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些人明明看起來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導讀.下

寫到最后的時候我有一種預感,這篇文章可能會改變很多人的一生。

在此羅列出里面的重點①-⑨ ? ⑦和⑨在導讀.上

詳細的請點擊有道云筆記的鏈接查看 可自行選擇先看導讀,這篇文章是否有吸引到你的地方。還是先看文章,自己尋找亮點。

http://note.youdao.com/noteshare?id=a138d4c786765a091a315ca0d5d94fbe

①社交在本質上分為兩種。一種是「共情社交」,一種是「功利社交」。

共情社交是指為了獲得情感聯結與情感體驗,打發無聊,或是有共同的興趣等而產生的社交行為。

這種社交不涉及利益的交換,且絕大多數人自小產生的社交行為都是源于這種共情類的需求。

隨著一個人年齡的增長,他的共情社交會逐漸的減少;并且在同一年齡與階層中,一個人的心智越成熟、能力越強、社會地位越高,他的共情社交就會越少。

——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會覺得越長大越孤單,越長大朋友越少,越長大越難和別人交心;還有為什么兩個原本社會地位一樣的人,其中一個發達了之后就會疏遠另一個的原因。

共情社交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在于:當一個人的心智尚未成熟獨立時,或是當他社會階層較低、生活不如意時,他需要從朋友那里獲得情感上的聯結和支持。

我們可以看到,在生活中那些越成熟、越獨立的人就越是對共情社交不在乎。

因為他們的人格和在社會上生存的能力足夠完善,無論是情感還是物質,他們都不需要“朋友”來給他們提供支持。

那么有些人可能會說了,那還有一些明明心智很成熟、也很熱愛社交的“交際花”,這又如何解釋呢?

那是因為,那些交際花要么只是單純地喜歡「和很多人一起玩」這件事而已,就和一個人喜歡騎馬、喜歡打球一樣。

他就算不和這群人玩,和另一群人一起嗨也是一樣。

即便他長期的喜歡和某一群人一起玩,那也是因為就像你騎馬時特別喜歡某一匹,打球時某一球拍用的最順手,僅此而已。

只不過是當面向的對象變成人時,也多多少少的會被摻雜上一些情感的因素。

要么是他建立這么多的社交關系只是為了篩選出足夠有價值的「功利社交」的對象,他在做的事情只是依托著“社交”這一表象進行互利伙伴的挑選與關系建立罷了。

【分割線分割線分割線分割線】

②隨著一個人心智的完善和社會地位的提升,他會越來越注重社交的「效益性」。

即一段社交關系能帶給他怎樣的利益,和這個朋友繼續交往有沒有價值,甚至是和一群老朋友一起吃飯還有沒有必要。

「功利社交」有兩個基本前提:一是“有效”信息的交互傳遞。(這個信息是廣義的,在人際交往中的如語言、情感、物質、知識等都可以包括在這個信息的范疇內。)二是較為“對等”的價值水平。

這個價值水平并不僅僅只是指社會地位。它依據的是具體情況和個人的評判標準。比如你是個百萬富翁,你最喜歡看別人翻跟頭,那么一個翻得一手好跟頭的乞丐還是白領還是小商販對你而言都是有價值的。

【分割線分割線分割線分割線】

③一個最常見、也是影響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很多人把這兩種社交類型混為一談。最常見的就是:有一些人認為他的「共情社交」的朋友為他做那些「功利社交」朋友的事情,是理所應當的。

【分割線分割線分割線分割線】

④所以我們要意識到:對于「共情朋友」你只能理直氣壯地向他提出共情類的需求。比如當你難過時可以要求他陪伴你,當你無聊時可以叫他一起玩,當你開心時可以拉著他一起瘋。但是當你們涉及到「功利性」的交際時,你應當按照「功利社交」的方式去和對方溝通。

【分割線分割線分割線分割線】

⑤同時由此還可以延展出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不要討好別人。這個討好不僅只是那種明顯的、或是病態的低姿態對別人無底線的討好,而是一切形式、一切場合、對任何人的討好都是——無用的

【分割線分割線分割線分割線】

⑥你理解了社交的本質,你理解了別人如何對待你最根本的是取決于【你是誰】、【取決于你的價值】,然后你還需要學會一種交際方式,你就能不卑不亢的和別人相處了。

這種交際方式叫做「對事不對人」。

我們絕大多數人在與人相處時都已經不知不覺中習慣了做價值評判與動機揣測,同時還會很容易在情緒出現波動時嚴重影響到理性和思維邏輯,尤其是在和別人意見不一致時,幾乎所有人都會由“討論”變成“維護自己的觀點”。

【分割線分割線分割線分割線】

⑧所以這個「提升自己的價值」是建立在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的前提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