乏對全班學生的整體關注。再加之我們班以李某某同學、張某某同學為首的搗亂小團體在班級里興風作浪,逐漸威脅到中央的力量。我心想,一場“北伐戰爭”迫在眉睫了。
于是,我一改往日平易近人,和學生毫無距離感的態度,逐漸變得厲害了起來,就這樣,在班級里我的聲音大了,要求多了,批評的次數也增加了,可是,我卻發現,學生表面看起來聽話了,但是心卻是浮躁的,從他們上課的坐姿,作業的質量都可以看出來,隨之而來的是科任課老師關于課堂表現的反饋,以及每節課下課的課間安全問題、衛生問題。感覺自己就像是那個傀儡皇帝袁世凱,不知道如何行使權力,更不知道如何把這群小孩子們收入麾下,整編成隊。我百思不得其解,開始了一場自我內省,發現自己蠻干是沒有用的,又開始放眼全世界,從老教師身上汲取經驗。
說來也倍感榮幸,我們年級組的老師個個身懷絕技,有雷厲風行型的,有搞笑幽默型的,有細致入微型的,有苦口婆心型的,他們也毫無保留地為我傳道授業解惑。還有我師傅李曄東老師,他與學生之間推心置腹、平心靜氣的相處方式令人動容。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管理好一個班級,僅僅靠一顆責任心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一定的謀略。只有講究方法,巧謀善干,才能將各項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風生水起。
于是我開始了一場民主革命。班規班紀大家定,主意大家拿,事情大家管,干部大家選。利用班會課,和他們一起商量哪些行為是值得肯定的,哪些行為是應該受到批評的,孩子們各抒己見,羅列了各種問題,給出了正確的方式,小小身體站在講臺上說的時候有一種當家做主的感覺,就這樣,班規的出臺讓一切事項有了尺度和底線。其次,發揮榜樣的力量,制定了多種獎勵措施,發放獎勵卡片、貼片,由獲得獎勵最多的學生擔任小班長或者陽光少年,當然對于低年級孩子們來說班干部的選舉不能完全民主,在班級里正面的引導會讓孩子們更好地發現身邊的榜樣。確保班級紀律的另一個有效舉措就是大家的事情大家管——全員共治。我漸漸發現,每一個孩子都有他的閃光點,他們都渴望被關注,被認可。于是,我們班出現了各種頭銜:加餐組長、路隊班長、紀律班長、安全監督崗等等等等。尤其是一部分調皮搗蛋的學生,他們在干起活來極具責任感,有的熟知垃圾分類,有的樂于幫助同學,有的精通任務分配,有的任勞任怨,吃苦耐勞。我發現,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做,不禁鍛煉了每一個同學的能力,又用班干部這個頭銜有效約束了一部分調皮搗蛋的學生。慢慢的,同學們各司其職,衛生干凈了,路隊整齊了,紀律意識也得到了增強,做得好的同學還會被表彰鼓勵,一切慢慢開始井然有序了。我想,這大概就是屬于我們班的“三民主義”,讓我們這個班集體開始走入正軌。
然而,這一切只是一個開端,中華民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這個班集體也有很長的路要走。一年級后半學期,學校舉行了第一次月考,成績出來的那一刻,我錯愕我瞠目,為什么會和別的班產生差距,而且這個差距還不小。我和我們的教學班團隊,數學老師英語老師一起分析,發現我們班的成績都不是很理想。于是我們開始從課前、課上、課后等方面找原因。數學課的時候我聽,語文課的時候數學老師聽,終于發現我們班在課堂上存在的問題,課堂紀律不錯,可是回答問題的學生總是那么幾個,你隨意點起來的學生常常說不出話來,歸根結底,就是課堂沒有落實,學習風氣沒有養成。學生們坐在那里看似在聽課,其實思緒已經飄到九霄云外去了,久而久之,越來越多的孩子受影響,一些原本比較優秀的學生也開始鉆空子,開小差,得過且過。而且,學生之間缺乏集體意識,宛若一盤散沙,大家心中沒有集體,只有個人。我這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原來班級里一直缺乏一種風氣,缺乏一種向上的正能量,是啊,方向若是錯的,肯定到不了夢想的彼岸。就像是成立初期的民國政府,孤注一擲地洋為中用,看似改革了變法了,其實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就是脫離了實際,沒有把握正確的方向。
于是我和數學王老師開始了一場革命,從班風整起,建立集體意識,凝聚全班同學的集體榮譽感,告訴他們一人不成眾,獨木不成林的道理,一個優秀的班級各顧各是不行的,同學們之間應該互相提醒,互相監督,共同為班集體做出貢獻,共同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而不是在老師批評他的時候心中暗自慶幸幸虧老師沒說我。于是,我開始利用各種集體活動,從陽光班級到書寫比賽朗讀比賽,從日常值日生檢查到晨會的反饋,一天一個總結,一周一個重點。在教學上,仔細鉆研教材和教參,把握重難點,將知識內化吸收再通過喜聞樂見的方式教授給學生;從每一句充滿儀式感的上課起立老師好開始,從起立的站姿,入座的坐姿開始調整到最優的狀態進入課堂學習。課堂上,培養學生眼睛必須看著老師,雙手置于桌面的聽講習慣,化被動為主動,對于課堂的提問設置層次性,由簡到繁,給更多的孩子思考發言的空間。在課堂聽講專注力的問題上,開展同桌之間一帶一,在學生之間師徒結對,安排師徒坐在一起,徒弟學習由師傅督促,并對優秀師徒及時作出獎勵。對于學困生要求他們每天早上早到校十分鐘,對他們前一天的作業進行面批面改,對于當天知識點出現的問題,與家長一對一反饋,爭取做到一課一清,一天一清。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潤物無聲,我們班的成績遵循著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開始螺旋上升,穩中有進。
上學期,在大講堂上聽了代幣制,后來我也在網上查閱了資料,了解了設施辦法。進入二年級后,我也開始推行代幣制,為了確保代幣制的有效開展實施,還推行了郡縣制,讓每一個同學的進步能夠及時發現及時肯定,錯誤也能及時制止,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發展。仿佛自己也能那么驕傲地說一句:我這個班集體“成立”了!當然這次成立,是真正的成立。
其實當班主任是一件充滿自豪的事情,試想自己曾經的班主任不就是自己小學時期心中的神嗎,他講的了課,寫的了文章,排的了節目,練的了跳繩,他無堅不摧,無事不談,無孔不入,無所不能,不如就把自己想象成國家領導人,帶領著自己的得力干將們馳騁江湖。
班級管理,就更是一門藝術,是個技術活了,每每看到孩子們一點一滴的成長,一分一毫的進步,看著越來越多的孩子紀律意識越來越強,班級榮譽感越來越強,常規越來越好,成績也有了進步,心中就有說不出的感動,說明方向是對的,路是直的。其實只要方向是對的,就不怕路遠。
我已給我后半學期的工作定下目標,和每個學生進行一次推心置腹的交流,真正走入他們的心靈,了解所思所想,只有了解民意,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